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人性,演绎经典 ——浅评北京人艺顾伯版《雷雨》

回归人性,演绎经典 ——浅评北京人艺顾伯版《雷雨》

空间戏剧 内地男星 2017-02-22 21:58:07 396


2017年开年,我刷了两场《雷雨》,这两场《雷雨》让我深刻领会到了剧作的精神内涵,领会到了人与命运抗争的不幸,领会到了被压抑了许久终将爆发的生命力,而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我终于摆脱了阶级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的刻板印象,通过8位优秀演员的演绎,领会到了让剧作让人物回归人性的真实的力量,看到了那个社会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真实的人。


所以今天才鼓足勇气尝试着写写自己的观剧心得体会(对于《雷雨》《茶馆》这样无论是剧本还是人艺演出都堪称经典之中的经典的剧目我原本是不敢写的,毕竟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出都无可挑剔,17号看了一场《雷雨》感触不深,19号刷第二场的时候仿佛突然间开窍了,感受也比17号那场更为强烈,所以还是决定写出来),希望诸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李春光摄


既然本次观剧感受的主题是还原人性,那文章就从人物着手,结合剧本分析和演员的经典演绎来讨论北京人艺顾伯版的《雷雨》如何使人物摆脱符号化的刻板影响、摆脱时代阶级社会的影响,从而使得每一个人都是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


周朴园印象当中是一个旧社会里封建专制家庭的大家族,他专横跋扈说一不二,在社会上他官商勾结欺上瞒下挣的昧心钱把封建资本家的本性暴露无遗,在家里他处处维护封建大家族的权威,要求家庭全体成员对自己说一不二,他强制繁漪喝药同时要求繁漪给孩子们做一个服从的榜样。对繁漪他是没有感情的,对待孩子也是缺乏慈爱,而对于侍萍所作的怀念,包括屋里摆设、旧家具、照片,过去很多人都认为是周朴园的伪善,认为他这样做是刻意做样子来营造自己的深情形象,包括不少现代文学史教材和戏剧史教材也有这样的表述。


现在想来,阶级分析的方法已经在这些教材编纂者与作者脑海里落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他们在形容周朴园时首先想到的是现实中旧社会封建资本家的身份,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这种刻板印象就占了第一位,这就导致周朴园成为了旧社会封建资本家的代表符号,而不是性格鲜明的脱离阶级色彩的活生生的人。



感谢顾伯,感谢杨立新老师,通过他们的编排和演绎,周朴园得以还原了本来的面貌,同时观众也得以重新认识了周朴园,这里我想重点提两点:一个是周朴园对待儿子的态度,另外一个是周朴园对待侍萍的态度。


周朴园周萍要求比较严格,他从矿上回来之后听说了周萍奢靡生活的种种因此专门找周萍谈话希望他可以生活简单洁身自好,不辜负父亲取名为“萍”的初衷,对得起周萍亡故的母亲(他是真不知道侍萍还活着)。


周萍临行之前他给了周萍一把枪要周萍防身使用,因为矿上毕竟不平静而他做了那么多坏事儿也保不齐有什么人被逼急了要跟他或他的家人拼个你死我亡或同归于尽,这一切都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的关心与爱护。虎毒不食子,周朴园即便对待外人再狠,即便他淹死几千个小工漠视人命,即便联合警察枪杀矿上的矿工,他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以爱护为主的,虽然他要维护封建大家长的权威,但是他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与爱护还是有的


李春光摄


剧中,周朴园对待周冲颇为严厉,因为周冲的思想与父亲大相径庭,周冲单纯地向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向往打破阶级隔阂的平等友爱,向往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因此,他会为煤矿工人说话,他会希望请求家长拿出自己一半儿的学费供作为下等人(社会这么划分而已,周冲不这么认为)的四凤读书,他会深夜来到鲁家希望与鲁大海做朋友。也因此招致了周朴园的不满,周朴园会直截了当予以批评“我认为你今天说的话有点儿太多了”“你才读过几本社会经济学的书”


以上是思想与言论阶级对立的自然而然的表现,周朴园迫于社会舆论与自己的身份地位要这么表现,但是他对周冲还是能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去关心与爱护的。当他把周冲又说哭了之后他第一时间叫繁漪过去安慰,这说明他还是比较在乎周冲的感受。


剧作临近结尾的时候,周朴园有一个与周冲单独交谈的机会,他会关心周冲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没有睡觉,会关心周冲白天想跟父亲说但没来得及说的事儿。同时,周朴园还特别关心儿子的心理感受“你今天快活吗?”(这句台词演出时我特别担心观众会笑场,还好没有),可以说深夜谈话里的周朴园才是一个真实的周朴园,他可以不顾及身份与社会地位而袒露自己对这个略显叛逆的儿子的真实感受。


周朴园与周冲父子的这段戏在整个剧作压抑阴郁的氛围里流露出了难得的温情,而温情与最后结局的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观众在结局时回顾这段戏份想必也会不由自主的心碎与难过,好容易周朴园放下架子主动处理亲子关系还原到了一个父亲的本质角色了,结果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与此同时,结尾时周朴园已经知道了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和不伦恋情,在四凤和周冲被电死之后他情绪激动,虽然还跟繁漪说“你要静一静”,但是在看到自己的那把枪不见了之后他立马慌了,他已经预感到了周萍可能要自尽。


这时候,他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家里出了这种事儿以后怎么维护形象留住脸面,而是关心周萍的生死,他的二儿子已经死了他不想再失去大儿子了,这是一个纠结的值得同情的不幸的父亲



以前一直觉得周朴园侍萍的怀念是虚假的伪善(对不起,我高中时语文老师就是这么讲的,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文学老师也是这么解读的,所以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直到这一轮《雷雨》观众互动听了杨立新老师对周朴园的解读,看了两场演出之后我发现我完完全全错了周朴园对于侍萍的怀念绝对是发自肺腑的真情,顾伯也说了人对于初恋是很难忘记的,而周朴园对于侍萍的怀念与感情正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应该有的情感状态。


首先,侍萍不是周朴园主动要赶出家门的,周朴园主观意愿上是不想赶走侍萍的,只是迫于家里老太太的压力他也没有办法。虽然周朴园也去德国留过学接受过先进思想,但是传统儒家思想与封建思想还是有很多的残留,尤其是讲究孝道的社会婚姻大事要父母之命他自己也没有主动权。周朴园的母亲不允许他正大光明地对侍萍明媒正娶,而是要求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因此年轻时候的周朴园也没有自主权没办法不得不抛弃了侍萍。



其次,周朴园并没有真正要抛弃侍萍,在侍萍走了之后他有出去寻找侍萍,在河边找到了侍萍的衣服和绝命书之后他误以为侍萍已经投河自尽了,所以后续没有再寻找。但是周朴园并没有忘记侍萍,他搬了几次家但是侍萍喜欢的旧家具都带着而且家里的一切布局都按照侍萍在的时候布局,同时桌子上永远都要放着侍萍的照片以资怀恋,他要用旧雨衣,旧的5件衬衣也妥善保管,同时夏天闷热也要关着窗户这是因为侍萍在的时候习惯如此,包括给周萍取名也是带着对侍萍的怀念。


第四幕深夜两点多周朴园一个人在房间时他又不由自主地走到桌子那里拿起了侍萍的照片,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细节,如果是做戏作秀给外人看那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只有一个人独处时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自己,所以说周朴园是深爱着侍萍的,他对于侍萍的怀念也是真实的没有杂质的情感。


天津人艺版《雷雨》


第三是周朴园对周萍的态度,第一幕周朴园质问周萍时周萍误以为是自己和繁漪的事儿被父亲知道了所以惴惴不安,但其实周朴园说的是周萍私生活的事儿说的是周萍30了还吃喝玩乐游手好闲的公子作风,他希望周萍可以自尊自爱,做出一个男人应该有的姿态,这样对得起死去的母亲侍萍。


其实,无论什么年代的富二代公子哥吃喝玩乐奢靡轻浮都是正常的,毕竟背景与出身在那里,别的家长是否管教如何管教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周朴园对于周萍的训诫里饱含着对侍萍的一片深情,他不希望周萍胡作非为而是希望侍萍留在世上的唯一的血脉能有所作为,这样自己也算对得起侍萍百年之后黄泉之下也有脸见侍萍。


第四是在遇到侍萍时谈起了30年在无锡发生的事情,在跟侍萍谈论之后周朴园急切要打听侍萍的坟墓说要修葺。这么多年了周朴园一直也没有放弃寻找侍萍的坟墓,他只知道是一个穷人把侍萍母子埋了但是具体在哪里一直一无所获,通过此我们知道周朴园一直没有忘记侍萍,也有可能相关节令也在偷偷祭奠侍萍(这个剧本里没有透露但是结合目前情况来看他应该是这样做的),活着不能在一起那就你死了给你打扫坟茔祭奠亡灵,悼亡也是一种深情告白。


王延松版《雷雨》


第五是时隔30年之后重逢的表现,我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演出剧本选》所刊登的1953年的剧本里在重逢那里周朴园有一句质问“谁指使你来的?”,1979版《雷雨》里郑榕老师还有这句台词,然后1989版视频里删掉了,现在顾伯这版的《雷雨》也删掉了这句话,删得太巧妙了,留着的话还有阶级色彩,删了的话更加符合人物的实情,更加还原了周朴园作为一个人的人性本质。


重逢后周朴园最为关心的是侍萍这些年怎么过来的,是自己怎么尽可能弥补侍萍帮助侍萍,而如果按照以前的阶级对立的观点来看就完全抹杀了周朴园这个人的人性。侍萍当面撕掉了周朴园开的支票,但是周朴园并没有放弃,而是嘱托下人调查济南的账户打算等侍萍回济南之后再打钱给她。


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具体情况,周朴园没办法跟侍萍破镜重圆,当然侍萍本人也不想再跟周家有任何瓜葛,这时的周朴园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排侍萍见一见30年未见的儿子周萍,对于侍萍提出的这个要求他没有任何犹豫就照办了。


以上种种就是一个真实的对侍萍一往情深的周朴园,这是一个对初恋念念不忘情深似海的有感情的人,而不是阶级的符号,也不是概念化刻板化的人物形象。


1954年人艺版《雷雨》


听说这一轮《雷雨》演出剧组全体演员都在调整状态,每一场跟每一场都不一样,但是我觉得龚姐姐无需任何调整,她就是繁漪,她是全中国全世界最好的繁漪。其实观众在看戏的时候特别心疼龚姐姐,因为整个戏下来龚姐姐太辛苦了,她要演绎各种状态下的繁漪,以情敌口吻质问四凤大少爷的情况,以家庭女主人的身份接待侍萍,以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身份与周萍各种纠葛。


尤其是第四幕恳请周萍带自己走甚至可以把四凤接来一起住,那时候的繁漪几近绝望的状态,而龚姐姐的下跪跪行也让观众有了共鸣,这样一个从失望到希望再到绝望的女人,一个值得同情的女人,如果观众仅仅看到伦理道德上儿子与继母乱轮那就太肤浅了。



繁漪这个人物角色的塑造最重要的是表现人的生命力,本来繁漪嫁给周朴园之前是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千金小姐,但是嫁到周家之后跟周朴园这个活阎王一起生活了18年,这18年已经完全磨灭了她的生命力。直到周萍的出现又重新点燃了她生命的火花,她在周萍身上寻找到了精神慰藉,她的生命得以死灰复燃,这时的她是不会在乎现实中的人伦天里,她要追求自己人性的解放,追求内心的快活。周朴园扼杀了这一切,周萍又带给了她这一切。


然而希望没有存在多久,随着四凤进入周公馆随着周萍与四凤关系的进展,繁漪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希望所在面临着失去的风险,因此有了第一幕繁漪下楼之后和四凤的对话。起初我没明白为什么这里龚姐姐出场时的眼神表情那么阴郁,甚至略带一些恐怖意味,乍一看有点儿像民国妻妾成群那种类型的电视剧里大太太对待老爷新娶的姨太太那种感觉,后来问了龚姐姐才明白原来这时候的繁漪对周萍和四凤的事儿已经略知一二了,这里她对待情敌的态度来对待四凤的,因为周萍有了四凤之后对繁漪就相当冷淡了。



为了除掉四凤使周萍回心转意,繁漪在和侍萍的对话中明着是关心四凤的未来,以周冲母亲的身份打着关心孩子的幌子来与侍萍共鸣,暗示侍萍带走四凤并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在周朴园了解四凤身份之后说要辞退四凤和鲁贵时,繁漪积极响应,还跟四凤说她的东西回头找人送过去或者鲁贵叫电灯匠回来之后带回去。


龚姐姐简直太棒了(我被龚姐姐的演技震撼到了,现在已经词穷到不知道怎么形容比较合适了)。这里,她要在情绪方面体会繁漪内心辞退情敌的欣喜,但是同时外在方面不能有任何流露,还得表现出对四凤的不舍与关照。


但是繁漪高兴的太早了,随后她听到了周萍和四凤的对话,得知了周萍夜晚要去四凤家里找四凤,所以她在第二幕结尾那里故意问四凤家的具体住址,同时安排周冲去给鲁家送钱,名为送钱实际上是想让周冲来拖延时间,干扰周萍和四凤的约会(这点从第三幕四凤的焦躁不安里可以看出,演出时可以看到白荟一个劲儿地想让家人去休息想让周冲赶紧走)。



同时为了一探究竟,繁漪冒着雷雨跟踪周萍来到了四凤家里,当她看见周萍跳进了四凤家里之后便把窗户锁住之后离开,这样做的动机或许是让鲁家人知道周萍与四凤的关系从而让鲁家试压四凤迫使二人分手。


我个人感觉不是在报复周萍,因为第四幕她还央求周萍带自己走,如果已经对周萍不抱希望那没必要这么做,此时的繁漪还有所希望,只是最后深夜对话以及周萍与四凤在周公馆两情依依要一起走时,她才彻底失去了希望转而变为了绝望,因此会锁住大门并叫周朴园出来。


其实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她还是有所作为试图挽留的,她叫来了周冲希望借助周冲的力量留住四凤,但是周冲让他失望了,当龚姐姐声嘶力竭地说:“你不是我的儿子”时,情绪爆发得恰到好处,观众此时能够体会到繁漪最后的失落与绝望。


明星版《雷雨》


当然,繁漪作为一个母亲,也是有母性的。她对于周冲是发自内心的爱护,第四幕那里拉周冲出来挽留四凤,也有为周冲幸福着想的动机,毕竟周冲之前说了要把自己的学费分一半儿给四凤读书,同时周冲已经向四凤求婚了。在周萍与四凤决定一起走之前,繁漪是反对周冲的想法的。这在剧作里有明确表示,包括繁漪跟侍萍对话那里。但是后来迫于形势,她想留住四凤所以就同意了周冲。虽然个人因素居多,但是这里也有为周冲打算的因素。


结尾时,四凤得知了自己和亲哥哥不伦恋情之后发疯一般跑了出去。此时的繁漪虽然也被震撼到被刺激到了。但是她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怕四凤想不开,所以立即嘱托周冲过去找四凤。这里是跳出三角恋情之后,一个母亲本色的人性的回归。



随后的戏份里,繁漪得知周冲死了之后,情绪一度难过不能自拔。短短的几分钟之内,龚姐姐要迅速调整情绪,从之前对周萍的爆发,到现在因为周冲之死的丧子之痛,情绪转换拿捏的恰到好处。


而最后,周萍饮弹自尽之后,繁漪发疯着走向了门口。我注意到1953年剧本最后是繁漪喊着“萍、萍”发的疯,1979年视频里繁漪听到枪声之后进去书房喊着“萍、萍”,1989年的演出视频里也是如此。散戏后,我问龚姐姐说13年前她们演出也是如此,后来改成了现在的结局,即繁漪没有喊“萍”,也没有进书房去看周萍,而是发疯了哭笑着向门外走去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更改特别符合实情,因为这样改变之后就把丧子之痛和周萍自杀彻底绝望的情绪融合在了一起,也还原了繁漪的母性,让繁漪这个人物更加立体鲜活,更加符合真实的人性。


明星版《雷雨》


没想到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剩下的人物就简单写一写吧。鲁贵在现代文学史里的表述是恶奴形象,是一个坏人。但是观看演出后,我发现鲁贵并不是大奸大恶的那种坏,诚如万昆老师所说鲁贵不是黑社会那种坏,他是一个为了生存的市井人物,所以他会曲意逢迎,他会好几次让四凤或者自己当面问太太的病,极力讨好周家的老爷太太。


与此同时,他是知道闹鬼的事儿,知道周萍和繁漪的实际关系,因此他在跟周萍或繁漪说话的时候尤其注意尺度,注意言语里流露出相关意思但又要把握好尺度。因为如果威胁意味儿太足了,那他肯定会立马被辞退,无论周萍还是繁漪都容不得这个定时炸弹继续呆在周家。


第四幕那里,他听到了繁漪和周萍的对话,因此跟繁漪说想要回周家做工,繁漪语气里透着无奈最终答应了他。还是万昆老师演得好,把这个市井小人物的精髓展现的淋漓尽致,要不然我对鲁贵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语文课本和文学史教科书里。



同时,鲁贵对于四凤是真心的爱护。虽然他喝酒赌钱总管四凤要钱,但是让四凤进周公馆有鲁贵自己的初衷,他希望四凤可以在大户人家里做事儿长长见识,这样以便以后能嫁一个好人家。他只知道大少爷对四凤有好感,对于二人已经有亲密关系,同时四凤怀有身孕并不知情。果真知情的话,想必鲁贵必然会让四凤离开周家,毕竟天下哪里有主动要坑害自己亲生子女的父母呢?



侍萍也是如此,她逼迫四凤发誓跟周家的人老死不相往来,其实是担心四凤重复自己的不幸命运,担心四凤终究被周公馆所害。侍萍虽然处于社会底层,但是她自尊自爱有骨气,她不会利用跟周朴园的关系来敲诈,也不会接受周朴园的金钱,并且表示回济南的路费食宿费用自己可以解决。


因为30年都这样过来了,她与周朴园重逢之后最想做的不是报复不是敲诈,而是想见一见自己的大儿子周萍。远远地见一面知道亲生骨肉还在人世而且活的还好那就足够了,类似《大宅门》里白二奶奶安排白家大爷在老太太临终之前见上一面那样,侍萍立即回济南与周家人永不相见的想法毅然决然,虽然不能与周萍相认但是见上一面也就心满意足了。


1954年版《雷雨》


估计有很多观众与读者与我有一样的困惑,为什么侍萍得知真相之后要一直隐忍不发?如果她当天回家了就告知鲁家人,那后边儿的悲剧会不会能够避免呢?看完演出我才明白,这正是曹禺先生的深刻所在。一直隐忍不发,直到最后的高潮,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表现剧作的悲剧内涵,表达类似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厚重底蕴。


尽管侍萍得知真相要极力避免悲剧发生,要迫不及待卖了家具赶紧带着四凤回济南,但是最终谁都无法跟悲剧命运相抗争。夏老师在周公馆里的戏份,除了有台词的一些之外,我注意到没她的台词时,她在那间屋子里坐立不安,时而扶墙掩面,时而唉声叹气,时而找角落发呆。当她第一次看到周朴园时,立马逃避似的躲到了挨着大门那里用双手捂住了自己惊呆的嘴,这始料未及一刻来的太震撼了。



她原本以为周朴园已经死了,没想到不仅没死,而且自己的女儿在周公馆做事儿,想必她认出来周朴园的那一刻就毫不犹豫地下定决心要带四凤走了,可惜人终究对抗不了命运。不仅仅侍萍和四凤,剧作里的另外几个人也都是如此,他们或许意识到了或许还没觉悟,所以对于命运有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抗争,但是抗争无效,这就是《雷雨》悲剧意蕴的力量。传统评论都人物中国古代戏曲多是大团圆结局,没有西方定义上的真正意义的悲剧,《雷雨》的出现让世界对中国悲剧刮目相看,深为折服。


明星版《雷雨》


王斑老师这次的演绎,我感觉比2012年我看的那时候有了突飞猛进质的飞跃。2012年我看的时候感觉周萍太外在了,样子有一些浮夸和急急毛毛不知所措,这一轮看的时候感受到了周萍的变化。


在面对父亲质问害怕东窗事发时的忐忑不安,以及明白了父亲所说不是自己和繁漪时的释然与轻松,这里的尺寸拿捏得特别好,情绪转换的自然流畅。面对繁漪时的冷漠无情也让观众憎恨厌恶,而对于四凤的态度让观众又由恨生爱。


以往的刻板印象里,周萍是富二代的花花公子,对于四凤只是玩弄感情而已,就像当初玩弄繁漪一样。但是实际上,周萍对四凤是真心的,要不然周萍也不会喝醉了半夜里跳进窗户来找四凤,也不会最后一幕里决定要带着四凤一起走,尤其是听四凤说已经有三个月身孕时就更加坚定了要带着四凤一起走。


对于繁漪而言,周萍是十足的渣男,玩弄了感情之后弃之如敝屣。但是对于四凤而言,周萍是真心的,这版《雷雨》也为周萍正名了。



同王斑老师对手戏较多的白荟老师把一个18岁少女的单纯、纯洁、情窦初开、向往美好、心怀希望、相信感情、相信爱情都完美地诠释了出来,同时对于爱情受到波折时的手足无措的状态展现了出来。


在侍萍逼迫四凤发誓之后,四凤一个人在屋里的那一段戏特别考验表演水平,因为这里既要展示出原剧本里四凤的慌张、焦虑、不知所措、迷茫、失落等五味杂陈的情绪,同时也要把握好尺度情绪、语言、动作、神情都不能过了。


观众反应17号那场稍微有点儿用力过猛(她自己说把妆都哭花了),不过19号这场她调整的就特别好。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周萍来的时候四凤害怕与周萍的对话被家里人听到因此声音很小很注意,但是2楼后排听得特别清楚,对于表达的情绪也能充分共鸣,人艺演员的台词功底绝对国内第一流水准。



相较之下,鲁大海阶级色彩特别明显,演起来不太好把握,但是孙大川老师在演出了鲁大海怼周家怼鲁贵的同时,也演出了对妹妹的真心爱护,对母亲的保护,尤其在周家的时候发生冲突时,他第一时间用身体挡住了侍萍做一个保护,这个细节处理的特别好。


徐白晓老师的周冲其实很不错,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些观众在周冲的戏份里容易笑场,要知道周冲在戏里的年龄是17岁,谁的17岁不是单纯懵懂的?徐白晓塑造的周冲已经很接近剧作里的周冲了。


他出身半封建本资本的周家,但是受时代的影响具有先进的社会思想,对于父亲不敢反抗,他敢直接指出父亲作为资本金的作恶,没有以周公馆二少爷自居,不摆架子对待下人能一视同仁,真心喜欢四凤,想跟鲁大海交朋友,而且繁漪叫周冲送100块给鲁家周冲并不是怜悯,而是出于对于朋友的热心帮助。希望来人艺看戏的观众以后看戏之前先读一读《雷雨》的剧本,对经典要有最起码的敬畏,不要再笑场了。


高杰版《雷雨》


另外扮演老仆的闫巍不错,很难想象闫巍这个年轻演员在扮演老仆时怎样才能进入到老年的角色里。不过他声音、体态调整的都很好,如果不看演员表不提前了解还真以为是一个中年演员在扮演老仆。不得不佩服人艺的演员,年轻的扮演老年角色,比如这次的闫巍,还有《茶馆》里扮演卖挖耳勺老人的朱少鹏,年纪大一点儿的扮演比自己年龄小很多的角色,比如白荟和徐白晓就比四凤、周冲大很多,但是观众看不出来年龄落差。


王延松版《雷雨》


以上就是此次观看两场《雷雨》的心得,总结而言就是这版《雷雨》还原了人性,演绎了经典。当然还有别的地方特别好,比如:道具讲究(同样的蒲扇周公馆里的一看就是好蒲扇,鲁贵家的就是那种用了很久的舍不得扔的旧蒲扇,周家客厅沙发里放的书都是泛黄的民国时出版的繁体竖排的书)、音效真实(话说繁漪出现在四凤家窗户那里着实吓人,这也靠音效的烘托,看王翼老师发状态音效的雷声都是人工操作的,这就是北京人艺的现实主义传统,换做别的地方可没这么敬业)、效果现实(四凤家窗户外有树,雷雨效果时树那里是潮的,包括周家中门外边儿的花雷雨是也是潮的,同时第三幕第四幕周萍、繁漪的衣服还在滴答水)等,篇幅有限不再赘述。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如果不是身体不允许,那我一定还会再去看几场,希望以后这版《雷雨》一直演下去,8位主演一直合作下去。



法律顾问:北京市东友律师事务所

最新版剧照均由北京人艺提供,其它剧照来源于网络

作者系北师大文学硕士,北京人艺脑残粉,现就职于北京邮电大学

微信ID:15201154636   微博ID:铁狮子坟的秸秆

欢迎喜欢话剧喜欢人艺的朋友交流探讨,也请诸位对文章多多批评指正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