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大导演”策略,还是“明星+导演”强强联合、海外投资打通明星培养到影视生产、亦或是培养购买大IP、收购游戏公司影游联动等等。在“三驾马”的护体下,华谊兄弟阳谋已现,要做全产业链布局的娱乐公司。
我们先来看看多家影视娱乐公司的净利润排行榜:
华谊兄弟以9.8亿排在榜首,被称作“盈利王”。
光线传媒也只是排第五。
近几年来,华谊兄弟与韩国娱乐产业的资本合作也在频繁进行。
先是在 2015年3月,与韩国娱乐公司 Showbox签订了三年内合作六部以上中韩合拍片的合作协议。
进来又宣称旗下子公司华谊乐恒拟投资 1.26 亿元持有韩国 SIM 公司 26.5%股权,并拥有其董事会三分之二的表决权。
前不久华谊兄弟公布了其2015年年度业绩报告。
从上图报告显示,2015年华谊兄弟实现营业收入约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14%;利润总额约为 15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6.99%;净利润为约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78%。
影视娱乐板块创造的IP价值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影视娱乐版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35.80%。公司参与投资、制作、发行的电影在报告期内上映的包括《功夫3D》、《天将雄师(抢驻新服)》、《失孤》、 《少年班》、《寻 龙诀》、《老炮儿》等,总票房约43亿;
他们俨然已是中国影坛和娱乐产业的头号“天团”。甚至娱乐圈的半壁江山都是从这家公司出来的。
范冰冰
李冰冰
周迅
黄晓明
陈道明
冯绍峰
邓超
吴奇隆
井柏然
张靓颖
贾乃亮
刘嘉玲
谢娜
苏有朋
林心如
佟大为
旗下艺人还有安以轩、温碧霞、阿雅、安钧璨、安绮珍儿、保剑锋、曹碧琳、常方源、陈紫函、陈楚生、陈维琳、陈晓东、陈研、丛浩楠、董璇、段奕宏、杜淳、冯绍峰、何洁、胡可、霍思燕、姜鸿、立威廉、廖凡、陆毅、马苏、沙溢、邵兵、吴佩慈等等。
在成立华谊兄弟之初,王中军、王中磊便将“成为中国的时代华纳”作为理想,随着一个全方位的娱乐王国被飞速锻造,华谊兄弟距离最初的梦想已然不远。
今天剧组哥哥就带大家认识这个娱乐帝国的创始人,王中军王中磊及他们的娱乐帝国。
王中军1960年生人,王中磊1970年生人。他们的父亲是一位军人,生了四个儿子,中军是老二,中磊是老四。
6年后,哥哥还是复员回到了北京,在父亲帮助下谋到一个物资部保卫处的工作。后来回忆说:
“在保卫处,和看大门的含义是一样的。”
之后王中军从保卫处辗转到文书处;在读完夜大后又到物资出版社的《物资管理》工作;干过美术编辑和摄影记者;有时候也画插画;之后王中军还与几位朋友辞职合办了一份叫《购物指南》的杂志,刚出了一期就因为“非法办刊”被停刊。然后王中军找到了一些“拍明星挂历”、“拉广告”的门路,成为当时北京先富起来的人。
1989年,王中军29岁,王中磊19岁。王中军要去美国。王中军说:
“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拿到一个学位,二是要在1993年12月前,攒足10万美金。”
“我平均一天要打工十五六个小时,而且做的都是蓝领工作,累得回到家,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我很感谢我的太太。她在美国的五年时间,打工支持我上学。”
王中军当初在物资出版社,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华谊兄弟”上市后,他当年的一位同事有一天说:
“你知道王中军吗?娘的。都成大老板了!以前不过是复员到我们出版社的一个美编,现在也是亿万富翁了……”
从这句话我们能深切感到到他内心的羡慕、嫉妒和不平。
好多人都说他们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亲兄弟,哥哥外向,弟弟内敛;哥哥激情洋溢,弟弟充满书卷气;哥哥身上有艺术家气质,而弟弟更显理性。
跟大多数的兄弟一样,在哥哥眼里,弟弟依旧是个孩子;在弟弟眼里,哥哥还是一个伟岸的形象。哥哥一句:“我们一起去干个公司吧。”弟弟就跟着去了。
一开始,他们仿效美国直邮广告创办了一本小杂志,邮寄给北京的使领馆和高级公寓,希望能拉到相应的广告,却未获成功。
很快就放弃了这一项目,转做连锁企业标准化/企业识别(CI),而没多久,王中军就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发财机会。
因为当时中国银行正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更换标识。王中军想要接下这个活儿,于是便开始查找资料,掌握标识、标牌的设计、制作、安装的标准,核算好成本后,又找好了一家制作厂家,做完这番功课后,他开始游说中国银行。
后来他真的拿下了这笔订单,为中国银行更换全国15000多家网点的标识,从中赚到了一笔大钱。王中磊跟在哥哥身后,慢慢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广告业创业者。
这笔订单奠定了华谊在国内CI领域的领先地位,他们随后又谈下了国家电力、中石化、农行、华夏银行等大单,公司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仅用三年时间,就跻身中国广告公司前十名。
剧组哥哥就喜欢这样有想法肯努力的人。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开头,我们接着往下看:
王中磊曾经说过:
“1994年的时候,我都还不知道我会选择这个行业,1998年才开始从一个广告公司去做影视这个行业。”
就是在1998年,他们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冯小刚,投资1100万元拍摄了贺岁片《没完没了》。结果这部影片获得了3300万元的票房,成为1999年的票房冠军。而这进一步激励他们向电影业倾斜。
后来他们与冯小刚相继出品了一系列著名影片,如《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私人订制》等。
据剧组哥哥了解,其实华谊进入电影业是在其最低潮的时候,因此当它快速成功后,对行业人才产生了强烈吸附效应,全国知名的导演和艺人纷纷投奔它的麾下,这让它很快就成为了中国民营电影第一品牌。
这也是后来王中军常说自己运气好,赶上好政策、好市场,每走一步都有高人相助。
除了与冯小刚合作外,华谊还与陈凯歌——《荆轲刺秦王》
陆川——《寻枪》和《可可西里》
周星驰——《功夫》和《西游•降魔篇》
徐克《狄仁杰》系列
陈木胜《新少林寺》
乌尔善《画皮》
郑晓龙——《刮痧》
何平——《天地英雄》
黄健中——《我的1919》
刘镇伟——《情癫大圣》
张之亮——《流星语》和《墨攻》
刘伟强——《游龙戏凤》
高群书——《风声》
冯德伦《太极1:从零开始》
成龙《十二生肖》
等陆港两地的大导演合作,为观众贡献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好电影。
除了电影导演外,华谊还与电视剧导演康洪雷合作,拍摄了家喻户晓的《士兵突击》,并仅凭这一部戏就捧红了王宝强、段奕宏、陈思诚等今日当红艺人。
华谊兄弟到今年已经二十二年了,在这二十二年间华谊扶植了近百位优秀影视导演、为全国观众奉献了几百部耳熟能详的优秀影视作品、更打造了大批华语娱乐界的一线明星。
华谊兄弟也是国内首个上市的娱乐公司,开行业之先河。
近几年,华谊娱乐帝国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发展中:以“三驾马车”——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影院、音乐、娱乐营销为代表的传统业务板块,电影公社、文化城、主题乐园为代表的实景娱乐板块,游戏、新媒体、粉丝文化为核心的互联网板块共同驱动,走出了一条适者生存、顺势成长的进化之路,使华谊成为了中国娱乐界名副其实的领军企业。
放眼中国娱乐业,能够22年常青不倒,并且越做越大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在进入影视行业的头十年(1998~2008),人们提到电影,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华谊兄弟。彼时,媒体也开始给其掌门人王中军上封号,将其尊奉为“娱乐教父”,甚至“娱乐之王”。
马云有言:
“我在娱乐圈很少看到经营家,王中军算一个。”
无可否认华谊的成就,离不开王中军高超的资本运营能力。除了电影和电视剧,闪闪发光的艺人们无疑是华谊原创力的重要来源,华谊也从未停止人力资源的积累。
2000年,华谊兄弟收购金牌艺人王京花的经济公司,在其基础上成立华谊兄弟时代文化经纪有限公司。
2003年,收购西影发行公司。
2004年,收购战国音乐。
2005年,华谊进入电视行业,收购天音传媒。
2008年,华谊又并购经纪公司中乾隆德和影视公司金泽太和。
2010年,又把华谊音乐收到麾下。
王中军一语道出华谊滚雪球的秘诀:
“任何一个公司想快速发展,没有金融的手段和整合并购的手段很难做大”。
在王中军身上,交际能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在互为促进提升。
结识了史玉柱,王中军和他联手创办了华谊巨人游戏;
结识了马云,华谊又多了一个股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王中磊作为执行者,非常看重公司的职业化经营。在他眼里,冯小刚属于天才导演,可遇不可求,但市场不能光靠导演的天分,他说中国缺少职业导演。华谊有冯小刚这尊大佛,不晓得多少娱乐公司在觊觎。
事实证明,到今天为止冯小刚照样是华谊最赚钱的导演之一。在华谊兄弟电影公司能不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导演,要靠作品说话的。
王中军和王中磊都知道,冯小刚是“华谊兄弟”的镇山之宝。
“如果你知道一颗星星早晚要掉下来,不如趁这颗星星还在上面的时候,用它的光亮发现下一颗星星,你要培养新的增长点、产业链。”
这是王冉告诫王中军的话,而冯小刚无疑是华谊最闪亮的星。
“小刚严格说,是华谊电影版块创始人之一,我们成就了小刚,小刚也成就了华谊的电影。”
2014年6月,在华谊兄弟20周年的庆典现场,在一张著名的照片中,王中军坐在舞台下方第一排的正中央,左右两边分别是王中磊和冯小刚。
华谊兄弟从2005年前的“保姆式”经纪到之后的“个性化管理”,再到现在的“职业化管理”,王中磊笑称,华谊的经纪业务已进入“3.0时代”。
2月29日晚间,“华谊兄弟”发布公告称:
“经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决定,任命叶宁先生于2016年3月1日开始担任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影业”)CEO的职位,全面负责公司电影及电影院相关业务的管理和运营。同时,华谊兄弟决定任命叶宁先生担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职位,并提名其为公司董事候选人。经过相关程序审批后正式担任董事会成员。”
被问到叶宁的突然加入,会不会对华谊兄弟跟万达的关系有什么影响时。王中磊说: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正常的高级人才的流动。这是我的理解,因为毕竟叶宁做出了选择。在万达那边,他的职位也很高;他愿意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去做这个事。其实对我们来说,万达那边也有大量工作人员是华谊的前员工。”
“这个就看王老板作为企业家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去看这个事。”
“他想实现的目标跟我想做的事情高度吻合,互相也有一个信任。”
在王中磊看来,叶宁的加入是整个“华谊兄弟”团队更加职业经理人化的一步。“华谊兄弟”的业务线越来越长,单靠他们兄弟俩,以及创业的“老兄弟”们,已经无法推动“华谊兄弟”快速成长。需要更多“兄弟”,需要一个“兄弟连”。
近日王中磊受邀参加了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什么样的人会收到邀请呢?
据剧组哥哥所知,一是特邀嘉宾,除了各国政要(脑补各国政要中),很多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也在受邀之内;二是论坛会员。其中企业会员分为钻石、白金和普通会员三种,都是各行业的领军人物。据了解设有12个创业家对话活动,每场对话邀请两到三位创业家,王中磊就在受邀之列。
在论坛上王中磊表示:
中国电影市场是一个非常浅的海滩,在等待巨大的浪潮。王中磊从一个专业制作人角度分析,表示现在电影工业已经跟不上市场容量增长的速度。
具体分析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我们缺少一个工业体系,第二,缺少专业的人员。
王中磊在论坛上还说,至始至终电影行业多半都在依靠专业学校来培养演员,但显然这个产出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了。在这里剧组哥哥必须给大家推荐一个专业做短期影视培训的地方,据了解他们有娱乐圈80%的资源。感兴趣的可以私聊推荐给你们。好了言归正传。
王中磊还提出:
“我最焦虑的,就是每一个电影制作人都成为一个金融高手。中国电影的金融,就是应该用它的方式,融到懂得这部电影的钱,而并不是说每一个电影项目都要成为一个上市企业。”
王中磊立足现代并展望未来电影市场,从影片的数量及质量上客观的分析了国内及美国的现状。在票房支持的电影数量上美国每年差不多在50部左右,其中20部是既有票房又有文学性的电影。而在中国,一年也差不多有30部电影来支撑70%以上的票房,但这30部当中,最后能被大家认为是好电影的数量太少。
王中磊认为,如果这个数字不增大的话,市场再大,也只能是一个电影的市场大国,而非电影强国。从他的话就可以看出王中磊是个有远见跟想法的专业制片人。
不管是王中军还是王中磊他们都是有野心的,尽管兄弟性格都各不同,但是目标都是一致的。
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的故事,是中国最为典型的成功故事之一。王中军更多的是做一些战略上的规划,而王中磊一直在负责公司的运营。两人恰如一个王国的总统与总理,取长补短,完美配合。
某种意义上,他们创建了一个新帝国。华语娱乐圈也需要这样加满血的权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