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转发求助被骂,他们到底恨谁 Sir电影 内地女星 2020-02-21 00:36:53 369 创作不易,用心坚持,欢迎请BaGua喝几杯爱心咖啡!打赏并支持本文 打赏并删除本文 前几天,一则热搜引起大家注意——#姚晨转发求助信息#字面意思好懂。然而背后的隐藏信息,太多太多。最让Sir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常识在我们这,总是成为不了常识呢?自从1月19日以来,微博变了天。从原来一个由明星娱乐主导的资讯收发站,变成了疫情中大家交换信息的广场。过去,热搜前十九条是明星八(营)卦(销)。现在,则是疫情最新进展。明星们都干嘛去了?大多数和你一样。由于剧组停工,演出暂停,歇业在家的明星们也学着大家打发时间——当然,Sir没有说这有何不妥。就和所有人一样,平躺在家就是对社会的贡献。只不过,姚晨就稍微“特别”了一点。她做什么了?从1月20日开始,她便开始关注新冠病毒。直到今日截稿日期(2月20日)中午,她共发布、转发了184条微博,几乎全部都与这场疫情有关。跟进疫情的最新消息,转发媒体的报道,关注志愿者,还有一个个求助的个人……在微博下,有人继续发出求助信息。姚晨也会回复。怎么看,都是好事吧。求助多一个人看见,意味着多一个人、一个家庭可能得到保护。常识:在灾难中,每个人都可以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就连你身边,你的朋友圈,也有很多转发求助信息的朋友吧。然而。反常识来了:你是不是在“立人设”“蹭流量”“买热搜”?不和谐的声音随之泛起。Sir无意,也没兴趣一一鉴别,就交给自由的意见市场吧。但关键时期,最不忍心的是看到的是“阴谋论”和“诛心”。姚晨回应了。自带流量的明星,就像一个扩音器。能够把微小的求救声,放到公众面前。这份声量,到底吵醒、刺痛了谁呢?Sir用常识实在想不出来。遭遇常识困境的不止姚晨。也包括最早开始捐款的一批明星。1月27日,有新闻报道邓超孙俪向疫区捐款30万。常识:这是好事吧。反常识,没有缺席,甚至一点也没有迟到——首先,新闻中说“向壹基金”捐了30万,就代表不会向其他机构捐吗?其次,现在捐了30万,就代表不会继续捐吗?但实际情况呢,他们除了捐钱,还有捐献物资。据公开的微博信息,他们默默联系了八家医院进行捐赠。也就是说,“30万”只是不完全统计的数字,实际上还可能更多。退一万步说,即使只捐30万,他们又有何错?常识是——捐多少,全凭个人意愿;不允许凭个人意愿的,那叫打劫。很多人常识放在自己身上可以,放到别人,放到明星身上,就异化成为丑陋的模样。捐款本来是值得褒扬的善举。但结果,却演变成一场清算——你捐了多少?达标了吗?过关了吗?比如一开始胡歌也被骂了。理由很简单:我没看到捐赠名单有你啊!再一调查,其实他捐赠了价值200万左右的100台空气消毒机,并且撰写亲笔信给武汉儿童医院的所有工作人员。但你以为这就结束了?胡歌过关。这些人立马又去盘问下一了——他们理直气壮:我没看到你捐,你就有嫌疑。但捐款一定要公开,一定要被宣传吗?没有宣传的捐款就不算捐了吗?被质疑的郭冬临贴出了证据。略带无奈和愤怒地说——常识:一个人没有必要为无过错的事证明清白。反常识:一个人做了好事,也要背上嫌疑。披着正义、理性的皮,满足的仅仅是个人卑微、猥琐的存在感,发泄一点对于公众人物微妙的“敌意”。这些杂音,日常里并不鲜见。而在抗疫期间,这两类声音似乎也被焦虑、恐惧的情绪所刺激,被“扩容”。更刺耳,更伤人。伤的就是发乎于心,再简单朴实的善良。是明星,也是人,他们看到别人的痛苦,想帮点忙。怎么就这么难?说来也巧。姚晨去年的电影《送我上青云》有这么一场戏。大意是刘光明(袁弘 饰)看到江边一位老年村妇哭哭啼啼,说自己订购的棺木被冲走了,死后就不能通往永生。刘光明看不过去,就掏出1500块说,你再买一副吧。后来,老妇的儿媳妇拉着婆婆又找上刘,不是为了感谢。而是说说行情变了,棺木涨价,之前给的钱不够,要再多给1500块才行。好像是本来就欠她的一样。仅就这场戏。体现到的恰恰是行善之人行善难免遇到尴尬。到底做到几分才达到效果?如果做不到会不会就遭到全盘否定?行善是看动机还是考量情商?这些问题恰恰是,特别处在风口浪尖的明星经常遇到的“挑战”。还是拿姚晨举例。她不是光说不练。自己的坏兔子影业捐赠了2000件防护服,2月4日抵达武汉,还有物资在继续筹集。 问题似乎恰恰在于,她在微博上太“活跃”,说得“太多”。试想一下,如果她干了实事,然后名字仅仅出现在公示的捐赠名单里。是不是显得“情商”比较高。哪怕她的发声再密集,也从来只是简单的转发,顶多言简意赅地圈出关键信息:比如是否独居老人,是否有其它基础疾病。在某些键盘侠看来,都显得聒噪甚至“出位”。所以,沉默、“平静”的人就显得聪明一些?发声、积极的人就显得愚蠢一些?人,不是这样简单粗暴地被划分的。Sir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写的是曾经与姚晨合作过的章子怡,之所以是巨星的原因。恰恰认为影后章不但在自己的岗位上达到业务巅峰,而且也善用了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去引导公众讨论本来遮遮掩掩的公众话题,朝着透明、公义的方向发展。 事件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章子怡几乎就是第一个站出来发声的大明星。她傻吗?她需要炒作作秀吗?穿行于名利场几十年,她还不懂“明哲保身”的道理?她见过的,打过交道的“聪明人”还少吗?不。彼时,她只知道自己也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能够切实感受到女孩的绝望,父母的无助。就像此时,姚晨、孙俪邓超、胡歌等明星也能够切实感受到。在中国任何一座城镇里,任何普通居民的生活都绝非孤岛,被各种职业所连缀成息息相关的公共安全网。疫情当道,救下别人,就是救助自己。此时,狭隘的情商与善良就是矛盾体。抗疫期间,Sir还发现了一些新现象。除了传统的捐钱捐物,以及像姚晨这样顶着争议,让转发成为力量之外。还有一些明星突破“套路”,花尽心思去鼓舞人心。比如像胡歌这样出让“老婆”的名号。原因其实是这张图所示。这也并非偶然现象。不久前,彭于晏也点赞这样一条微博。PO图的人都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几乎都是90后。如果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们就是刷剧追星的“孩子”。2月17日起,广州等多处地表建筑LED屏“亮灯”中的一组逆行者特写,就有不少90后。其中有一张是这样的。他说:“都忘记当孩子是什么感觉了。”所以,这些在防护服里写着自己“老公”、“男朋友”名字的90后,在干什么?无非是在紧张的抗疫一线,保留着一线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他们知道,每次穿防护服至少4个小时不能吃喝,上厕所,所以要穿成人纸尿裤或者安全裤。他们知道每次穿脱都特别麻烦,特别是脱,至少花半个小时,需要找人互相监督,慢慢地从里往外卷,此时上面沾染的肆虐病毒最多,一不小心,不但让自己中招,很有可能让隔离区外的同事中招。简单说,这些标语来自日常,却与日常不同。是这些孩子为自己寻求的镇定、从容。所以,当Sir看到胡歌、彭于晏、吴亦凡等等”老公“、“男朋友“转发此类微博,鼓励他们勇敢,好好地坚持到疫情结束,再去看戏,邀请听演唱会时。这也是让人心头一暖的善行。就像之前我们也看到过漫威英雄、DC英雄、杰克船长空降在粉丝的病房一样。何止孩子需要这种看似文艺、浪漫的慰藉。成年人也需要。明星是什么?简单说,他们被社会分工赋予了“造梦”的功能。每一个被认可、被拥趸的演员、歌手等,哪怕仅仅是一张面孔都代表着一群人的集体情绪。作为公众人物中的一种类别,他们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他们的话语权也有目共睹。正因为如此,当明星中走出这样的人,能够在全社会共振的大事件中秉持善念,加入正向“扩容”时。我们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份子,孤独但又渴望融合,最应该做的,不是让误解、猜忌和诟病制造出更多的碎片,成为辽阔海域上漂浮的垃圾。而是更应该看到,每一个碎片都在寻求契合的角度和方式。包括我们,也包括明星。都在发声、捐赠、传递安慰。这些言行的背后,何尝不是因为他们也是从普通人中成长起来的。更何尝不是,他们很可能就是被妖魔化、被哄抬驾高的“碎片”,当身份与人性被迫割裂,缝隙里就可能流入污水,如病毒趁虚而入。比新冠更“毒”的,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互信被破坏。这里,已经说的不仅仅是被骂的几位明星、公众人物。说的是,当我们的谣言针对善良,诛心瞄准善良时。社会的腹背已经赤裸暴露。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创作不易,用心坚持,欢迎请BaGua喝几杯爱心咖啡!打赏并支持本文 打赏并删除本文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文章地址:用户邮箱:打赏金额:USDT 请输入数字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姚晨 About the Author Sir电影 功能介绍:曾经,爱电影的人都关注了我 Related Posts 看不见杨紫琼的演技就对了 2023-03-22 23:58:01 轮到杨紫琼被删了 2023-03-22 11:43:20 好险,言承旭差点成了「行走春药」 2023-03-04 00:10:55 黄渤怎么不好笑了 2023-02-19 23:55:11 李沁,何必装甜 2022-09-30 00:19:0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