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7旬老者凭这门手艺养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奉节7旬老者凭这门手艺养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奉节信息网 内地男星 2018-05-25 18:35:46 266

奉节信息网
信息全方位,奉节零距离

5月17日,奉节县兴隆镇山区的早晨,大洞河河水潺潺而下,浅浅地铺在河床上,像一块绒布在微风下跳动。河床边,一条引流渠轻轻撕开这块“绒布”,水流被引到木质的水车上方,再哗啦啦地流下,推着木轱辘沉重地转了起来,再带动一个巨大的木槌高高抬起,重重落下,砸在扯碎的竹片上,发出一声闷响。

71岁的李世林目前是市级“奉节土火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回龙村71岁的农民李世林,佝偻着背站在一旁,点燃一根香烟,神色有些惆怅。从李世林的曾祖开始,面前的木槌便是用同样的节奏抬起、落下,好像伴着时间的节奏,将锤下的竹片敲烂捣碎,再由李家人将他们变成一张张颜色发黄的纸张。150多年来,这都是一家人吃饭过活的技艺。

有着百年历史的土火纸制作老作坊,已破败不堪

而今天,这样的古法却早已无法让李世林谋生。他做了几天的准备,为的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次拍摄。作为市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他要完成古方造纸全过程的演示。

 “踩纸浆是儿时最开心的事”

为了传承土火纸这项技艺,李高强被父亲李世林叫回来造纸,他目前是奉节县“奉节土火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36岁的李高强是李世林的大儿子。上午10点,李高强脱下鞋袜,跳入一个长方形的凹槽,凹槽中满是淡黄色的“泥巴”,而这些“泥巴”就是尚未成型的纸浆。

随即,李高强用手扶着横在面前的木杆,双脚交叉在纸浆中挑起“舞蹈”。这一步就是造纸工艺中的“踩槽”,踩得越多,纸做出来越好。

由于长期浸泡在碱性水里制作土火纸,李世林的双手已经变形

李高强说,自己家几辈人都做着相同的活路,父亲、爷爷、曾祖父还有高祖父,都是以此为生。他们一家四姐弟,很小就已经开始帮父母打下手,踩槽是孩童时代他最喜欢的活路。湿湿的、软软的纸浆,就好像是他们的蹦床,兄弟姐妹几个人就这么蹦蹦跳跳地度过了童年。

当地政府正着手规划,将李家的手工造纸作为旅游项目开发,让更多的人了解原汁原味的古法造纸。

如今,只有他一个孩子还留在家中,父亲年迈已经做不了这种活路,于是踩槽大部分时候都是他一个人干的事情。

“以前的光景,孩子们是不知道的。”对于造纸,李世林比孩子们的感触更深。他说,自己1947年出生,在父亲那一辈,造纸在农村还是比较风光的营生。那时,家里请了5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工价是每天一升苞谷,附近没有田地的农民,经常是一整年都在他们家里帮工。上世纪50年代末,村里建成了公社,作坊划归集体所有,但熟门熟路负责操作的,仍是祖父和父亲。父亲将手艺传给了他,他又传给了几个孩子,但最后在家帮他做活的,只剩下李高强一个。

“用这门手艺养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

李高强开闸放水,开始了一天忙碌的造纸工作

到李世林家里的路,有些独特。从对面的国道下到河边的土坝子中,我们需要把自己挂在滑索上,一溜烟地滑到河对面,才能上到李家的院坝中。

或许第一次来的人会觉得麻烦,但这道滑索和河对面的土坝子,在李世林的记忆中,却有着辉煌的历史。

李世林说,他家造纸的技术,相传沿用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造纸术的全部流程。但不同的是,他们家造的纸张大多不用于书写用途,而是祭祀焚烧,当地把它叫做“火纸”。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附近乡镇对于火纸的需求越来越大,李世林家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最火爆的时候,每当李家要出纸,河对面的土坝子上就会挤满要货的商贩。河这头,纸张成品“出炉”后放到滑索上;河那头,买货的商贩赶紧将滑索拉到对岸挑走。几十趟才能把一次生产的纸张送完。

李世林算了算账,上世纪90年代时,他和老伴两个人生产,一个月能做大约2700斤纸,全部卖出去大概能有2000多元收入。即使算上有的月份不能生产,在农村这也算的上不错的收入。

让李世林最为自豪的是,他的4个孩子当中,二女儿成绩最好,不仅读了奉节县最好的重点高中,还考上了西南财经大学,现在重庆主城区工作。

他说:“当年二妹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我们能供她上学,靠的正是这门手艺。”

“我想把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传下去”

临近中午,李世林迎来了一位客户,但却并不是买纸的。一见面,中年妇女便询问着当天的“货品”是否新鲜。李高强从河边的小鱼塘中网了一尾5斤多重的鲟鱼给她,客人满意地提着鱼离开。

“没办法,卖纸的收入不如卖鱼。”李世林说,2000年之后,机械造纸在农村也越来越常见,造纸厂一天能造1吨左右的纸张,几乎相当于他们一个月的产量。同时,大洞河上游修建了发电站,一旦电站关闸蓄水,下游的水量就会骤减,根本推不动水车,不得已只好停产。

另外,物价高了,但火纸的价格却并未跟上物价水平,仅仅依靠造纸,李世林已经无法养活一家人。所以,他们在河边挖了鱼塘,饲养鲟鱼卖给附近的餐馆。现在这已经取代造纸,成为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李世林说,大约在2010年,奉节县文化馆副馆长胡雪村到附近来游玩,偶然发现了李世林家的造纸作坊,并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几天后,他又带着文史专家和工作人员前来拜访。

捣碎的竹子清洗之后,再次驱动水车用上百斤铁头大木锤反复捶打,直到把竹料的茎杆纤维打碎切断,舂成更细更绵的浆状物。

“这种造纸作坊几十年前在当地比较常见,但如今整个奉节就这么唯一一个。”胡雪村介绍,前来了解的结果让他们十分欣喜。当年文化馆正在整理当地相关的非遗项目,而李世林的造纸作坊并未在当地乡镇的上报名录当中。

经过现场了解他们发现,这个老作坊大约已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而且李世林保留了完整的造纸技术和工艺,各方面都符合申请非遗的条件。随后,奉节县文化馆将它作为重点项目之一进行了上报。

2012年3月左右,“奉节土火纸制作技艺”正式获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获得非遗的身份,并未给它带来转机。胡雪村认为,从商用角度来看,虽然附近乡镇仍有部分购买需求,但土方法造纸已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和机械化的造纸厂相比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但是,它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若政府能够牵线搭桥,给它提供体验式旅游的宣传及相关配套,或许能让它焕发新生。

李高强赤脚在池子里用力反复踩踏竹茸纤维

我想引入机械设备,做更多类型的纸张。”作为父亲的继承人,李高强曾专程到安徽学习过更先进的造纸技术。他说,只要核心的舀纸等流程保留纯手工,就依然会被认定为手工造纸,而在部分工序上机械化,将大大提高产量和质量,并让他们生产的纸张有更多的用途。

李高强将经过踩茸、浸泡桐油后的竹茸纤维倒入水池中准备舀纸

李高强用竹竿反复搅动水池中的竹茸纤维,让其均匀分布在池中

舀纸用的竹簾薄如蝉翼、细如铁丝

李高强晃动竹簾把竹茸纤维从水池里舀起来

竹茸纤维均匀地吸附在竹簾上,晒干后就变成一张张土火纸

儿子的话,李世林没有赞同,也没有反驳。他摸了摸因为常年在石灰水中浸泡,已完全变形的手指关节,眼神中有些迷茫。71岁的老农微微地笑着说:“我也想把祖宗的手艺传下来,但没钱买机器,老作坊到处漏水已经成了危房,要咋办,我也不知道。”

李高强慢慢地揭开竹簾,黄色的土火纸就被留下来

经过十几道工序,一根根竹子就变成了黄色的土火纸

编辑:芸芸    审核:胡森

爆料投稿:023-56787699

合作电话:15802381899/15202393775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点击查看/发布奉节便民消息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