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市种奶牛场有这样一位“马场人”,每天清晨奔波于笔架山景区与农场主干道路,带着手套拿着塑料袋,义务捡拾垃圾,一干就是很多年,他就是崔东旭。
用饱满的精神擦亮农场的“名片”。初见崔东旭,身体健硕、精神饱满。每当提起义务清理卫生的事儿,崔东旭都会谦虚的说,我这算什么,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大事做不来,小事能做一点是一点,做这些我也觉得挺高兴,笔架山美了,家乡干净了,农场的“名片”变靓了。
昔日的“石砬山”,今日的旅游名地笔架山。笔架山,当地人曾叫它“石砬山”,山市种奶牛场的职工群众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每一个农场子弟都是在它的脚下茁壮成长,更是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们童年回忆与家乡的眷恋。随着近年来农场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旅游业,笔架山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名地,每年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花,山后有一条九曲蜿蜒的密江河,山与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携春风入画卷,总能让人沉醉。
把一件小事每天坚持下去就会变成不平凡的大事。每天成百次的弯腰、铲除、捡拾,崔东旭一做就是很多年,2000多天的义务坚持,没有一分钱报酬,但他无怨无悔。“早睡早起,照顾父亲,出门锻炼,捡拾垃圾,这是我一天的开始,都说我捡拾垃圾是好人好事,但是对于老一辈垦荒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崔东旭总是这样的说。
继承老垦荒人的精神。崔东旭的父亲是抗美援朝专业官兵,转业后便来到这片黑土地,把青春留在北大荒,老一辈垦荒人,曾经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精神从新便在崔东旭的心里牢牢扎下了根。无论是在外奋斗,还是在家乡照顾父亲,他都用北大荒的精神要求自己,做垦荒人的好儿女。
心中有目标,争做新时代垦荒人。2015年由于父亲年岁已高,身体有些不适,在外地的崔东旭便回到家乡照顾父亲,家乡日异月新的变化也触动到崔东旭的心灵,便决定用实际行动在为家乡做点事情,在捡拾垃圾的同时他还充分利用自媒体展现家乡的美。崔东旭心中一直有个目标,想用自己的行动,带领更多的人,通过更多的方式建设家乡,用垦荒人的精神助力北大荒的发展建设,争做新时代的垦荒人。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崔东旭多年来坚持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为职工群众树立了典范和榜样,也充分传递了老一辈垦荒人的精神。他表示,“会一直做下去,自己还年轻,做好北大荒精神的传棒人”。
图文:单忠宇
审核:张喜庆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