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天 陪 你, 一 路 读 行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关 注 一 读
姚晨被“暴打”崩溃: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文| 橘子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将“苏明玉”这个角色频频送上热搜。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她的处境让人心疼。
在母亲眼里,儿子是用来宠的,女儿苏明玉是用来干活的,高考前还让她去洗衣服。
儿子出去旅游,需要两千块,苏母痛快答应,而女儿明明有望考上清华,苏母却给她报了不用花钱的免费师范生。
因为苏明玉和二哥从小打到大,苏母每次都向着二哥,导致成年后的二哥敢对明玉大打出手,丝毫不留情。
看到剧中苏明玉的遭遇,大家都为她鸣不平,在痛斥重男轻女观念的同时,又再次将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推上风口浪尖。
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名为“父母皆祸害”,上千人在这里发帖,发泄自己对父母的不满。
自己混得不好,是因为父母;不想结婚,是因为父母;重度抑郁,也是因为父母。
总之,在他们眼里,自己的现在都是由父母一手造就的。
在《都挺好》这部剧里,家里的老二苏明成也有类似的想法。
“妈不让我抽烟不让我喝酒,不让我应酬,我也不想混成这样啊”。
他觉得自己现在混成这样,是因为苏母对自己的管制。可是,当一个人意识到原生家庭的问题的时候,它已经伤害不到他了。
苏明成可以在自己成家之后去打拼事业,但是他没有,他可以选择打破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但是他没有。
母亲给他营造一个舒适区,他就选择欣然地接受,他把啃老当做理所当然,到头来还觉得父母有错。
他说自己现在这样是因为天天陪在苏母身边,可苏母去世后,也没看到他工作有多上进。
他把自己混得不好的责任推给父母,就好像在说,我现在这样不是因为我不努力。
失败的理由有很多种,但最轻松的一种就是原生家庭,只要我们愿意,原生家庭可以为我们背一辈子的锅。
《都挺好》编剧王三毛说到写这部剧的初衷:“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是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很多人把重点放在了原生家庭,其实编剧想强调的应该是“你自己”。不管你出生在什么家庭,决定人生的永远是你自己。
所以在编剧的笔下,苏明玉选择不用家里的钱,和母亲划清界限,一路靠自己打拼,最后混得风生水起。
以前她是家里最不得宠的孩子,如今她是家里最优秀的孩子。母亲的后事,她一手操办,父亲被骗,她可以去倒贴钱,大哥失业,她可以找人帮忙。
她去参加母亲葬礼时,专门搭配了一套衣服,就是想告诉自己的母亲:你没能给我的,我现在我自己都可以赚到,你不想让我上清华,但我现在过得也不比国外的大哥差。
原生家庭只能陪我们一阵子,而自己才能陪自己一辈子。
离开原生家庭的苏明玉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事业,有伯乐有帮手,还拥有爱情,她拼尽全力,最后活成了人人都羡慕的样子。
为什么人人都喜欢苏明玉,不是因为她可怜,而是因为她敢于逆流而上。原生家庭容不下我,我就开辟属于自己的路,父母不帮我,我就自己帮自己。
她可以选择像苏明成一样,父母怎么说就怎么做,有什么家庭就认什么命。等到多年之后,也可以大声地说“我现在混成这样,都是因为当年父母不让我上清华。”
但是她没有,她让自己过上了理想的生活,也圆了编辑王三毛的梦。
原生家庭这个结,只要你愿意解,永远不是死结。怕的就是你不想逃离,还一脸鄙弃,明明自己可以努力,却懒得用力。
身边的一位朋友讲过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让我印象深刻。
老家在农村,从小家中清苦,她还是家里的老大。她从小认真读书,也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但是成绩出来后,父母劝她去上师专,在那个年代,师专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做老师。
她哭着说“我想继续上大学,以后还想继续读书。”看着她的眼泪,父母保持沉默,最后也没能松口。
从那之后的很多年,她对此都耿耿于怀。
直到有一天,她接到弟弟的电话,父亲生病住院,想见她一面。她走到病房门口,看到了母亲瘦弱的身躯和父亲虚弱的模样。
她告诉我,在那一刻,觉得一切都释然了,
“他们生我养我,让我读书已经是最好的恩赐,他们可能想给我最好的,可是他们办不到。”
生活还是要向前看的,即使她后来没能上大学,也在工作期间去读研读博,她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她更加努力去赚钱,就像她说的,至少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不为金钱所困,在人生路上多一些选择权。
原生家庭贫困,父母能力有限,但她亲手打造了自己一片天。
如今回头看,她不曾给自己留下遗憾,只觉得用双手打的这副关于人生的牌,还挺漂亮。至于原生家庭,她说,这只能决定你一时,不能决定你一世。
东野圭吾曾说过“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只能尽量打好它。”
这里的关键词还是“你”,原生家庭只能说是影响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我们自己。
过分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只能自我麻痹,忘记了自己也有主导人生的自由权利。
苏明玉在母亲去世后,双眼通红,说道“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也可以选择放下”。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没有十全十美的原生家庭,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些伤痛,但这些伤痛,可以是不前进的借口,也可以是全力以赴的理由。
原生家庭可以是过去,也可以一直延续,如果自己不去改变,就不应该去抱怨。
比起埋怨父母,我们更需要的是关注自己。
当我们真正开始关注自己,学着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时,原生家庭只会是经历,不会是羁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