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再现"中国年":12部电影入围,王景春 咏梅获影帝影后 ​​​

柏林电影节再现"中国年":12部电影入围,王景春 咏梅获影帝影后 ​​​

燃影视 内地男星 2022-04-10 22:35:50 1012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经落下帷幕,中国演员王景春、咏梅凭借《地久天长》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这是继2011年《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2015年《45周年》之后,又一部电影同时拿下柏林最佳男女演员奖项的影片,这也是中国演员首次包揽柏林电影节的影帝影后。

这次柏林电影节的国内作品虽然经历波折,“国师”张艺谋的《一秒钟》在展映前突然宣布退出;由曾国祥执导,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的《少年的你》也同样以技术原因在开展前突然撤出。但是,今年柏林电影节还是堪称史无前例的华语电影大年,各个主要单元都有华语电影入围。

今年柏林电影节一共入围了12部华语电影,入围数量这也是近些年的又一次新高。进入主单元的除了《一秒钟》还有王小帅的《地久天长》以及王全安的《恐龙蛋》,可以说王全安、王小帅都是从柏林起步,而且这已经是王全安第四次来到柏林参赛了。

虽然此届电影节上中国电影可以说是赢家了,但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道路还没彻底打开,中国电影产业相较于北美市场来说,还是略显稚嫩,但在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下,讲好中国故事,“走出去”也会愈发简单。

下面是本届柏林电影节获奖名单:

中国电影从柏林走向世界

金熊奖数量领跑亚洲国家

柏林国际电影节与法国戛纳电影节、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并称为“国际三大电影节”,其中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电影节开幕时间基本上在中国的农历新年之后,但今年是柏林国际电影节在冬季举行的最后一届,明年就要改在奥斯卡之后的初春举行。

柏林国际电影节一直是华语片的福地,中国电影真正引起世界的关注,就是从柏林国际电影节开始的。1988年的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张艺谋凭借处女作影片《红高粱》一举夺得最高荣誉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三大国际电影节上拿下最高奖项,中国电影自此真正地走上国际影坛并赢得世人的瞩目。

《红高粱》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出现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也开启了几乎每年拿奖的征途,在柏林电影节的历史中,获得金熊奖次数最多的亚洲国家就是中国。柏林国际电影节中也走出大量优秀的中国电影导演,使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下面就来看看《红高粱》之后,中国电影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情况。

1989年第3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吴子牛导演的《晚钟》获得评委会大奖。

1992年第42届柏林电影节张曼玉凭借由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斩获的最佳女演员奖,这是中国演员第一次在柏林电影节上的取得的主要奖项。

1993年的43届柏林电影节上导演谢飞以《香魂女》和中国台湾导演李安的《喜宴》同时并列获得最高荣誉金熊奖。

1996年第46届严浩凭借《太阳有耳》获得最佳导演银熊奖。

2000年第50届张艺谋以《我的父亲母亲》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这一年的张艺谋在国际上引起高度关注,在各大电影节上也频频获奖。

2001年,第六代电影导演王小帅和台湾吉光电影公司合作的《十七岁的单车》获得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银熊奖;中国台湾导演林正盛的《爱你爱我》获得最佳导演奖。

2003年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李扬根据小说《神木》改变的《盲井》获得艺术贡献银熊奖;张艺谋的《英雄》获得特别创新奖。

2005年,顾长卫导演的《孔雀》获得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2007年第57届上,王全安首度入围主单元竞赛的《图雅的婚事》就获最佳影片金熊奖;张杨导演的《落叶归根》获柏林国际电影节独立影评人(全景单元)最佳电影。

2010年第60届王全安《团圆》获最佳编剧银熊奖。

2012年第62届王全安《白鹿原》获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奖)银熊奖。

2014年第64届中国电影迎来又一次爆发,刁亦男执导的《白日焰火》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主演廖凡收获最佳男演员银熊奖,他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柏林电影节“称帝”的男演员;娄烨也凭借《推拿》取得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奖)银熊奖。

2017年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中国电影虽然没有拿到任何奖项,但入围影片《好极了》创造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纪录,这是中国动画长片第一次入围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也是继宫崎骏《千与千寻》之后,亚洲动画电影再次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18年虽然国内电影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在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影片并未斩获任何奖项,这也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市场还是略显浮躁,电影人在资本裹挟下内容创作有些懈怠。

柏林电影节又迎“中国年”

12部影片入围创近年新高

今年柏林电影节一共入围了12部华语电影,分散在各个单元,从长片到短片,导演从50后的张艺谋到90后的祝新,涵盖了中国老中青三代导演。

今年的入围数量这也是近些年的又一次新高,2016年入围了11部,2017年入围了10部,2018年入围了7部。“我不知道今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中国电影,但我可以试着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今年有很多非常厉害的中国导演推出了新作品,包括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王全安说到。

此次主竞赛单元入围了三位中国导演的作品分别是张艺谋的《一秒钟》、王小帅的《地久天长》、王全安的《恐龙蛋》。但原定于2月15日首映的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因技术原因,意外退出电影节,主单元只剩2部中国导演的影片。

张艺谋的《一秒钟》意外退出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朱丽叶·比诺什带领所有评委登台时,朗读了一封写给张艺谋《一秒钟》的信,表示了对这部电影退赛感到遗憾。

另一位入围主单元的王全安与柏林国际电影节可以说颇有缘分,2007年,王全安首度入围主竞赛单元就凭借《图雅的婚事》获得最佳影片金熊奖;2010年,二度入围的《团圆》为他拿下最佳剧本银熊奖;2012年,《白鹿原》获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奖)银熊奖;2017年,王全安受邀担任第67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国际评委。

但他在2012《白鹿原》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在影视制作方面沉寂七年之久了,七年后,他的新作《恐龙蛋》一鸣惊人入围第69届柏林主竞赛。这是他第五次来到柏林国际电影节,虽然没有取得奖项,但证明了自己沉寂七年的成果。

另一部入围主单元的《地久天长》则不负众望拿下影帝影后。王景春是华语演员里第五个“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此前有葛优凭借《活着》获得戛纳影帝、夏雨以《阳光灿烂的日子》获威尼斯影帝、梁朝伟以《花样年华》获戛纳影帝、廖凡以《白日焰火》获柏林影帝。

而当年王景春也出演了《白日焰火》,廖凡获奖时他就坐在台下,如今王景春获封影帝时说道:“五年前(《白日焰火》)我坐在台下,今年我站在这了。我想对天堂的父亲说,好久不见,爹。今天,大家都因电影齐聚一堂,原全世界所有情感和爱,地久天长。感谢!”王景春自此成为“双A影帝”,2013年第2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王景春凭借《警察日记》获得了主竞赛单元-最佳男演员奖。

咏梅则成为华语演员里第六个“三大电影节”影后。此前有张曼玉凭借《清洁》获戛纳影后、张曼玉凭借《阮玲玉》获柏林影后、巩俐凭借《秋菊打官司》获威尼斯影后、萧芳芳以《女人四十》摘得柏林影后、叶德娴以《桃姐》获封威尼斯影后。

参与其他单元竞争的华语电影主要有:

新生代单元:《过春天》,导演:白雪;《第一次的离别》,导演:王丽娜。

全景单元:《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导演:娄烨;《再见,南屏晚钟》,导演:相梓。

论坛单元:《春暖花开》,导演:吴林峰;《动物方言》,导演:雷磊;《漫游》,导演:祝新。

特别展映:《青少年哪咤》,导演:蔡明亮;《夜》,导演:周豪。

其中由大象纪录、幸福蓝海、腾讯影业等公司共同出品,青年导演王丽娜执导的影片《第一次的离别》斩获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这是一部有关中国的少数民族维族生活的电影。新生代单元是柏林国际电影节自1978年就开始推出的、面向儿童和青少年的竞赛单元,该单元旨在鼓励电影人创作更多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电影。

中国电影产业较北美还不够成熟

走向世界就要讲好中国故事

虽然此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中国电影的收获非常大,但难掩中国电影在“走出去”时实在是困难重重。最近几年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大,海外发行、电影节巡展、中外合拍……行业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海外市场,可是并没能取得关键性的突破。目前海外公认的中国影史上的最佳影片还是属于上个世纪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的《红高粱》。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没有及时与世界接轨,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在逐渐被国产重工业电影占据,但是相较于北美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工业还是不够成熟。而且由于华语电影这几年盲目追逐高票房,众多许多艺术导演纷纷转型商业导演,在资本的挟持下再不能精心创作,中国故事的挖掘也不再那么深入,致使电影市场同质化日益严重。

王小帅导演曾对媒体表示,华语片不给力是有原因的:“因为国内市场好了嘛,在票房市场的利诱下,国内导演们也无暇顾及其他。到国外参展曝光也是为了寻求国内的更大关注,一味强调票房而丢掉了艺术追求,不关注现实、社会,没有耐心和良心。关起门来拍电影,自我消化。”

正如王小帅导演所说的,关注现实、社会,有耐心和有良心才能拍出好的电影。可以发现从《红高粱》到《白日焰火》再到今年的《地久天长》,每一部获奖的华语电影,都充满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国外电影节也更加偏爱能够传达东方情怀的华语影片。即便《白日焰火》是警匪兼具爱情等多种元素的商业片,但如果可以拍出中国味道也能得到国际认可。

比如曾出演《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等影片,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印度电影带向全世界的阿米尔·汗在2018年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上表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为人类有共通的情感,这种共通的情感能够打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壁垒。”

所以语言、文化差异并不是中国“走出去”的致命原因,相反中国电影要想走向世界,就必须挖掘中国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华文化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以及中国特有的江湖侠义中寻找灵感,努力从中挖掘出具有普适价值观的话题进行影视创作。

从本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的“中国年”可见,用高质量的演出,用心讲好故事,不怕得不到国际认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坚持写中国人的故事,坚持电影的中国特色,那么走向国际市场也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可,中国电影再“走出去”才能成功。

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