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尖刀”王刚:为国安边何惜命?

“反恐尖刀”王刚:为国安边何惜命?

人民武警 内地男星 2016-11-02 16:18:58 1006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为国安边何惜命?

——透过十五次生死战斗解读“反恐尖刀”王刚的胜战之源

沈晓泓、姚洪华、王国银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血腥的战斗,从不畏惧流血和牺牲。

  

  天山深处,滴水成冰。那年深秋,一队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正在群峰突兀的冰峦上呈战斗队形向目标突击。“砰、砰、砰……”突然,枪声大作,子弹呼啸而来,紧贴着头皮掠过。危急关头,指挥员果断下令:盾牌手正面掩护,狙击手侧翼包抄,投弹手、突击手跟我上!瞬间,暴恐分子成了瓮中之鳖……


  

  披坚执锐,所在摧锋。这不是警匪枪战影视剧里的镜头,而是一场现实版反恐战斗。指挥这场战斗的,就是素有“战神”之称的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王刚。

  

  战神,神鬼莫测,战无不胜。从战斗中一路打过来的王刚先后5次带领、指挥官兵处置重大暴恐事件,2次荣立一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12次荣立三等功,2016年被评为“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他视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和谐稳定为毕生事业,以灵敏嗅觉捕捉“战斗味”——


“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他”




 


  王刚出生在南疆,典型的“戍边二代”,成长在多民族融合的大院里。小时候,他家有很多维吾尔族邻居,东家炖了羊肉、西家做了揪片子汤饭都会给王刚家送一碗,而王刚家包了饺子,也会给邻居们送一盘。

  

  然而,多年前南疆发生的一起暴乱事件,给当地其乐融融的民族团结氛围蒙上阴影。19岁的王刚对严峻的反恐形势忧心忡忡,当年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他。”从战士到干部、从排长到支队长,当兵25年来,王刚始终奋战在反恐战斗最前沿,先后参加或指挥了15次生死战斗,荣获18枚反恐勋章,成为暴恐分子闻风丧胆的“反恐尖刀”,所带官兵有百余人荣立战功。


  

  利剑锋从何处来?记者在硝烟弥漫的反恐战场找寻答案。

  

  那年深秋的一天,数十名暴恐分子残忍作案后,窜进人迹罕见的天山深处。敌人对当地地形了如指掌,遁入深山后,瞬间无影无迹。

  

  “如不及时捕歼,后果不堪设想。”指挥部动用了直升机、侦察仪等多种新装备和10余个单位的几千名公安、特警、武警和驻地群众,展开不间断、拉网式搜索,均没有找到暴恐分子藏匿之地。

  

  在万亩沟壑纵横、陡岩峭壁的荒山中找寻20余名暴恐分子如同大海捞针。机会均等,谁能第一个寻到暴恐分子踪影,考验着各路指挥员的战场嗅觉和战斗素养。

  

  很快,王刚根据几个不太引人注目的脚印,判定了暴恐分子藏匿的方位。3个小时后,他们发现了窝点,战斗很快打响。穷凶极恶的暴恐分子见行迹暴露,立即开枪阻击。王刚带领6名特战队员经过5个多小时激战,将暴恐分子全部击毙。


  

  这一仗打出舍我其谁的英雄气,也打出了“战神”的威名。提起这场战斗,新疆总队政委王爱国说,偶然中有必然,王刚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捕捉战机的灵敏嗅觉。

  

  那天,正在搜索的王刚发现某高地有情况,立即带领特战队员向事发地域奔袭。等直升机投送的增援力量赶到时,王刚率领的突击队已进入战斗状态,很快将藏匿50余天的暴恐分子全部歼灭。

  

  “战神”的神奇之处没有别的,除对战场的敏感外,就是特别善于观察分析。”随王刚一同行动的警务股股长徐亚说,王刚每到一处都要观察地形、标图,并找当地群众了解情况,然后定下作战决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次次生死考验中,他视克敌制胜为最高目标,用英勇与睿智攻敌“要害处”——


“跟着他战斗就能打胜仗”



 

  “跟着他就没有打不胜的仗。”这是战士们对王刚打仗能力的最高评价,也是对他指挥谋略的充分肯定。

  

  反恐战斗既是意志的对抗,更是智谋的比拼。一次战斗中,暴恐分子藏身的山洞位于半山腰的三角斜面,背靠断崖,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面对难局,是强攻硬炸还是引敌出洞?王刚科学分析后,拿出了新招法。他们给一个假人戴上钢盔,用棍子高挑着晃动,没想到假人刚一露头,对方枪声大作,钢盔被击穿。

  

  一招不成再出一招。在王刚的指挥下,几名官兵绕道而上,用绳子吊着炸药包缓缓下滑,试图炸毁山洞。没想到几声巨响后,山洞居然没事。


  

  战场是英雄的沃土、血性的舞台。王刚带领6名特战队员组成盾牌组、投弹组、突击组慢慢向山洞靠近,敌人的阵阵子弹贴着队员们的头皮呼啸飞过。

  

  士赴矢石,如渴得饮。匍匐前进的王刚带领特战队员,在炸药爆破冲击形成扬尘的掩护下,瞬间将10余枚催泪弹和爆震弹投进了洞里。暴恐分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全部歼灭。

  

  “打得漂亮,真可谓有勇有谋!”回忆那场战斗,该支队政委李钧祥说,“战场上,指挥员有勇有谋,就能够把握最佳战机,进而获得战斗胜利。”

  

  战斗结束,特勤中队一班班长刘杨说:“跟着支队长就是刀山火海我也敢上,因为跟着他就没有打不胜的仗。”用更多官兵的话说,“战神”的美名是王刚战场上打出来的。面对各种险局、危局他总能成功突围,每一次战斗中的以命相搏,都源自坚决果断、善攻“要害处”。


  

  十几年前的一天,时任特勤中队中队长的王刚突然接到命令:几名暴徒杀人后躲在独立平房内负隅顽抗,他们持有自制炸弹和土枪,且前序处置的队伍已出现伤亡。

  

  王刚赶到事发现场时,战事正呈胶着状态。狡猾的暴徒利用房屋死角交叉射击,我方始终无法准确判断暴徒位置。根据命令,王刚带领特战队员爬上屋顶,试图挖洞投催泪弹,但房屋结构特殊,没能实现。

  

  气为兵神,勇为兵本。王刚主动请缨,带领8名特战队员强行突击。冲在最前面的王刚一进屋,便看见迎面飞来一枚炸弹。他临危不乱,一把将战友拽至身后。幸运的是,引线烧至一半自动熄灭,炸弹没有爆炸。随后,面对穷凶极恶的暴徒,突击队员交替射击,一举将其全歼。12秒的雷霆之击,让第一次参加战斗的王刚一战成名。




削发搓缰系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无论形势多么危急,他总能临危受命担起大任,沉着冷静瞄准制胜“最佳点”——


“有战斗任务就会想到他”






沉着冷静,才能认准战场形势;处乱不惊,方能把握战机出奇制胜。

  

  那次战斗中,发现暴恐分子时已是傍晚时分,如果贸然行动,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如果不行动,暴恐分子则可能趁夜色逃跑……

  

  难以定夺之际,王刚提出的“火力牵制、困其筋骨、待机捕歼”建议得到认可。他们把强光灯射在半山腰的洞体上,每隔10分钟打几发子弹,不间断袭扰暴恐分子,为第二天的成功处置打下基础。

  

  砺锋靠汗水,打赢靠智慧。总结两场高原山地围剿战斗,主要得益于指挥员的灵机果断和指挥得当。特别是小树林的遭遇战,上级把现场指挥权都交给了王刚。


  

  王刚心里明白,这是信任,更是考验。由于暴恐分子所处位置复杂,现场兵种多、人员杂,给指挥带来了不少难度。但王刚大局意识强,第一时间成立武警和公安特警组成的突击队,在行动中准确把握住战机,取得了胜利。

  

  王刚,时刻都在眺望战场的军人:只要见到火光、硝烟,听到隆隆炮声,他马上就会高度警觉起来,像一名疆场上时刻准备亮剑的勇士。早在任中队长期间,他的指挥水平就已经初露锋芒。从此以后,一旦有了任务,上级就会第一个想到他,而且每次他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那年,时任副支队长的王刚奉命处置一起规模大、性质恶劣的恐怖袭击事件。现场的复杂超出了预想:自制炸弹、煤气罐等各种爆炸装置咝咝冒着黑烟……暴恐分子有的隐藏下来准备伺机行凶破坏,有的则逃遁戈壁达坂无影无踪。


  

  兵分三路,先制首恶,再抓其次……王刚从容地指挥部队处置。由于指挥精准高效,在最短时间平息了事态。他所带领的特勤中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反恐战斗异常残酷,战场情况千变万化。”新疆总队司令员管延密说,无论形势多么危急、处境多么艰难,王刚总能做到处乱不惊、镇定自若,表现出了极强的指挥决策能力。

  

  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凯旋。王刚这种临危不惧、逢战必胜的战斗素养都是在实战中磨练出来的。战斗之后当即展开反思式总结,是王刚坚持多年的习惯。前不久,他结合战斗经验给全总队官兵讲授《山地搜剿行动的组织与实施》,因观点鲜明、操作性强而成为处置同类战斗的生动教材。

图片:李鹏


此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孙延东、刘凤桥
图片监制:刘海山
主编:王文、李增瑞
编辑:魏国荣、王化炜、周达峰、韩尧镪
邮箱:[email protected]


觉得不错,请点赞↓↓↓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