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投资的分答,是否会成为网红变现的第四种形态?

王思聪投资的分答,是否会成为网红变现的第四种形态?

天下网商 内地男星 2016-06-28 19:12:41 616

 


6月28日,在行&分答的创始人姬十三在发布会上宣布该项目获得2500万美元A轮融资。上线42天,分答交出了一份看起来很耀眼的成绩单,在上面,平日里文绉绉的知识分子摇身一变,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络红人。分答模式会成为网红变现的第四种形态吗?


文 / 天下网商记者 何承轩


6月28日,在行&分答的创始人姬十三在发布会上宣布该项目获得2500万美元A轮融资。由元璟资本(创始人为阿里“十八罗汉”之一吴泳铭)、红杉资本领投,王思聪的普思资本和罗辑思维参与跟投,估值超1亿美元。

 

分答这次还公布了上线42天的成绩单:目前累积超过1000万授权用户,33万人开通了答主页面,平台上共产生50万个语音问答,总订单超过1800万元,复购率达到43%。

 

让知识分子也当“网红”?


尽管姬十三曾一再表示抵触“网红”这个词,但分答app的启动页面上仍然显示着这句宣传语:“十万知识网红等你来问”。

 

犹如早期的微博一般,这款付费语音问答平台不仅在短时间内吸引了王思聪、汪峰、章子怡、柳岩等当红名人加入,黄健翔、窦文涛、李银河、贾跃亭、茅于轼等不同领域的行家大咖也纷纷涌入。

 

然而,自分答上线以来,姬十三和他的团队面对最多的问题却是“这个产品到底能红多久?”




这款以知识共享为使命的产品之所以迅速火爆,与那些身为明星的头部用户带来的流量密切相关,而普通用户则较少用它来互相提问。这未免让人心生质疑:当明星带来的流量弱化之后,分答怎么办?

 

“这款产品才上线几十天,大家给它太多压力了”姬十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既然分答有能力吸引其它平台的明星、网红和大V过来,这不会是一件坏事。”他认为,知识经济+粉丝经济才是“分答”:就是既要留住名人,又要鼓励拥有专业知识却并不出名的科学家、学者们参与回答。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布会前,医学领域答主计5028人、教育类答主占4366人、职场导师3371人、科研科普工作者共计1881人。姬十三表示,在明星带来了大量的关注及流量的同时,分答将更加关注于各垂直领域内专业知识服务建设。

 

对于流量的不均衡,他则如此回应,“分答本来就不是社交产品,而是提问工具。当然,一位普通答主也能以精彩的提问或回答,通过朋友圈转发和系统推荐获得更多的拥趸。”

 

不过,在分答上成名也许会比其它平台更困难。这次发布会传达出一个信号:团队会继续打通在行和分答之间的入口,并且快速迭代,同时开发其他模式的产品来满足用户对各种场景的不同需求。

 

例如,针对机构用户的特殊需求,分答已经定制化开发了专业工具版。专业工具版的分答将开放PC端的后台管理系统,使得问题能够得到批量管理,答案也能以录音的形式单独上传,团队内部协同工作以及对公账户的结算需求也将会被满足。

 

“一个产品很难满足人们在所有领域的需求,60秒语音只是切入市场的第一步而已,这只是一种产品形态,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形式。”姬十三透露,他也不排除未来推出视频问答的可能。




知识直接变现,是否还太超前?


《天下网商》此前的系列报道中,曾将网红变现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是直播红人、网络艺人,他们盈利模式是打赏;第二种是视频红人,最适合广告,传播力强;第三种则是电商或者时尚红人,擅长电商变现。

 

而主打“知识网红”的分答,会成为网红变现的第四种形态么?

 

姬十三援引了美国科技作家凯文·凯利的“1000个铁杆粉丝”理论:也就是任何创作艺术作品的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而这里“铁杆粉丝”是指,无论你创造出什么作品,TA都愿意付费购买。

 

他认为,当在行或者分答系列的产品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士可以不用工作,以分享知识来获得主要的经济来源。虽然,目前大部分行家和答主的收入,还远未达到“稳定可靠”的程度。

 

而在打造付费内容方面,罗辑思维和米未传媒早已先行一步。这次发布会上,罗辑思维CEO脱不花与米未传媒创始人 CEO马东都在演讲中表示:为知识付费的理念正逐渐被市场以及用户认可。

 

除了在行&分答以外,罗辑思维的“得到”APP中订阅内容大卖,米未传媒旗下米果文化出品的“好好说话”在喜马拉雅推出数日内,也迅速销售破千万,这些都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

 

但是以上这类精致打造的内容,和用户自发生产内容之间仍有差距。在行和分答的面对的最大困难不在于对手,而在于自己。

 

(编辑 / 吴思凡)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