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誓拔“穷根”奔小康

福建:誓拔“穷根”奔小康

八闽生育关怀 内地女星 2018-09-20 17:57:40 540

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脱贫攻坚工作沿着习近平同志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取得决定性进展。截至去年底,全省农村扶贫开发对象从数百万人减少到4286人;累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改造任务170万多人,整体搬迁7200多个自然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山海协作联动发展、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和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等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工作。我省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精神,持之以恒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我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确定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实行省领导挂钩、省直部门联系、沿海发达县对口帮扶。相继出台《关于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十三五”扶贫开发专项规划》《福建省农村扶贫开发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用“绣花”功夫精准扶贫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的脱贫历程,就是对我省推进精准扶贫的生动诠释。


赤溪村宛如在水一方的绿洲。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图


72岁的李先如是我省第一批造福工程的受益者,1995年从下山溪自然村搬到赤溪主村。


“搬下来以前真难啊!住在山坡的茅草房里,天上下大雨,屋里也下雨。全村只有一点边角地种地瓜。”回忆起下山前的生活,老人面色凝重。


1993年,由于建设桑园水电站的需要,赤溪村修通了通往磻溪镇镇区的公路。


当时赤溪村408户1800多人,散居在大山中的14个自然村。“公路修通后,镇里和赤溪的干部谋划全村搬迁。”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说。


1995年5月,下山溪22户村民全部搬到赤溪中心村。


两排两层砖混结构的楼房沿着公路延伸开来,形成今天长800米、宽15米的长安新街的雏形。此后20年,赤溪村其余自然村的绝大多数村民,也陆陆续续搬到这里。


杜家住介绍,在政府扶持下,村民们联合起来,办起淡水养殖基地养鳗鱼。还有一些村民走出大山到外地打工赚钱。2015年,当地政府和一家企业合作,资助李先如等22户下山溪村民拆掉旧房,盖起3层半的钢筋混凝土楼房,一楼统一出租。


如何带领全村人找到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县、镇、村干部多次商讨后认为,赤溪山好水好,九鲤溪风光宜人,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近在咫尺,可以开发旅游。大伙达成共识:修一条从太姥山到赤溪村的公路,以此闯出一条新路。


2002年,蒋太公路修通。原来在闽东工作过的庄庆彬成立万博华旅游公司,2006年10月,公司开发的九鲤溪竹筏漂流开业。此后几年,户外拓展、生态蝴蝶园等一系列旅游项目陆续推出。赤溪村村民撑竹排、办农家乐、开特产店……


2015年7月,牙赤公路建成通车。这条路把赤溪和太姥山、九鲤溪、杨家溪等3大景区串起来。


随着多条公路贯通,到赤溪的游客量大增:2015年达15万人次,去年20多万人次。


如今,赤溪村拥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金字招牌。全村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的约有150户。


除了开发旅游,现代生态农业也做成好文章。


“我们这里有1600多亩茶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0%,出产的白茶品质好,很适合建有机茶园,走白茶产业化道路。”福鼎市返乡创业大学生、赤溪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杜赢说。


杜赢是土生土长的赤溪人。2013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如今,他的公司拥有100多亩生态茶园基地,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杜家住介绍,这些年,村两委通过出租土地、外包鱼塘、入股公司和合作社等,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6640元,村集体收入80万元。“2015年全村有贫困户6户23人,前年剩下两户,去年都脱贫了。”他说。

村民们的光鱼生态养殖。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图


像赤溪村这样,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省宁德等地就开始实施茅草房户下山和连家船民上岸搬迁工程。


从1994年起,我省一直将造福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扶贫搬迁对象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补助标准不断提高、形式不断改进,同时注重改善搬迁群众就业、上学、就医等生产生活条件,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如今,我省剩下的贫困户中,有45.76%是因疾病入贫的,疾病成阻碍脱贫的最大“拦路虎”。


为此,我省积极探索创新健康扶贫机制,从2017年7月开始实施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政策,在落实好原有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的基础上,筹集2.4亿元资金,为贫困户再增加一道保险,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费用负担。


 

一个都不能掉队


我省现有老区县70个。没有老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我省通过领导联系、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等措施,不让一个老区掉队。


客家古村落 丁屋岭 (图片来源网络)


记者来到长汀县古城镇丁黄村丁屋岭,和一家杂货店老板丁瑞先聊起来。他说,自己是本村人,种了大概860亩油茶和360亩脐橙。去年,他注册了扁担山养殖公司和启晨种养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到社里打工赚钱。


“很香吧?”他边说边打开一桶茶油,倒了一瓶盖茶油让记者闻,“这几年我们村搞起旅游,我的山茶油好卖多了,去年就卖了8万多元。”


丁屋岭坐落在海拔近700米的山坳中,和青山绿水和谐构成一片原始村落风貌。该村已被评为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正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村党支部书记丁强强说:“我们这里是一块红土地,不但完好保留了各种老建筑,还保存了扎花灯、酿酒、竹编、制茶、榨油等传统工艺,被誉为客家山民原始生活的活化石,吸引大批画家、摄影家和学习绘画的学生来采风。”


古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以来,政府投入3000多万元,编制丁黄村保护发展规划;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将通往山寨的部分公路扩建成6米宽水泥路面,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建立垃圾焚烧池和5座卫生公厕,实施安全饮水工程。


“这些年,我们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抓手。实行‘景区平台+合作社+农家乐+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吸纳村民入社。去年,景区接待游客约15万人,实现旅游收入约70万元,村集体增收5万元,带动16户贫困户脱贫。”丁强强说。


游客们穿上迷彩服参加户外野战。户外拓展运动休闲旅游在赤溪逐步兴起,全村300多人在旅游公司上班。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图


少数民族散居是我省一大特色。全省有19个民族乡、567个民族村,少数民族总人口79.69万人。他们多数处于偏僻山区,发展水平和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为了尽快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脱贫,我省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把挂钩帮扶从民族乡延伸到民族村,实现567个民族村挂钩帮扶全覆盖;坚持整村推进,先后有56个民族贫困村被列入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4500元的少数民族村纳入全省第四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实施范围,每年支持每村20万元。加快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助学制度,并提高补助标准,初中生每年补助1000元,高中生每年补助1600元……


记者近日来到福州罗源县霍口乡福湖村,只见一座座乌瓦白墙的畲家民居掩映在绿树和花丛中,畲乡风情扑面而来。


文化兴村。畲族群众排演山歌,为村里即将修复开发的古民居民俗旅游做准备。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图


福湖村全村人口约700人,近95%是畲族,已有500多年历史。“我小时候上学,村里只有一条泥泞小路,要走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现在村里有了水泥路,路好走多了。”福湖村村支书雷夏宾说。2013年以来,政府在福湖村投入1000多万元,完善路网建设,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改造和自来水接户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他介绍,福湖利用生态优势,发展百亩板栗园、450亩生态蔬菜基地、千亩毛竹丰产示范园等生态农业项目。近年来,村民和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所有贫困户均已脱贫。


福湖村是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有关方面集中力量打造福湖畲族民俗文化村、乡村旅游精品示范村,修建了民俗博物馆、畲家公园、景观湖和村口广场,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现在,村民办起民宿、农家乐,卖竹笋、土鸡等土特产。一到周末,这里游客云集。

 

脱贫路上党旗红


富不富,看支部。2004年以来,我省把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作为扶持贫困村发展的重要措施,从省、市、县机关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和村级组织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每期3年,每村每年20万元捆绑资金支持,实施“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工作机制,扶持贫困村加快发展。在“第一书记”单位党组织的坚实支持下,我省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70多亿元,扶持贫困村项目10万多个。


泰宁县大龙乡大布村坐落在青翠的山谷中。记者来到村里的农民公园,见一老人正在亭子里小坐。“过去我们这个地方啊,房子到处乱盖,鸡窝猪圈到处都是,地上脏水乱流。前几年村里统一规划拆掉旧房盖新房,修水泥路,栽树栽花,现在好多了。”老人说。


老人盛情邀请记者到家里坐。其子戴贵庭介绍说,因独生女出生时脑瘫,他长期照顾女儿,不能打工赚钱,前几年成了贫困户。现在女儿上小学了,他腾出手来给村里的雾山农业专业合作社打工,自己也种一点香菇,去年底脱贫了。


据介绍,这个村本来有种香菇的传统,一度放弃种菇。2014年4月,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下派驻村第一书记朱力南到职后,经调查研究,发动大家讨论,最后大家决定重操旧业。


“种香菇要钱,要向银行贷。但村民没有人担保。朱书记利用福建日报社扶贫资金,成立了创业担保基金,这样贫困户每户向银行贷款1.2万元,向村里的合作社购买3000袋菌棒,2016年把香菇种下去。”他说。


大布村党支部书记杨步祥说:“合作社保证贫困户每袋菇纯收入不低于1元,乡政府另外每袋补贴1元。他们去年每户至少有6000元的纯收入。”


此外,大布村还通过多种办法扶助贫困户脱贫。比如村里与大龙乡农业服务中心共同成立“劳动力银行”,搜集贫困户劳动力情况,对他们进行培训后,向企业推介用工。合作社在基地建设和日常管理方面优先聘用贫困户。对本身就有一技之长的,就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大布村19户贫困户去年全部脱贫了。


返乡青年沈华平(左)重新上山寻找致富路,投资大棚种植香菇、食用菌。福建日报记者 林熙/图


记者参观了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大棚和冰库。杨步祥介绍,这20亩基地种植约20万袋香菇。记者看到,大棚的顶上还铺设着太阳能光伏板。原来,这是大布村利用省级捆绑资金和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扶贫资金投建的,130千瓦项目去年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10万元。


“我们村原来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现在村子脱去了贫困帽,去年村集体收入19.5万元。”杨步祥高兴地说。(记者 黄琳斌)


本文来源:福建日报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