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舍乡斗南村的壮家手艺人以制作彝族乐器为生,形成了砚山县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斗南弦子:彝家乐器壮家造。
阿舍乡在砚山县境内,“阿舍”系彝语,原称为“阿舍迷”。“阿”指地方,“舍”指别人,“迷”指不是,“阿舍迷”译意为“别人的,不是我们的地方”。
阿舍乡位于文山州与红河州的三县市(开远、蒙自、文山)结合部,南与蒙自鸣鹫镇接壤,西和开远碑格乡毗邻,东南接文山德厚镇,北连平远镇。
很多年前,此地原为出入蒙自的必经重要驿道,赶马人经常在此歇脚。就在这个赶马人路过的地方,却是彝族重要的乐器——弦子的生产、制作、销售的原产地。
彝族的弦子壮家造
阿舍乡的斗南,是手工艺人聚居之地,这个在平坦的山谷中繁衍生息的村寨,大部分人均以制作弦子为生计。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村寨里居住的不是彝族人,而是壮族人民。供砚山县近10万彝族人民娱乐的弦子,竟然大多数是斗南村壮族农民李龙宝、钱有发、李文兵、江发亮等巧匠纯手工制作的。彝家的弦子壮家造,这成为砚山县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入境初窥的人来说,实在是个谜。
斗南——全州的弦子之村
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顺着大山的脊梁寻找谜底。
往上,是黑巴、鲁都克、地者恩等彝族村寨。或许在远古的时候,天神之手将彝、苗、壮等民族的种子随意播洒在滇东南的大地,当间插的各民族种子开始萌长,生出的绿叶红花,便濡染了其他民族的气息。
斗南,就这样在彝家的简单快乐中,让壮家的心灵手巧与彝人的歌舞交融在一起,拧塑成蜚声全州的弦子之村。已经无从考证,制作弦子是从何时开始成为斗南村的一项传承技能的。
斗南弦子制作技艺的传承关系是家庭式传承和师徒式传承,在长年的耳濡目染中,父传子,师傅带徒弟,代代相传。2013年10月,“月琴(弦子)制作技艺”被纳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斗南村全手工制作弦子的有10多户人家,大都以小作坊的方式在农闲时制作弦子。
你不知道的弦子
弦子,是月琴大家族里的一个支系,只是区别于优雅婉转的汉家月琴,斗南弦子更多作用于彝家文化的载体,更多弹奏的是彝家人的简单与粗犷。
弦子之村,本应是激情而擅舞,但更多的,这个村寨却是安谧而孤寂。生产音乐的过程,总是刻板而枯燥。
在斗南信步而行,常常与泡桐不期而遇。斗南村盛产泡桐,这种中空的速生树种,解板晒干,敲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是制作弦子的绝好原料。制作弦子的手工坊里,刀、锯、刨、钻、锤、凿、剪、斧应有尽有。那些木讷粗笨的木头,在生满老茧的手中把玩、削刻,渐渐的,就显出清灵来。
或许,泡桐木的风骨本来就是清灵脱俗的,进入手工坊,只是将蒙尘的外表打磨去,还原自己的本质罢了。再经过推平、压板、拼合、打磨、雕刻、绘色、上弦杆、装品位、定弦、调音等工序,一个弦子就会在某位民间艺人的手中诞生。对于弦子而言,那位民间艺人便是造物的神灵。
“醉”美乐器
弦杆直如钢,弦声柔胜水,弦身圆满如月,壮家艺人把硬朗与柔美打造得天衣无缝。弦身正面外围处,往往会顺着同心圆的走势画上细碎的几何图案,弦心处常常嵌上一面小镜子,两侧以膏子绘上龙、凤、鸟、蛇等图案,造型生动有趣,色彩古拙,呈现一种原始质朴的民族风貌。
弦头花样极多,有龙头弦、马头弦、蚂螂头弦、平弦等,除平弦没有任何花哨外,其余均是以雕刻动物的头像命名。因弦子整体色彩趋于平和古仆,彝家人常常以大穗红缨点缀在杆头处,弦子舞起,红缨便随着舞步颤动飘舞,别有一番情趣。
弦子“哲学”
越老旧的弦子,越显得弥足珍贵。彝家人爱护弦子,如同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把好的弦子,要经得起时光的打磨,要受得住绽放无数乐曲的淬炼。历史的光芒透过雕花窗棱而入,投在老弦子年深月久的红褐色杆头上,那些曾经过老艺人打磨过的棱角,此刻已显出圆润与苍桑,那些曾经生涩崭新的弦板,此刻已深深沁入海纳百川的印迹。一把老弦子,就是一位老当益壮的彝家老人,是一本关于人生哲理的书。
你我眼中不一样的的弦子
弦子,忠实记录着彝家弦步的求爱、表达情绪、诉说衷肠、讲故事等内容,或是热烈欢快,铁骨铿锵,或是轻柔慢捻,多情羞涩,这些彝家人的音符,总是会悄无声息地印在弦子上,使得弦子多了一种怦然心动、血液沸腾的牵挂。
半个多世纪以来,彝人对这些由壮家人制作的弦子的热爱从未减退半分,反而越加在意和亲近,这是一种渗透在血液中的文化交融,是一种兄弟民族在血缘、地缘上的依存。
寻找最朴实无华的原生态音乐,总是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最美好的情愫,而寻找最朴实无华的原生态乐器,也总是每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最梦魂萦绕的相思。
外观精致,色彩艳丽,魅力独特的砚山斗南弦子。
王敏超 /文
范培明 /摄
内容转自:家在砚山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一切原著者的付出。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