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苏心(suxin98498) 图 | 网络
张柏芝的新剧《如果·爱》开播之后,始终话题未断。
虽然该剧的剧情不敢恭维,但是相隔十年之久未曾出现在荧屏之上的张柏芝,演技、颜值方面多少还是有点令人惊喜。
当年,那个在电影《喜剧之王》里因为一句“我养你”在车里哭得面红耳赤的清纯女郎柳飘飘,一个回眸便已艳压群芳。
如今20年过后,当她再一次出现在荧屏之上,却发现那张青春不老的初恋高级脸上,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岁月的痕迹。
《如果·爱》里面的万嘉玲,那低眉浅笑、明眸皓齿,依旧如当年的柳飘飘。
但不可否认,即便青春未老、容颜尚在,经历事业、婚姻大起大落之后的张柏芝如今已年近40,人生已步入下半场。
现实中的张柏芝亦一如剧中的万嘉玲,前半生星途灿烂、是非不断,婚姻失败、被扫地出门之后,反倒是自立自强,逐渐找回了曾经独一无二的自己。
艳照门之前,张柏芝几乎俯视整个娱乐圈,一出道便担任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的女主,之后又在尔冬升的《忘不了》中成功封后,一度被视为香港影坛接班人,风光无两。
彼时,风光无限的她却选择了“息影”,和谢霆锋闪婚之后,便全身心的当起了全职太太。
艳照门事件一出,身为玉女形象的张柏芝人设崩塌,不仅事业深受影响,“锋芝恋”也慢慢走到了尽头。
离婚之后的张柏芝,全身心围着两个儿子打转,变身坚强的单亲妈妈独居海外,偶尔上个节目刷热度,反倒是活开了。
阔别荧屏十年,张柏芝携手新剧《如果·爱》强势开启人生下半场,虽说依旧少女感十足,却也多了一份历经沧桑存天真的恬静,和洗尽铅华呈素姿的从容。
都说,女人四十,人生便步入了下半场,余生便只能和青春抗争,与岁月作伴。
可我从张柏芝的眼睛里,却分明看到了她那不念过去、不惧将来的优雅从容。
同样在前段时间,极少出现在综艺节目中的袁泉因在《朗读者》第二季中朗读《牡丹亭·惊梦》唱本,一夜之间刷爆了朋友圈。
已经41岁的袁泉,一袭白裙,身处古典背景之下,眼里含着光,嘴角带着笑,词曲娓娓从口中道来,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虽也年过四十,可时光在她脸上留下了些许岁月的痕迹,却丝毫没有老态。
步入人生下半场,那份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淡定从容,更甚当年。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干净得如同一股清流。
无论是年少成名,还是后来嫁为人妇,甚至是之前大火的《我的前半生》,袁泉的每一次亮相都平淡随性,却又无比惊艳。
如同一坛老酒,通透明亮,又回味无穷。
岁月洗掉了她伪装世俗的外表,洗去了一切尘埃,唯独保留了那份纯净。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袁泉,依旧凭借自身实力,一次次惊艳荧屏,举止投足之间,都别具韵味,一颦一蹙皆是岁月的故事。
那份历经岁月打磨的通透,令她惊艳,更令她从容,以至于每次在屏幕上看到她都是那般自然,没有半点虚假。
其实四十岁对女人而言真的是个非常有趣的年龄,没有了二十岁的青涩和三十岁的浮躁,也没有五十岁时的圆滑,有的只是心平气和,恬静从容,越发的真实。
如同冯唐所说:“四十几岁之后,发现自己和二十出头真的不一样了。被推到了社会的中间,沿着生命的小路,走进了人生的下半场。”
亦如二十年前之于如今的张柏芝和袁泉,也亦如电影《女人四十》之下的萧芳芳。
纵使能凭借年轻时貌美如花撑过人生的上半场,可终也抵挡不住岁月风霜、新人上位,生活百态横生。
即便容颜在岁月的流逝中老去,也难挡她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更多风景。
人生的下半场,她们无需再为讨得谁的欢心而机关算尽,也无需为了一时得失争得头破血流,卸下前半生的伪装,犹如一株含薰待清风的幽兰。
不需要细致入微的照顾,也无需过多的点缀,一切早已浑然天成,偶尔轻风袭来,散发的阵阵芳香,便能将她们从人群中区分开来。
所以说女人四十是个非常“有趣”的年龄,不仅在于她们能历世事之后尚能存天真,更在于她们能凭借自身岁月所赋予的气质里活出自我、感染她人。
哪怕一蔬一饭,一言一语,一颦一笑,那种浑然天成去雕饰的真实,也足以让你为之动容。
在这个时时刻刻都需要准备“战斗”的时代,或许“真实”和“自己”真的是件奢侈品。
毕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如同张柏芝是谢霆锋的妻子,袁泉是夏雨的老婆。
四十岁之前,或许有很多种身份,唯独没有自己。
但四十岁之后,才会发现自己其实除了有各种身份外,还是个女人,并不是谁的某某某,而是自己。
因为感悟过前半生的岁月蹉跎,步入人生下半场,才逐渐有了勇气卸掉各种身份标签,才对得起岁月赋予的从容。
就像伊能静曾经在TED演讲中说的那样:任何一个女人从十八岁到二十岁,当她做一个决定的时候,那一定不是一个冲动,或者是一个轻率的决定。
女人四十岁之前,或许需要靠颜值才能让人记住,那么四十岁之后,必然是凭借自己令人难忘。
每一个决定,每一次举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弥留着岁月的痕迹,对自己、对她人负责。
毕竟,那份岁月所赋予的独特,是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没有办法比拟和超越的。
当然,之所以独特,不是说她们有怎样的“盛世美颜”屹立于世,而是她们越是接近于此,越是能够“不惑”,越是能够真实从容,越是能够见自己。
所以说:余生,请和自己一起,做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