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8日,广州光孝寺夏安居佛学讲座第八讲在法堂举行,中国佛学院研究所导师宗舜法师以电影《大唐玄奘》为引,讲说唐朝高僧玄奘大师的求法事迹,宣扬大师译经传法之无上功德,并对当前的佛经版本争议以及部分人擅改经典等现象陈述见解,众人闻说,心有感悟,皆法喜充满。
前段时间放映的《大唐玄奘》这部影片,是少有的正面塑造玄奘大师形象的影视作品,反映了佛教西行求法高僧是如何为法忘躯的精神。主演黄晓明能扮演玄奘大师也是累劫修来的福报。
或许很多人对于玄奘大师更多的细节心存疑惑和疑虑,最初玄奘大师西行求取真经是从《西游记》中传出的,为什么叫求“真经”?那之前流传的佛经都是假经吗?究竟什么是真经呢?玄奘大师是有着特殊的动力支持自己西行的,他的个人内心深处有着非常强的动力,不光是要弘法,还要解开自己的心结。在为佛教找到梵本的真经弘法利世的同时,还关心自己个人的生死问题。
以下从六个方面介绍电影里没有体现出来的玄奘大师的二三事。
玄奘大师西行求取真经,这样的志向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他并不是西行的第一人,但他是一个特殊的人——必是转世再来人。他不是刚刚发心学佛,而是久修之人,从小就表现出与普通人不一样。
一、必是转世再来人
大师讳玄奘,俗姓陈,名陈祎,陈留人,家中第四子。少时听父亲讲孝经,能把听到的立即落实实行,这是超出一般小孩子的成熟。他的非凡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 破格剃度的小沙弥
电影中说玄奘是一个江流儿,被寺僧救起而出家的。但按照权威传记的记载,玄奘大师是跟着他的二哥出家的。年刚满十三岁的玄奘,被问及出家想要干什么时,回答的是:“意欲远绍(继承)如来,近光(光大)遗法。”即继承释迦如来的家业,将来要发扬光大佛法。
2. 十三岁开讲的小法师
十三岁时,听《涅槃经》。听讲《摄大乘论》一遍,再读一遍之后,就能复讲。声名远扬。
二、“求取真经”意如何?
1. 玄奘大师之前的佛经翻译
第一期:鸠摩罗什大师以前的译经,主译者有史可查五十来人,主要来自西域。佛经的翻译非常散乱,没有完整的系统,得到什么就翻译什么,对经典缺乏比较深切的认识,也没有详细的译经计划。有时原典残缺不全,译师们就只译出那些残存的部分。译师们在翻译原典时,如果遇到他本人也不了解的文句,则往往略而不译。
第二期:我国译业的中坚时期,以鸠摩罗什大师居冠。这一期译师大约八十多人,印度人占大半。鸠摩罗什大师开创译经史上的新纪元。在译笔上,他改正甚多此前的误译;在取材上,他译出不少般若系经典与龙树系著述。印度大乘空宗思想能在我国流行,主因便是罗什大师的传译。其所译典籍,现存约四十部,三百余卷。
第三期:指初唐的译业而言,译师有二十余人。其中,印度人约有十位。这一期年代短、译师少,然而由于译事成绩丰硕,因此笔者以为可独立划为一期。而在全期之中,则以玄奘大师的译业为重心。正如鸠摩罗什大师之迈越前代,玄奘大师一生的翻译成绩,论质论量也都前无古人。其人在译经史上的地位,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其所选经论之重要性,都为前人所不及。但是由于第二期的旧译本已流行甚久,前此未有的新译经论(如唯识典籍及说一切有部律典)又不甚适合中国人的趣味,加上其他种种原因,遂使这一期译籍的影响力,仍然不如第二期。
第四期:从中唐起,到北宋灭亡为止,三百多年,四十余人,大体以密教类为主。
2.“求取真经”的说法不公平
大家随俗都跟着《西游记》说“求取真经”,这是否暗示在这之前中国流行的都是“假经”?但早于玄奘大师译经之前就有许多译经很好的大师,如被称为七佛译师的鸠摩罗什大师。唐代僧详法师撰《法华经传》中说:“相传云,什师是文殊化形。昔灵山为发起,今日译经,若执笔时,从笔放光。光中或时现文殊形,或现佛身,四王加护,于中多闻随身(云云)。”
在临终的时候,鸠摩罗什大师发过一个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梁慧皎著《高僧传》卷二记载,鸠摩罗什大师临终时说:“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结果怎么样呢?直到今天,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鸠摩罗什寺舌舍利塔,还保存着鸠摩罗什大师留下的舌舍利,据说一敲就能作金石之声,说明他的翻译没有错。
他所译的不少经典也都甚为国人所爱读,即使后来的玄奘大师另有新译,也无法全然取代。在佛典传译史上,他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他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史上以译事创造历史的重要人物。所以,我们现在的人不能根据现在手上拿到的梵文本,就说之前古人的翻译不好不靠谱,因为当时的底本,本就与现存的不一样,有何可争?
钱文忠曾炒作观世音菩萨的名号是误译这个问题,其实,说“观自在”不能翻作“观世音”。这个观点并不是钱文忠最早提出的,最早提出来的是玄奘大师。玄奘大师虽然很权威,我们也不能迷信。玄奘大师说这个名号的旧译是讹谬的,也就是认为鸠摩罗什大师的相关翻译是错误的。可是,玄奘大师这个观点有问题。
译经出现一些不准确的地方,本来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佛教传到中土的早期,汉地的法师对于梵文不精通,印度来的梵僧对于汉语也不精通,所以他们有时候对于某个词汇找不到合适的汉语对应梵文,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观世音”的名号还真就没有翻译错,不要冤枉鸠摩罗什大师!因梵本有两种,所以翻译有“观世音”与“观自在”两种名号。
僧肇大师(鸠摩罗什大师的弟子)在所著《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引述鸠摩罗什大师的话解释观世音菩萨,什曰:“世有危难,称名自归,菩萨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也。亦名观世念,亦名观自在也。”这就是“观世音”的涵义:有人遇到灾难,只要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菩萨就寻声救苦,解决他的苦难,所以这位菩萨名为“观世音”。“亦名观世念,亦名观自在也。”鸠摩罗什大师知道观世音菩萨还有“观世念”、“观自在”这两个名号,但是由于经文翻译的需要,他没有把菩萨的名号翻译成“观自在”,而是翻译成“观世音”。
也就是说,鸠摩罗什大师看过的梵文原典中,观音菩萨有不同的名号。这两个名号的运用是根据实际需要,需要表达“观世音”的含义时,经典里就用观世音,需要表达“观自在”的含义时,经典里用观自在。
“观世音”的“观”为慧观,用智慧观,不是用眼睛观。观世音,大悲寻音救苦;观自在,智慧观察、了悟空性。更何况《楞严经》和《涅槃经》中早就揭示六根可以互用,钱文忠是根本不能明白这样的修证境界的。鸠摩罗什大师是用文殊的智慧抉择翻译成哪一个名号。
在当今时代,人们往往具有很充分的怀疑精神。现在的人,相信古人的太少,相信自己的很多。大家总是想要有自信,但关键在于我们的自信不应该是盲目的勇气,而应该是腹中真正有诗书学问作为底气的自信。当自己的学养还不够丰沛时,我们对于古代公认的大德还是应该先接受再怀疑,经过学习、理解、分析、思考和修证,判断他们的观点是否正确,这样我们才可能提高。凡夫的习气不转,自满膨胀,无知无畏,专挑古人大德的毛病,为大我慢。如果我们不能勘破,还盲从愚信,是愧对三宝的。学佛要把这种心态调整过来。
三、玄奘“心结”知多少
玄奘大师西行是心有千千结,他西行的最大愿望就是学习《瑜伽师地论》。为什么要学《瑜伽师地论》?
法相宗认为,众生先天具足五种不同之性质与素性,系由阿赖耶识中之本有种子所决定,乃无法改变者,故立五姓各别之说。五姓(五性)即:
(一)菩萨定姓(定姓菩萨),
(二)独觉定姓(定性缘觉),
(三)声闻定姓(定性声闻),
(四)三乘不定姓(不定种性),
(五)无姓有情(无种性)。
其中,前三者可决定能成佛果、辟支佛果或阿罗汉果等。第二及第三则合称定性二乘。第四是并具菩萨及独觉、声闻三类之本有种子,而先作二乘修行,复转向大乘得佛果。第五是永远沉于迷界,无法离苦,仅能修五戒、十善之善因而生于人天者。又名无种性、无性有情、无有出世功德种性或人天乘性。
玄奘大师的最大纠结处,就在于此,他想探求自己究竟能不能成佛,是否是无种性中的一员。玄奘大师在印度曾向孤山的观自在菩萨像祈愿,一愿学成平安回国,二愿往生兜率内院,三愿菩萨证知自己是有佛性能修行成佛者。最终此三愿均得成就。故此,玄奘大师的西行与解决自己的疑惑有很大的关系。
四、玄奘大师究竟长啥样?
据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扶桑之旅”展览中,有一幅所谓的“玄奘画像”,画的说明提到,此画为日本重要文化财产,依据中国请来样,于镰仓(1185-1333)后期绘制,绢本设色,135.1×59.9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据日本学者研究,西域胡僧变为玄奘大师,是由于西域巡礼的关系,让人们将这两个图像联系在一起。现代学者王静芬在其文章中也提到胡僧样式对其的影响,使人们自然在表现玄奘大师的形象时,采用了这种形式。
现在大家更多采用的是明代玄奘译经图,出自明代木版刻印大藏经《洪武南藏》之扉画,位于《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首。描绘玄奘三藏和他的弟子窥基法师、慧沼法师翻译佛经的场面,三位法师执笔坐于书案前,身后是山水屏风,书案上摆放文房四宝和经卷,画面静中有动,构图巧妙,乃明代版画艺术中的传神之笔。亦是中国佛教慈恩宗传世图像之法宝。
五、《心经》密护难思议
1. 玄奘大师念的是什么《心经》?
没有具体记载,但是玄奘大师翻译《心经》在唐贞观二十三年(649)译出。此前,《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均记录此经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经文如下: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
“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
即说咒曰:
“竭帝 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 僧莎呵”(完)
2. 电影《大唐玄奘》中,黄晓明念的《心经》有不准确的地方
“观自在菩萨”的句读应是“观自在,菩萨”,而不是“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是菩萨的名号。
“舍利子”的“舍”念第四声,音同“射”,不是“舍弃”中“舍”的读音。
“色即是空”,“即”是第二声,不是第四声。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耨”念“ nou(四声)”,不念“nu(四声)”。
3. 随文入观诵《心经》
六、大唐三藏冠古今
在中国,也把从事佛典翻译的翻译家尊称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简称为“三藏”,如鸠摩罗什、真谛、义净、善无畏、不空等人都有此称。
从现存资料来看,“大唐三藏”一词首见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为玄奘大师所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用“大唐三藏”或“唐三藏”代指玄奘的习惯,在唐代以后被继承下来。
纵观中国历史,这种从庙堂至江湖,普遍推崇一位佛教大师的特殊情况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出现这一情况并非偶然,唐太宗晚年对佛教的态度虽有转变,但并不是佞佛。他对玄奘的褒扬,看重的不是作为佛教大师的玄奘所具有的坚定不移地宗教情感、百折不挠的求真态度、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而是玄奘大师那足以“欣动人君”的学问、事功、令誉、风仪。整个大唐,都为玄奘大师的人格魅力所倾倒。佛教文化也通过玄奘大师及其周围的菁英人物作为中介,得到了世俗文化前所未有的热情回应。“大唐三藏”这个特称,可以说是唐代佛教与政治社会关系的一个见证。
明清以降,佛教界缺少的不仅仅是有修有证的大德,同样缺少能代表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沟通、对话的“义学沙门”。佛教的衰颓,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义学的凋敝。从“大唐三藏”成为玄奘特称这一特殊文化现象来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反思那种脱离当前社会背景、脱离社会实际情况,不分对象地片面反对学习经论、反对义理研究,以“泛修行论”取代佛教多闻的优良传统的现象,已成为当务之急!
禅林学社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中华文化促进会禅林学社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请重编录用者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禅林APP下载
苹果/安卓
苹果版 | 安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