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飞:青春与大火箭齐飞,9年铸“箭”不负韶华

赵鸿飞:青春与大火箭齐飞,9年铸“箭”不负韶华

中国妇女 内地男星 2019-03-22 17:28:22 1112

为大火箭奋战9年,赵鸿飞没留意青春如何倏忽而逝。


别人眼中的艰苦、单调,她似乎完全“脱敏”,仿佛天生的钝感力让她屏蔽干扰、稳扎稳打,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中国妇女》2019年3月(上)

封面人物 赵鸿飞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现实中的赵鸿飞比照片上显得更瘦弱,一开口却透着东北姑娘的豪爽。34岁的她人生轨迹简单顺遂,这个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和很多八五后独生子女一样,没吃过什么苦,挫折更谈不上,直到她遇上了大火箭。


赵鸿飞: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装测试车间副主任,工程师,

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

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全国三八红旗手赵鸿飞事迹短片


工地上学成“技多不压身”



赵鸿飞目前担任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装测试车间副主任,带领一支由150多人组成的年轻队伍。在2016年中国航天的大喜之年,她和同事们圆满完成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的首飞重任,战功不凡。


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赵鸿飞顺利进入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员。


公司初建,打地基,建厂房、进设备……一切都是零起步,原本想着是坐办公室的技术员,结果却成了工地上的监工者,赵鸿飞甚至来不及“角色转变”。第一天上岗,穿着一身白色小洋装的她刚一亮相,立马就遭到领导“批评”:以后可别这么穿了,咱这环境不适合,有什么旧衣服穿过来就对了。


专门置办了职业装、一心想当“OL”(职业白领)的赵鸿飞只得求助母亲。随后,二十多公斤上大学前就已淘汰的旧衣服从辽宁老家快递到天津,才算救了急。


九年铸“箭”,不负青春

新建的厂房位于天津市开发区西区,厂房建设时周围多是芦苇塘、沼泽地,开车从一个厂房到另一个厂房,窗外扬起的尘土有五六种颜色。赶上下雨,车必定会陷进泥里。拿根鱼竿,还能从旁边的小水洼里钓起鱼。抬眼望去漫天灰土,吃饭蹲在地上,如厕问题只能找个隐蔽处就地解决。


习惯了安逸生活的城市女孩,一下子被“抛”到人烟稀少的荒郊野外,心里能没落差吗?身边有同事开始抱怨,也有不少人说她傻,可生性乐观的赵鸿飞却偷偷从“白手起家”中找到了“意义”。“这不就是初创的必经过程吗?自己没太多工作经验,却能伴随着部门从零起步,成长空间这么大,多好的学习机会啊!”


接下来的一年里,除了晚上睡觉,赵鸿飞基本整天驻扎在工地。她一个人负责看管一个超大厂房。工人们施工,她就陪着做地基养护,手里拿本机械专业书,边看边问边琢磨。建好的厂房开始进机器,她就跟在工人师傅身后,看人家怎么铺设备。其他员工入驻后,她又跑去观察别人怎么做试验……其实,这些内容和自己的工作完全不搭边,可她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想学,觉得“技多不压身”。


一年后,踏实能干的她脱颖而出,被调入新筹建的总装测试车间。这是火箭制造的最核心部门,赵鸿飞成了该部门第一位员工。


没成想,在总装车间正式投入运行后,这些“无用功”慢慢全都派上了用场。和其他部门做联合试验要懂基本流程,不懂的问题得请教专业师傅,赵鸿飞凭借在工地上积累的知识和人脉,总是能够“信手拈来”。在航天这种容错率极低、压力极大的工作环境中,相比后来进入的工艺员,赵鸿飞的优势一直特别突出。“就像赛跑,有人已经跑到半路,有人才刚刚起跑,结果肯定不一样。”


九年青春磨一“箭”


进入总装测试车间的第一年,赵鸿飞就参与了一次大型地面试验-助推分离试验,并独立撰写了总装工艺策划和指导文件。这次策划试验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院以来第二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而且因涉及火工品等装置,危险性极大。


筹备耗时大半年,跨越了酷暑和寒冬,基本都是野外作业。每天凌晨三点多起床,深夜十二点后才能收工。为了确认试验装配条件,赵鸿飞常常要徒手在三十多米高的塔架上爬上爬下。不少经验丰富的工人都发怵,她总是乐呵呵地不以为意。夏天烈日当头,皮肤烤得发红发烫;冬天寒风凛冽,人站在塔顶直晃悠……


尽管是现场唯一的女性,赵鸿飞却永远是那个照顾大家的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给所有人买好早餐。担心太苦太累,她总把手下两名工艺员小伙儿早早打发回去休息,自己全程守在现场。这种“不惜力”甚至“不要命”让现场的工人看不下去了。有一次,在几十米高的塔架上工作近一个小时后,她突然听见下面有人狂喊:你们单位的男人呢?怎么让你一个女孩受这种罪?!


下面喊得起劲儿,在冷风里冻得瑟瑟发抖的赵鸿飞听得直想笑,自己好像没怎么考虑过这个问题。在航天这个战场上,只有战士一种身份,哪有什么性别可言。不过,大家在工作中给予的关心照顾,一直让她深受感动。


户外作业,工人们一般都是轮流上塔、轮班开饭,可作为工艺员的赵鸿飞要排查每一层塔架的安全隐患,一上去就得好几个小时才能下来。有一次没顾上吃饭就上塔,忙完后下来,饭点早过了,没想到送饭的师傅悄悄从兜里掏出热乎乎的一个鸡蛋、一袋牛奶说:姑娘,这是我专门给你留的,趁热吃吧……


完成每天的任务后,赵鸿飞都会细细检查收尾,等工人带着工具都安全撤离后再下塔。有一次,一个小兄弟看着塔顶形单影只的赵鸿飞说:赵姐,每次就剩你一个人,今天我陪你等……那天,两人坐在塔架上等待,头顶悬着的是高度危险的火工品。


不过,对于这些常年和大火箭打交道的人来说,危险早已习以为常。有一次试验就遇到了火箭箱体爆裂的严重问题,箭体上下部分裂开、虚搭在一起。这时必须将两部分箭体快速取下,尽快分析断面以判断火箭炸裂的真正原因。可上半部分外壳已经断裂,能否顺利取下是个问题,下半部分更是因为失去吊装点支撑而无处施力。


当时情况非常紧急,赵鸿飞和同事们不停地研究各种可行性。大家深知:天越来越黑,拖延的时间越长,留给工人操作的时间就越短。更重要的是,她负责提出的方案必须足够可靠,才能保证工人施工时的生命安全。


最终的方案是,把堵盖拆开,将一根横梁插入,缓缓把箱体吊起来。箱体里装满了能使一切极速冻结的液氮,就在堵盖拆开的一刹那,液氮大量涌出,瞬间把一个拆盖工人戴着的手套冻在了盖体上。小伙子眼疾手快,迅速把手抽出来,手套却被牢牢“粘”在了上面。

担心工人作业时间太久会被冻伤,赵鸿飞赶紧叫小伙子下来换岗,对方却不肯:我操作过一次有经验,再换别人上来又得重新摸索,万一把手冻在上面怎么办?后来,手套摞手套,小伙子冒着被冻伤的危险最终成功取下了堵盖。


可任务远未结束,由于爆裂严重,在样品拆除分析过程中发现缺失了两枚不到10平方厘米的碎片,这看似不起眼的小碎片却可能藏着爆裂的真正原因。当时,天下着大雪,所有人都埋头在茫茫雪海里“刨”碎片,找了整整两天,当最后一块碎片从深埋的雪里被翻出来时,大家激动地抱成一团,欢呼、跳跃……


荒郊野外日晒雨淋,30米高塔架上作业,处理火箭爆裂的危急关头和“大海捞针”寻找箭体碎片……赵鸿飞需要面对的考验一个接一个。但她以出色的表现闯过一关又一关,2013年升任主任助理,三年后又当上副主任。她总说自己非常幸运,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厚爱。可奋斗路上,哪来轻松的一路躺赢,此时的云淡风轻无非是披荆斩棘后的豁然开朗。


好运气是“熬”出来的


赵鸿飞带领年轻团队屡创佳绩

三年前,如果赵鸿飞跟别人说起做一名航天人的成就感,恐怕没多少人会相信。毕竟在2016年之前,他们数年日复一日的拼搏,做出的产品不知道成与败,没人看见他们的火箭发射,所有人似乎都在为一种“空想”而努力。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成功发射,赵鸿飞和她的小伙伴们飞天梦想终于成真。11月3日,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也成功升空。这两型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飞之年,也是大火箭公司的决战之年,更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年。


火箭一飞冲天那一刻,巨大压力瞬间释放,赵鸿飞和同事们全都哭得泣不成声。此刻的荣耀是多年艰苦努力的报偿,一群航天追梦人终于梦想成真。


出席中国妇女十二大

为了备战两次首飞,赵鸿飞和同事们好几年都没怎么休息过,甚至连过年都得守在岗位上,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常常是午夜12点之后加班才算开始。理工科出身严谨的她,生活开始变得没有计划性,因为随时待命,任何家庭出游、休假计划都白搭。


她是家中独女,父母无条件的支持给了她心无旁骛、安心工作的最大动力。当初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向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投出的简历尚无音信,而此时她已经收到其他公司录取通知,左右权衡,她纠结签与不签。父母得知消息后,鼓励女儿:咱就等大火箭,就算去不成,那也不后悔!


九年来,一直以女儿为荣的父母从未因家事让赵鸿飞分过心,生了病瞒着她,女儿十天半个月不来一个电话也不抱怨,别说陪伴,就连日常问候他们也没过多奢求。可原本在家乡踏实做着空巢老人的老两口,在一次去天津探亲后开始不“淡定”了。


连着两年春节赵鸿飞都没回家,父母去看她。考虑到大家为了发射任务实在太苦太累,公司批准员工家属可以到现场参观。看了女儿恒温恒湿、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尤其是近距离感受了大火箭的壮观震撼后,父母心里甭提多自豪了。可很快二老又不安心了,赵鸿飞基本没在半夜前下过班,荒僻之地,一个女孩夜黑风高独自回家,咋能让人放心?


于是,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两口回家收拾了行李,搬到天津专门照顾女儿起居。赵鸿飞无论加班到几点,他们都等着不睡,甚至还要半路去迎,从单位到家的几公里路成了父母最大的牵挂。母亲打趣她:别人都是看孙子,我们可倒好,天天带闺女……


无论是工作得到领导和同事肯定,还是中国妇女十二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纷至沓来,无论是前辈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还是父母无条件的支持鼓励,都令赵鸿飞深深感恩。母亲曾说她,“一路总有人帮你,总能遇到贵人,是一种运气。”


其实,这好运气是“熬”出来的。同学们一个个进入了高薪的电子企业,赵鸿飞最初每月只能拿到微薄的实习费;别人在大城市风生水起生活安逸,她在荒郊野外和外界几近“失联”;和她同批入职的同事有的已经离职,她却守着面前的一亩三分地波澜不惊。经历了漫长的蛰伏和付出,才换来自己的航天梦圆和大火箭一飞冲天的畅快淋漓。


最近,赵鸿飞又要进入紧张的“战备状态”,为几个月后的型号任务做准备。新一轮的战斗即将打响,她已经迫不及待披挂出征了。


摄影师/吴波 等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