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非遗、品美食、看大戏、玩年俗、逛花灯……2月10日至12日,一场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非遗民粹闹元宵”古城年俗灯会在天下第一关脚下山海关古城举办。
古城山海关的夜晚灯火通明,古城内盛况空前,人山人海,极具特色的“非遗民粹”盛宴吸引了港城市民纷至沓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节目精彩纷呈。
山海关古城东大街彩灯长廊 孙航 摄
第一关广场激光秀表演。孙航 摄
古城内人群摩肩接踵 (来自人民公摄)
传统节目深受观众欢迎(来自人民公摄)
交通管制,城外停满了车辆(来自人民公摄)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拥有大量传承已久的文化积淀,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23项。今年的古城年俗灯会突出非遗展演、民粹精品与元宵花灯的结合,融合传统与现代,贯通民俗与创新,实现文化、艺术、美食、娱乐的联袂互动。
民俗展演节目精彩纷呈
非遗展示和民俗展演成为本届年俗灯会一大亮点。民俗非遗展演区包含河北得宝轩年画、鲁锦织绣、太平燕、石影雕刻等30项全国各地非遗技艺制作,瑶族手鼓、提线木偶、老乡音说唱等地方非遗曲目、全国非遗剧目演艺以及DIY手工互动体验等。
特色美食令人垂涎
民俗美食体验区包含32种京津冀各地特色小吃以及蚵仔煎、意大利玻璃心、深海帝王蟹、啤酒炸鸡等名吃。无论是飘荡在年俗灯会中的吆喝声,还是来逛年俗灯会人脸上的笑容,都会让人重温儿时记忆、再品浓浓年味儿。
本届年俗灯会还以山海关浑锅、镇关武术等为主对当地非遗文化进行展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浑锅是山海关的传统美食,美味红火的浑锅宴设在天下第一关广场中心,摆放具有山海关地域特色的景泰蓝浑锅20个,其中最大浑锅高1.8米,宽1.5米,着实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大饱口福,回味无穷。
赏花灯是元宵佳节的传统习俗。今年的古城年俗灯会,传统龙灯主题展和现代激光表演点亮整个古城,带给游客一场视觉盛宴。东西大街设有灯廊,挂起了象征喜庆和欢乐的大红灯笼,设置 “花灯牌楼”,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以天下第一关城楼为背景,大型激光秀璀璨上演,不同造型的光束群交替变幻、炫异争奇,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长城脚下感受到古老的长城文化与壮美光画的完美结合。
大红灯笼高高挂(来自关城老陈微博)
今年的古城年俗灯会通过历时3天的展览、表演、展示、体验等方式,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非遗魅力、体验美食风情,还可以领略民俗文化,回味雄关古韵。同时也将非遗文化植入关城文化、古城文化之中,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更新颖、内容更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从而推动“旅游+”全产业融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打造山海关冬季旅游新亮点,进一步提高旅游品质。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李铎 摄
来源:综合人民网河北频道、人民公摄微信号
志愿者看望抗战老兵
送去节日的祝福
2 月 10 日,在元宵佳节来临的前一天,我市义源公益志愿服务队的 15 名志愿者走进青龙满族自治县,给两位抗战老兵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和慰问。
志愿者们先后来到双山子镇半壁山村李印山老人和三星口乡谷杖子村张鹏学老人家中,为老人送上慰问金、生活用品、元宵、水果等。李印山老人四世同堂,见到志愿者格外亲切,在心里已将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儿女。相比之下,张鹏学老人的生活更需要照料,精神上也更需要抚慰。志愿者们拉着老人的手,陪老人聊天,查看着老人家中的状况,定下了今年对老人的帮扶目标:搭炕,买煤,吊房顶,改善老人的生活环境。
志愿者看望李印山老人。
志愿者看望张鹏学老人。
据义源公益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介绍,今年他们对抗战老兵的帮扶将侧重生活质量改善和精神层面的抚慰,给老兵们更加全面的关怀。
秦皇岛日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勍 通讯员朱铁林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为抗战老兵带去团圆的温暖
2月8日,山海关区古城街道的抗战老兵罗镒老人家中走进了一家三口,他们带来了元宵、水果等物品,和老人一起聊天,吃元宵,其乐融融。
看到这样的场景,你一定会认为这是老少三代亲人间的走访。其实,来访的家庭与老人并无血缘关系。这个家庭中的妈妈冯葆荣老人很熟悉,看到她进来便拉住她的手说:“你们每周都来看我,比我的子女跑得都要勤,谢谢你们!”
原来,冯葆荣是服远社区的一名社区干部,也是街道的志愿者。我市启动关爱抗战老兵活动一年来,街道的志愿者每周都会去看望老人,而这一次,考虑到元宵佳节即将到来,志愿者们精心策划,决定以家庭为小组开展慰问活动。这不,冯葆荣家庭首当其冲,来到了老人身边,为老人送来了家庭的温暖。
看到冯葆荣上大学的儿子,罗老很兴奋,打开话匣子与他交谈起来,还郑重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珍藏多年的黄埔军校学员证,指着上面说:“‘亲爱精诚’,这是黄埔军校的校训。黄埔军校办学是为了学员‘求学、求是、求精’,就是好上加好……”提起往事,罗老十分健谈,滔滔不绝地讲起当年的峥嵘岁月。一老一小交谈甚欢,冯葆荣和丈夫在一边十分欣慰。
聊完了天,热腾腾的元宵也煮好了。一家人喂老人吃着元宵,浓浓的亲情洋溢在几个人的心头……
秦皇岛日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勍 通讯员孙淑芳
秦皇岛图书馆为广大市民奉献灯谜盛宴
老人带着孩子猜谜语
欢庆元宵佳节是一定少不了赏灯猜谜的,这不,今年元宵节当日,秦皇岛图书馆就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场灯谜盛宴,600条谜题让谜友们过足了瘾。
两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
本次元宵谜会分设成人区及儿童区,所选谜语不但精选了谜书、网络、微信等各类载体中的佳谜,同时还收入了大量自创新谜。这些灯谜集娱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猜中谜语者均有礼品赠送。
猜谜现场,谜友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谜题前轻声探讨,或独自一人拿着小本争相竞猜,更有老人拄着拐杖,坐着轮椅前来猜谜。儿童区的小朋友们仰着脖子蹙着眉头认真思索,有的还拿出手机拍照,准备回家问妈妈。儿童区增加了趣味知识有奖竞答互动环节,竞答题目包括文学知识、看图猜成语、看图猜诗句等,由主持人提问,小朋友举手回答,答对问题的小朋友均可得到奖品一份。竞赛中,小朋友们个个积极踊跃举手回答,现场充满了浓烈的欢乐和学习气氛。
秦皇岛图书馆举办元宵灯谜会已持续多年,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也丰富着市民的知识,启迪着谜友的智慧。
今年,谜友们又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富挑战性的体验——灯谜会增设了灯谜擂台,由中国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本市谜界大家张家宽主擂。灯谜擂台以特色谜和趣味谜为主,均为原创,主要突出一个“新”字,如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春晚节目等。现场竞猜互动,猜中者现场解谜,让大家在猜谜的同时学习灯谜知识,提升猜谜的技巧和水平。
通讯员张嘉 秦皇岛日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勍
社区“小虎子”自制元宵品尝甜美
2月9日,海港区港城大街街道燕西里社区热闹非凡,社区干部、辖区“小虎子”及家长欢聚一堂,一起包起了汤圆迎接元宵佳节。社区干部采购了汤圆粉和豆沙、玫瑰、金桂花几种口味的馅料,供孩子们尽情包汤圆。
撒面、掺水、揉面、揪面、放馅料、闭合搓圆,“小虎子”姚芊蕙和妹妹姚芊羽在妈妈的带领下早早洗干净小手,学着包汤圆。“糯米粉掺水后捏起来有沙沙的感觉,真好玩儿。”在“小虎子”们勤奋的努力下,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成倍地增长着。
“吃汤圆喽!”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随着社区干部的一声吆喝,手上残留着糯米粉的“小虎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社区干部准备好的碗筷,品尝起自己的胜利果实。
虎头虎脑的汤芮夹起一颗汤圆咬了一口,连说:“好吃,比买的好吃多了,我得多吃点儿!” 甜蜜快乐伴随着升腾的热气在每个人的心头。
秦皇岛日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晔 通讯员刘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