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这部冷门电影,你一定没看过…

张曼玉这部冷门电影,你一定没看过…

乌鸦电影 港台女星 2018-04-29 19:59:23 684

每次吃饭的时候,出门在外的异乡人,很容易说出这样一句口头禅:真难吃!和我老家的某某菜相比差远了!

 

这话的重点,不是“吃”,而是“老家”。这是一种在味觉上对家乡的忠诚:《客途秋恨》



1973年,香港。25岁的晓恩,从英国留学归来。


离家近十年的她发现,母亲变得越来越敏感多疑...母女俩积攒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


[张曼玉] 饰 [晓恩]


妈妈说:我知道你根本不把我当家人,与其被你嫌弃,还不如一走了之,回日本等死!

 

晓恩看着歇斯底里的母亲,往事浮现眼前…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身为日本人的妈妈认识了国军翻译官爸爸,俩人在东北结婚,生下晓恩...

 

历经种种波折,全家南下,爸爸留在香港工作,晓恩和妈妈在澳门生活



因为性格内向,再加上文化和生活习惯差异,妈妈和婆家的关系冷淡...


五岁的晓恩喊道:我不要妈妈!我要跟着奶奶!



二十年后,父亲过世,妹妹远嫁国外。为了打破和母亲的隔阂,晓恩决定陪母亲回到她的日本故乡寻根。


在日本的一段日子,晓恩认识到母亲的过去,理解了母亲身为异乡人的无助和无奈,更思考起在时代洪流中,“家乡”二字对个体的重量和意义……



有人说,这是许鞍华最好的电影,没有之一。


许鞍华|1947年5月23日出生于辽宁鞍山。香港女性电影导演、监制、编剧 。1990年拍摄半自传电影《客途秋恨》自喻身世,曾夺得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导演奖、三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分别成为这两大奖项的获奖最多人。


这部《客途秋恨》上映于1990年,豆瓣8.4分,是许鞍华导演的半自传式电影。


电影里的晓恩,就是许鞍华本人。而晓恩的那个多愁善感又敏感抑郁的母亲,其原型就是许鞍华的日本母亲。



许鞍华说:小时候我奶奶不许妈妈说日本话,她只会说不正宗的粤语,也看不懂汉字…我和妈妈的关系一直很生疏,我到15岁才知道她是日本人。


爸爸过世后我尽量去了解妈妈,后来陪她去日本才明白,其实她性格中难以忍受的部分,多半是她流离的一生所造成的。



电影中的母亲,由于不能被社会接纳和承认,就连本该最亲近的骨肉也不能交心,长期的抑郁和压抑,久而久之,母亲养成了暴躁、易怒、多疑的性格...


许鞍华看来,这都是因为母亲心里那无处安放乡愁。



当母亲回到家乡日本别府,融入过去的朋友圈,却发现背井离乡多年的自己,对这片曾经熟悉的土地也已陌生。


尽管亲人和朋友以礼相待,尽管饭菜的味道没有改变,尽管山河田野依旧是原来的面貌,但她与家乡的联系,已被时间冲刷得荡然无存。


原来,她的生命,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再属于日本…



当“家乡”成为“故乡”,当“客途”变成“终点”,当熟悉的土地变成景点,对于漂泊在外的异乡人来说,自己就像是被时代和故乡抛弃的孤儿。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30-7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战乱不断,动荡不安。这片土地被外敌入侵,被内战折磨,被各种运动蹂躏...数以千万计的中国人离乡背井,远走他乡。



在1956年国民党政府迁台后的首次人口普查中,大陆迁台人数约有200万人,这还不包括途中失踪和死亡人员。

 

自称“难民后代”的龙应台,这样描述母亲离开淳安古城时的情形:美君仓促上路,临别时说了一句“很快回来啦!”…庭院深深的老宅,马蹄哒哒的石街,还有那一弯清净见底的新安江水,对美君而言,都和月亮星星一样是永恒不变,理所当然的东西,时代再乱,你也没要和月亮星星作别吧?人会死,家会散,朝代会覆灭,但是一个城,总不会消失吧?



诗人管管在山东青岛被“抓壮丁”抓到台湾,一走就是七十年。在提及与母亲分别的那个下午,七十多岁的管管仍然泣不成声:我骗我妈,我很快就回家啦,妈你不要哭…可是我心里明白,我是回不来了。



龙应台在一本书中写道:所有的颠沛流离,都将走入大江大海。所有的生离死别,都发生在某一个码头,上了船,就是一生。



我小时候问我妈,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她毫不犹豫的说:当然是老家,想了好多年了。你们这代人心狠,走了就走了。我们不一样,去到哪里,我都要想办法回去的。



我们中国人真是很爱闯,全世界那么多唐人街,记载着中国人奔波的足迹。站在全世界任何一条唐人街上,你仿佛都能看到:好多年前,有一群中国人漂泊至此,生火做饭,挂起中文招牌做买卖...


或许,并不是中国人天生爱闯荡,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披星戴月、离家千里、漂洋过海...



电影《客途秋恨》,被认为是许鞍华最感人、最令人难忘的作品。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部半自传电影,许鞍华把自己的亲身遭遇和真情实感放入其中。


另一方面,是因为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内地移民涌入香港,这部电影中所讲述的不同文化间的疏离、分裂、谅解,令当时的港人很有共鸣。



有网友评论道:香港本是客途,却最终变成归地。隔岸遥望家,已成秋恨。全片皆是个人的体验,却让人感到能与历史相接,收尾时气魄很大。那句“晓恩,不要对中国失望啊,中国会好起来”令人垂泪。



很多人说,香港导演没有内涵,香港导演只关注商业价值,但我们却能反复从许鞍华的电影中,看到家国情怀,看到悲天悯人...


据说,在自传电影里,装着导演的人格密码。或许,在这部《客途秋恨》能够告诉我们许鞍华导演的秘密吧...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个人命运,始终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纠缠在一起。



回复 客途秋恨 获取观看链接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