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星情报局》很火,虽然是个综艺节目,但挺接地气的。节目中很多观点和现象都源自生活现实。
其中有一期,正好说到关于家长惩罚孩子的争议,其中汪涵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我妈整过我一次,算不上打,但让我记一辈子。
我那个时候大概5岁。
70年代的时候,邻居家有个九寸的黑白电视机。带着放大镜的电视机在当时还是很神奇的东西,吸引很多小孩的注意力。
我有次穿着个小裤衩就跑到邻居家看电视,一直到九点多才回家。
我一到家,我妈就拿出木盆,招呼我把衣服脱掉洗澡。然后我就全脱了,刚把裤子脱掉,我妈一把把我推出家门,门一关!赤裸裸的我就被关在门外了。
我那时候就觉得自己是个男孩子了,便不停地敲门,让我妈开门。然后我妈把门边的一个小窗打开,扔出一个麻袋,让我今天晚上就睡在外面!
我就真的钻到麻袋里面,靠在门边。贴在门边时,还隐约听见我妈和我姐的笑声!
那个时候,在外面乘凉的大人都回来了。那些小女孩路过的时候,我赶紧用手遮脸。
等大人都走了后,我妈把门打开了。就问我一句,错了吗?
从这以后,我再也不敢随便跑到别人家里面了。
看到这里,我和女儿都忍俊不禁!心里直直佩服汪涵妈妈的智慧,既没有打,也没有骂,利用小男孩羞耻心来记住:不要任性!汪涵更是坦言,自己也不会轻易打孩子。
在节目中,与汪涵不同的是,张宇却说,不仅要打孩子,并且要让他刻骨铭心:我今天要打他,而且要打到让他知道下次不敢了!我有次用牌尺打他,牌尺都断了。
到现在回想起来,张宇都会流泪。他说,每次我想到这个事情我就觉得很失败。因为你不去思考用什么方式去教育他,你只想到一个用打骂的方法,这其实是弱者的一种表现。
我想,张宇的做法还是不少家长会点头同意的。“不打不记性,不打不成材”,这似乎已经在很多的人观念里根深蒂固。
经常听见老一辈的人这样说到:不打黄金不成材,打了黄金做好人。这样的俗语似乎在告诫家长,打孩子是正确,只要在打骂下成长的孩子才能成材。
但事与愿违,豆瓣网建了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话题小组,结果几十万80后,90后的年轻人关注并纷纷抱怨自己父母当年对待自己如何残忍暴力。知乎上也有类似“哪些瞬间父母让你觉得他们充满恶意”等讨论被置顶、点赞。
其中一个女孩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我会梦见我爸拿着刀砍我。
我知道他们爱我,但我绝不会嫁我爸那样的人。
真希望结婚后,和父母老死不相往来。”
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那些不在意的“小事”,很可能会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阴影。
这些80、90后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棍棒下去,经常不仅没有教育出孝子,反而让孩子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导致父母关系十分疏远,更有严重者会毁了孩子一生。
我们在外可以绅士优雅包容大度,那为什么偏偏要用最原始丑陋的一面来伤害心爱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不听话”的时候,我相信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不需要用打孩子来解决。凡是通过打骂能解决的问题,用温和友好的教育方式更能办到。控制当时的脾气,冷静一下,转换教育方式方法。
01.挫折教育≠拳脚相加
恰当且合理的惩罚教育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长期在顺境下成长的孩子,自我评价相对较高,容易在受挫后产生极端反应。
要么过于自我否定,产生抑郁、悲伤等情绪;要么无法接受,产生愤怒、怨恨等情绪,甚至有攻击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行为。
面对孩子的淘气时,一时的打骂可能会换来孩子“好了伤疤忘了痛”,越打越不听话。长期以往就会陷入不听话-打骂的怪圈,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聪明的父母可以学一学汪涵的妈妈,用一些小挫折来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02.言传身教≠讲大道理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讲道理和立规矩来引导孩子,虽然要花去很多的时间和耐心,但这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别深信你的苦口婆心,也别高估孩子的领悟能力。
自己以身作则,告诉孩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最立竿见影的。相反,一味的讲大道理收效甚微。家长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你愿意听大道理吗?
03.平等、尊重≠不讲规矩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智慧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弱小的人”来征服。
可以给孩子自由、平等、尊重,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思考他的意见;但也要给他立规矩。尊老爱幼,懂礼貌,不麻烦别人,乐于助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规矩。
为人父母,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所有女孩教导成窈窕淑女,她孝顺;所有的男孩成为谦谦君子,他优秀。一个优秀、孝顺的孩子便是我们努力的最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