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导读:感冒是最难治的,发热更不是几句话,一篇文章就能说清楚的,说的多更容易说错,但是本文详细嘱咐家长护理的几个要点有一定普适性,在孩子发烧的时候,让家长不要帮倒忙,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编辑/王超)
小儿发热
主编/孙成力
小儿发热应及时查明原因,是腹泻、感冒还是扁桃体发炎、肺炎等,并针对性治疗。若是小儿出现咳嗽,应注意查看喉咙有无红肿,排除扁桃体炎,注意肺部听诊有无湿啰音(一般用耳朵贴胸壁即可听到),排除肺炎,以免耽误治疗。
一般来讲只要孩子手脚都是温暖的(或手热足凉),即使到39℃上下,也大多是安全的,不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若是双手紧握,面色发青应警惕惊风抽搐。
若孩子食欲不好,不要着急强迫进食,更不能给生冷冰冻的食物(包括水果)以及难消化的食物(蛋糕、面包、番薯、糯米),饮食清淡为主,可以喝粥。
尽量不用退热贴,尽量不要用酒精擦或冰敷,更不能用冷水洗浴,可以用热水泡脚或温水浴。
不需要强迫喝水,除非患儿主动要水喝,否则不用大量饮水。
针对发热的特点,一般发热反复(退热后复发热、病愈后稍不慎又热起),多属湿,体质偏虚;发热迅速(感寒后即高热,热退亦快,症状明显且典型)多属寒、火,体质较强;变化多端(发热后即转肺炎、哮喘、肠炎、湿疹、荨麻疹),多属误治(根据误治估计病因病机、体质虚);若是烦躁,多病涉营血分;倦怠多为湿邪。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恶寒、汗出、大小便及饮食等情况,详细辨证。
治疗方法:
1.针灸推拿
推天河水等可以退热,有感冒表证的应开天门,推坎宫,鼻塞者配合捏提山根,搓迎香;大便不通,里证为主者可退六腑。(编者按:此针对里热盛者)
在耳尖放血也有较好退热效果。将耳郭向前折,消毒后在耳上方形成折痕的耳尖穴扎针,放出少量的血,会很快退热。对风热型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佳。(编者按:此亦针对风热犯肺)
大椎穴或风门穴施灸,或大椎穴刺入捻转后拔针,也有很好的退热效果。(编者按:此针对风寒束表者)
大椎往下数7穴点刺,可退小儿高热。也可少商、商阳锋针刺破出血,合谷浅刺用泻法,不留针,退高热疗效肯定。(《针道摸象》)(编者按:此与耳尖放血同)
2.外治法
小儿发热,不管风寒、饮食,还是发疹出痘等,都可以用葱涎加香油,用手指蘸油,摩擦小儿五心、头面、项背等处,能解毒凉肌。若是受寒所致,不可一味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容易造成感冒迁延难愈,应由中医师辨证后使用。
此外,将两条毛巾以接近身体温度的温水浸湿,之后稍微拧干、摊开,再将毛巾逐一缠绕在孩童的小腿上,待20分钟后解开,接着以干毛巾擦干。这种物理降温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因为与发热关系密切的肝胆经都在腿上。
3.方药
1.四豆饮,即黄豆、黑豆、绿豆、白饭豆(就是眉豆)各15粒煎服。此为治小儿发热病的第一要方。对中虚相火不降的患儿,冰糖或白糖水也有退热的效果。若要详细了解,可参阅彭子益先生《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儿气本病扁”。
2.辨证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中成药。还有部分患儿不明原因发热,有时因为血虚导致反复发热,应饮食及汤药补血调理。
注意:一般发热服中药后,半小时后开始会有汗出,但要予以盖被子帮助捂汗出,务必保持汗出的状态2个小时,然后可以撤去被子,换去湿衣服,但穿衣还须保有三分温暖,在家活动时门窗要关好、不能吹风,如果是夜晚,就再盖上薄被子让孩子安睡即可。很多小孩都是在凌晨2〜4时左右才会恢复正常体温,所以尽可能让孩子休息。
若不出汗的时候,可以在服第一次药的2小时之后,立刻再服用第二次药,其后继续捂汗。汗出前期会出现一过性的体温升高,甚至有时会上升至40℃,这时不要紧张,感觉一下孩子手脚的温度,只要手脚都是温暖的(或手热足凉),一般是安全的。
若在2天内体温还没恢复正常,应到医院就诊,化验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情。
本文摘自《中医救急实用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