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粹” 的构造》之漫谈

《 “粹” 的构造》之漫谈

Odierna 日韩女星 2018-09-21 14:27:35 1913

书籍简介:《粹的构造》是研究日本美学不可不读的名作,亦是最早使用西方理论建构亚洲文化特质的理论作品。“粹”是日本特有的名词,作者从词源、内涵、外延等方面考察了“粹”的含义,借用胡塞尔的现象学阐释日本特有的文化习俗,构建起独特的国家美学认同。

作者简介:九鬼周造,1888年出生于一个公卿世家。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往欧陆留学,曾师从海德格尔。归国之后曾在仙台的东北帝国大学任教,后任京都大学哲学系教授,为日本著名哲学学者,“京都学派”成员之一。1941年去世。



(いき)的美学理论可以解释当下(包括东西方)被趋之若鹜的诸多美学外在表现形式。

九鬼周造强调的研究只有在民族存在的解释学中方能成立,但放在当下审美格局中看,与西方美学所能传达的部分意味也相通。试举阅读中随想的几例(篇幅有限,仅举例,不论证)。

如:西方美学语境下的纨绔主义Dandyism)和颓废主义Decadentia)从情感和意识感受上拥有与相类似的构造,如的第三表征——“达观,即基于自己对命运理解基础上的一种超然与不贪恋。必须是优美的,而且必定抱有一种淡泊、痛快、潇洒的心境,而这种潇洒、恬淡和解脱的心,这种达观也可以是(但不必然是)从烂熟颓废中生出,这便与纨绔主义、颓废主义中的漫不经心、无所谓、厌世、沉溺于感官的快乐、游戏人生、悲观相暗合。这是一例。

极简主义的生活美学或者说是艺术风格、effortless chic的着装风格,无疑可以体现出中的洗练(达观)傲气。极简主义一定是源自不匮乏,是某种欲望得到极大满足后,主动选择的丢弃和离开,是优渥中的克制与低调,是一种无意于囤积与彰显的底气和安全感。这种底气和安全感的精神性(或意识性)来源与之内涵中的达观傲气同源。effortless chic,看上去simple and less,但在细节的把控上,对天份的要求度一点都不less,甚至对天份的要求更高,远高于那种刻意想要引人注目的挖空心思的时髦,所以effortless chic的精髓如同呼吸一样自然,自在到浑然不觉,它属于的层面的释然,而不是的层面的紧张。effortless chic强调的是外在衣衫的舒适简约随性,在没有丝毫累赘的设计中,人的精神内核(思想、风骨、气度)、审美直觉和自发的美感意识的重要性突显,它们会赋予衣衫风格,是由内向外的赋予,而非被人造布料限定

什么风格都能驾驭的人(典型代表如超模),最终却倾向于皈依无风格,质朴和留白,这并非巧合或偶然。因此Jil SanderThe Row(个人比较喜欢的品牌)这样典型的effortless chic(或者是很多人说的性冷淡风)无声地表达了我穿什么都好看,但我对此无兴趣的轻松感,这里便与的潇洒脱俗异曲同工。

又联想到瓦尔登湖对衣衫的嘲讽式的解构,事实上,思考做事情远比穿什么更重要,在着装上能考虑到这个层面,也必然会对的精髓了然于心了。而这种具备好品位但并不以此自恃的高贵感也与粹的达观相通,是种骨子里天然的无感或是由厌倦(或不屑)演化成的无感,也是当今人们津津乐道的服装高级感的精神性来源之一。这是第二例。

西方对女性魅力的描述——“性感”一词,能够与日本的美学语境中的媚态”一词相对应,但它们却并不相同,这也是日本女性(或东方女性)气质中的独特之处。但二者也存在相同点,即——真正的性感媚态”皆与肉体关联甚微,它们主要是精神性的,源自某种意志或人格层面的智慧和气质。

性感必然伴随着某种强势、野性、不羁、独立、桀骜、真我和不屑于取悦的人格特质。而的理论语境下的媚态,私以为比性感更胜一筹,它更为精微含蓄,更神秘而难以捉摸,更具东方气质,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后面会举例子),它是一种矛盾的结合体,也即书中花浓墨重彩建构的二元性的理论模型所要阐明的的外延构造,这种矛盾和冲撞杂糅在一起的美感,比单纯的性感更耐人寻味。媚态并不排斥征服性和取悦性(如同性感中直白的吸引),但这种若有似无的取悦性中必然伴随着薄情、花心和不苛求的淡漠与超然,因此它飘忽不定,变换多端,难以驾驭,充满神秘感和流动性。书中写道:媚态必须是抽象地在可能性的形式下体现出二元与动态的可能性,方为其完美形态。继续着有限的继续的放浪者、沉迷于无限的恶的恶人、无穷尽地追求不辍的阿基琉斯,这样的人才真正知道什么叫媚态。因此中的傲气洗练给其自然表现形式赋予了某种利落洒脱的禁欲感,而前述的媚态又为粹赋予了美艳,这种禁欲的美艳、无所谓的勾引是为媚态之大成,这种矛盾的美感体验也最为极致稀有。日模水原希子和韩国演员金敏喜的精神特质和外部呈现即传达出了粹之精髓,两人的外貌特征、人格特质以及镜头表现力值得用宏文去分析,前者是东方和西方、少年和少女、丑陋和美丽、天真和邪恶等诸多矛盾元素的混合体;而金敏喜骨子里的野心、欲望、冲动、恣意、张扬和生命力……这般随心所欲难以捉摸的精神特质,却配合了一张素朴、克制、冷冽又禁欲的冰山脸,这种包含了众多冲突,但又将一切冲突无形地融合为一体的柔韧,恰是东方美学中最精妙最难能可贵的一点。这是第三例。

在[的艺术表现]一章中提到的能体现粹之神韵的色彩,与所谓的莫兰迪色系”(或“高级灰”色系)相应,这里也恰好印证了审美客观性”(东西方的不谋而合),审美客观性在康德和格林伯格笔下都有过论证,大众认为审美是主观的,随意的,是萝卜白菜的区别,并非如此,美是有理论、有逻辑,有秩序,有标准的自然(或宇宙)准则,并带有阶级和社会属性。再往更低的维度看,美同样也是有成本、有门槛、有价值的视觉营造:妆面、衣着搭配、空间质量,建筑风格,皆如此。而人类只是用利用语言,利用各种局限性的概念、工具和媒介在界定、研究和表达它(我在很早之前写过的一篇关于美学的小文中探讨过),此是第四例。

本书并非鸿篇巨著,但意蕴丰厚深远,形而下的风月与人情中蕴藏着形而上的哲学与审美,人生处处是学问便是了。


封面来源: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图》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