韩寒告别韩寒

韩寒告别韩寒

Sir电影 内地男星 2020-07-16 00:54:06 631

一本7月计划出版的新书,最近曾悄悄地爬到豆瓣热门TOP5。

△ 作者吉田修一,代表作改编电影《横道世之介》《怒》等


三千多人想看。

一条短评这样说的:
这不就是现在的我吗?因为疫情,这里辅导班啥的没几个开的,没有钱,好穷。

据此推理,豆友是从事教育行业的。

2020年,让人“真实地怕了”的一年。

教育、旅游、餐饮,以及Sir最熟悉、心心念念的电影院。

错愕、不适、然后就是细细碎碎,发自生存本能的恐惧,身在其中的凡夫俗子,概莫如此。

知乎上问答一条,就是石块激起层层涟漪。

疫情让人无法鸵鸟式回避:

35岁以后,你去了哪里,你能去哪里。


2535条回答。

而第一条的回答,拥有7000多条赞。

指明了——

你如果在35岁失业后,创业前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这条技术贴不仅有干货,更点燃了那个躲在死路里的“你”。

不燃烧,更是一个“死”啊。

今年4月,我们印象中还是少年,实际上已经中年的他,PO出一张照片,摆明了叫板岁月:

老子不怕,放马过来吧。


韩寒,少年成名,舌战群儒,转战电影,执导电影三部。

今年37岁,胖过,微博自述:
去年因为连续的电影工作和日常压力,让我重回赛车上的适应觉得有点难。虽然比赛成绩还算不错,但我其实对自己非常失望。突然就一直开始掉体重,几个月时间掉了四十多斤,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
于是,决定恢复跑步,在失望中爬起,前进,像少年啦飞驰,

面对中年、压力与病患,韩寒决定不怕了。

我们呢?

至少三十年,韩寒陪着80后一代人在“怕与不怕”中长大、努力守住自我。
不怕是起点

《杯中窥人》,这是1999年。

错过了复赛通知的韩寒。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破格补赛的单独考场上,主办方李其纲现场出题。

把一张纸扔进了一杯水里,“就这个题目,你写吧”。

一个小时后,作文完成。


这篇文风犀利,引经据典的作文,让评委们难以想象是从16岁少年的手中而出。

Sir翻出来再看,发现放在今天更“刺”人,是超验的。
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就叫“大话”了。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

中国教育者是否知道,这和青少年犯罪是连在一起的,一个不到年龄的人太多沾染社会,便会——中国教育者把性和犯罪分得太清了,由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人造字就没罗马人的先知。
拉丁文里有个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肉体”与“犯罪条件”,可见罗马人早认识到肉体即为犯罪条件。

逻辑、观点并非无懈可击。

但主题就是“不怕”,不怕说话,大话即压抑中迸发的人话、真话。不怕认识自己的欲望,原罪,切割关联何尝不是掩耳盗铃。

离开文本,少年韩寒最起码是不怯场,给题目我就能说自己想说的。

什么中考高考满分作文标准,不怕。

当然,主办方也是不怕被人质疑“出格”,就让这个刺头少年成为新概念作文大赛里,唯一一位3篇文章全部入围的获奖者。

于是,韩寒开启了天才少年的人设。

哪怕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不怕。

18岁发表了第一部小说,《三重门》累计发行200万册。成了近20年来销量最大的文学作品。

这一年,他留级的高一年级,又迎来了七门全挂。

不怕,退学,不跟应试教育玩了。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之后,以一年一本的出版速度,他写出了《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通稿2003》,成为全国图书销量的第一名。

社会是如何评价的他?

2000年,他参与的《对话》。

将韩寒成为教育学特例,供电视台展览,供专家分析。

他是一个退学的学渣;

是一个不听话的叛逆“不良青年”;

也是一个对外界评价毫不在乎的狂妄者。

访谈里,他跟教育局的“学究们”,形成了状态相反的两类人。

唇枪舌战之下。

这只能落着个中年人对韩寒的一句“你姑妄听之”吧。



在一群成年人的讥讽,和“苦口婆心”教育之下。

韩寒,仿佛成了1年前,被投入纸巾的水杯。

折射着每一个群体的镜像。

专家们的傲慢,窘迫,胆怯一一暴露在众人面前。

待时间过去几十年后,这一集《对话》依旧有许多可以咂摸的滋味。

如果想长大就用OICQ和ICQ吧
那才是成人的世界


何为韩寒。

是作家/车手/导演/歌手?

是那个在网络上四处口诛笔伐,单枪匹马的愤青?


是那个被公开打假。

但耐着性子跟方舟子嬉皮笑脸耗下去的小说作者?


还是在高晓松入狱,只有他肯为电影《大武生》站台的。

不打不相识的江湖好友?


风暴中的韩寒,成为了80后青年思潮的一种选择,被寄托的符号。

是感叹号,更是问号。

他本来如何,他未来如何。

在一次,杨澜访谈录里,韩寒又一次谈到了上学和学习的问题。

“人可以中断上学。”

杨澜马上纠正他,是“某些人,某些人”。

韩寒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


他不再反驳,也无法反驳。因为他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有他这样的人生。

也没人能再一次成为韩寒。


但韩寒不可能是句号。

20年前,他石破天惊,是运转沉闷的应试教育一声炸雷。

20年后,他步入中年,跑步捍卫尊严,维系肉体圣殿的强悍。

他怕过吗?

怕过。

在那些不羁、无畏的言语中,不知道有人注意到没有。

韩寒曾在访谈、文章的缝隙里塞过他作为真实的人,真实软弱、怯弱过的声音。

少年时,他怕父亲,父亲的成绩是压力,他更怕自己的偏科、淘气失望于父亲,于是才拾起笔,拼命写,撒开了写。

成年后,他反思退学,才意识到当年自己以为的,被塑造的反叛形象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更可能是不好的示范,他怕自己成为成人世界因为不完美、不成熟而最终被拉下来的“靶子”。

他还怕生离死别,那些因病、因事故先走一步朋友,“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然后告诉我,这条路没有错。

不怕,让我们记住韩寒。

而怕,让韩寒面对自己。

然后,就像凤凰涅槃。

他必须再次从情感、世俗以及命运中勇敢起来,不怕。

韩寒的电影记录了这个过程。
怕才是活着

在30岁之前,韩寒在采访中,他说,之后最想完成的梦想——

就是拍电影。

25岁时,韩寒出了第一张,也是唯一一张个人专辑。

而里面的MV,也是由他亲自指导。


对于影视里的语言,他一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十年后,他35岁,第一部电影上映。

《后会无期》。

接着《乘风破浪》,和《飞驰人生》也在3年内,接连走上了大银幕。

多变的韩寒,在电影里的风格却格外统一。

一辆破车,一段不靠谱的经历,还有个中年失意的男人。

韩寒擅长将这三样东西提炼其中的浪漫,并加以戏谑。

但,喜欢用小聪明,把其中该被戏谑的笑话,浪漫化。

说白了,就是笑话含泪说,委屈笑着说。

只要两个画面你们就能明白。

江河带着浩汉和苏米,从仙人跳的酒店里逃出来。

虽然惊魂不定,但一脸大义凛然的要开车带着他们一起跑。

上一镜头,还是帅气说到,我决定的事,不会被改变。

但下一个镜头,坐在驾驶位的已经换成了浩汉。


再看另一幕。

浩汉知道女友刘莺莺其实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

在开车离开小镇,他决定自己不能那么低沉。

拉着江河唱许巍的《旅行》。

说是兴高采烈,但两个人眼神都不轻松。

一个憋出了红眼圈,一个愣是一言不发。


轻松的东西,厚涂,反而更难过。

把沉重的东西,轻描淡写,反而更想哭。

无所谓的混不吝,自始而终都是韩寒的风格。

那些背后未曾说出来的辛酸,是他预留给别人细品的小聪明。

杨澜问他,赛车作为一个现场没啥观众的小体量比赛,应该体会不到什么山呼海啸的喝彩吧。

韩寒说,不啊,有啊。


在农村里比赛,早上六点封路。

住在这里的老农,只能留在村里看他们比赛。

开得好的路段,没有人叫好。

但,当你翻车的时候,叫好声不断,一边鼓掌一边喊“再翻一个”。


这段对话,逗得杨澜乐不可支,韩寒的包袱,也埋的够深。

但他也将这份拉力赛中的心酸,裹得格外严实。

在《后会无期》里,有那么一段。

江河拿着几个青蛙和一锅水,要给浩汉上演温水煮青蛙的故事。

“就连青蛙都会对周围的环境改变而做出改变。人为什么不可以?”

但浩汉咣的一声,把锅盖摁紧。

听青蛙在锅里乱扑腾。

什么是现实,这才是现实。


失败是现实,梦醒是现实,步步受挫也是现实。

18岁的韩寒,可能是嚣张跋扈,是刚开刃的宝剑。

可在而立之年后,他的电影里,却总有一个被现实锤扁的中年人。

在《飞驰人生》里,中年人张驰身上也有着韩寒,甚至一代人的缩影。

一个可以为儿子做任何事的父亲。


一个从野路子里开出来的赛车手。

手写的那些话,听得更像是韩寒当年也经历过的故事。


如果仔细琢磨,从《后会无期》直至《飞驰人生》。

电影都是“双版本”,表面上看是热血甚至有些黑色幽默的版本,姑且称之为梦想、励志吧。

但还有一个版本,就是韩寒怕的东西用影像记录下来,像疗愈,更像和解的过程。

除了天才受挫、虎落平阳的失败经历,更微妙的就是“生离死别”。

《后会无期》马浩汉与江河分开,决定背离人群与城市,走向荒原尽头,就像沉入海底,成了谜,是他那个海员父亲的宿命。

《乘风破浪》,花姐(赵丽颖 饰)抱着打架受伤的徐正太(彭于晏 饰)抬头看天,有飞机开过,想起没有参加自己婚礼,消逝在长空的试飞员父亲。

生完孩子,一滴泪落下,为产后抑郁自杀埋下伏笔。

更不用说《飞驰人生》本就是一次拼劲全力,用生命为失败刹车,为儿子留英雄背影和记忆的中年不服。



离开、离丧、离别。

问韩寒、问所有俗世人。

怕吗?

怕。

然后呢。

还是要不怕。

是因为这些“怕”才让我们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活着。

而一次又一次找到并鼓起勇气不怕,才让活着从内容蔓延到细节。
没在怕的

三部电影。

韩寒其实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从飞扬少年慢慢成为不断受锤的中年。

怕,不怕,怕,不怕……

电影这一段心理历程都记录下来:

好怕失败,还没面子。


没钱,就没尊严。


无论是暑期档、还是贺岁档,这些隐藏真实感受的情节表面上都寻找一个戏剧性的形式。

但如果你还记得,就说明与韩寒完成会心一笑的默契。

危机,谁都经历过的。

4月9日,韩寒用作家的笔触发了长微博。

既回应粉丝的不解、担忧,也是一次坦然面对的“交代”:

莫名其妙的激瘦。

从来处寻找救赎,捡起了高中时的跑步。

第一个五公里,跟年轻是的自己差了十分钟以上。

他以为是表坏了。


过了几天又跑。

成绩回归原点,表没坏。

韩寒还是这样,嘴硬撑着不服输的样子,还是得讲个段子。

心情其实是,该认还得认,但不要怕。

就像《飞驰人生》里的张驰。

胖,体力衰退,穷,没有影响力,还被人落井下石的赛车手。

是世界第一倒霉蛋。

但他却悟出了一番赛车哲学——

怕,没有用。

如何做到不怕?

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要想太多,一个字,干。

在过程中消耗愁绪,找到熟悉的节奏。



更重要的是,将过程视为唯一的救赎。

输赢,置身事外,因为它的的确确只是标准而已。

电影《后会无期》,韩寒实则批判了它:

小朋友爱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对错也好,利弊也罢,对于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恐惧”的最大来源之一,患得患失,畏首畏尾,顾此失彼。

美丑、胖瘦、KPI考核、数据、流量……

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对错、利弊。

21年前,韩寒在《杯中窥人》里似乎预感到什么,写了这么一句话:

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矩。

21年后,2020年,他想得更透彻,更主动。

干脆用影像来表达那些规矩之外的意义。


在这部微电影里,凝聚了城市里各色各样的恐慌。

Lolita服饰的骨灰玩家汤汤,被人拍了背面上传网络,遭遇网暴。

这么胖,没听见地面在哭吗?

哗众取宠。


美妆博主Hania,卸妆之后,满脸的痘痘肌,面对镜子,几乎崩溃。

部分网友劝退。


刺猬乐队,创作遭遇瓶颈,被怀疑,更自我怀疑。

情绪引发争执,干脆解散吧。

特别是唯一的女性,鼓手石璐是单身妈妈,摇滚与生活撕扯。

她害怕沉默大于争吵,生命更加失重。


怕啊、怕啊、还是怕啊。

不止这些,如果仔细看这部微电影。

你还能捕捉到这些镜头。

疫情期间,戴着口罩坚持婚纱、礼服迎接人生新阶段的恋人。

摆地摊的小贩为生计奔跑。

深夜在马路牙子上奔跑的胖子。

快速从一个档口跑出来,骑着摩托飞驰的外卖小哥。

怕感染,怕手停口停、怕被人讥笑、怕被差评。


众生相,就是众生怕。

细碎、具体而真实。

但,怕又有什么用呢。

你唯一能做的,就只能是披上甲胄,成为拯救自己的英雄。

没有在怕。

不是不知天高地厚,轻飘飘的狂妄,也不是强弩出来、掩盖内心的犟嘴。

而是尊重过程,接受挑战,面对所有的怕。

这部《没在怕的》,是由科颜氏出品,韩寒监制的纪实微电影——

解读都市人内心深处的恐惧。


韩寒这部微电影,就像自己重新开启的长跑。

镜头语言坚定干脆,充满少年心气。

大段的书写体,每一句话像是韩寒写给你的一封青春小抄。

醒醒,快看。

你是该面对了。


片尾感谢了刺猬乐队、Hania、汤汤的分享,特别鸣谢了韩寒。

写下这么一段话:
哪有人天生勇敢,你看到的是他们现在的成功、自信、敢于追梦,其实在这背后,是他们将曾经的怕变成一股力量,让自己更加强大。


 怕,怂才不好看,才会衰,显老。

 不怕,才是真有面子,精气神、三位一体。

 带一个好帮手,为自己争张好看、耐看的脸吧。

#科颜氏金盏花爽肤水,为你争足了面子#

金盏花爽肤水不含人工色素、香精、酒精的成分,对敏感肌特别友好。

这个牌子就连美妆小白的Sir都略有耳闻。

办公室的女同事实在太多

夏天常戴口罩,油痘皮总是闷痘。

但金盏花水中含有金盏花精粹的成分,拥有抗炎的功效。

不仅能改善炎症还能控油保湿,协同药蜀葵根、牛蒡根、洋常春藤叶的提取物。

可发挥更优秀的控油、舒缓镇静、保湿的功效,成了夏天必备的护肤小黄瓶。

不多说了。

赶紧上车。


复制淘口令,¥HuPa1BT4OAD¥

点击购买科颜氏金盏花植萃爽肤水,保护夏日“面子”,才能更有面子。

Sir还给毒饭们争取到独家福利:

7月15日-8月8日期间,下单备注暗号“Sir电影A”,还可以加赠14ml白泥面膜。

我们一起,没在怕。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