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认为,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
炎症如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导致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本病也常常有家族遗传史。
目前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
保守治疗:注意营养,预防感冒,提高身体免疫力,治疗原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期待腺样体逐渐萎缩,病情可能得到缓解或症状完全消失。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炎症,消炎。
手术切除:(常同扁桃体一并切除)
中医的古代文献中没有“腺样体肥大”之说,现在根据其症状,多将其归属于“鼾症”、“酣眠”、“颃颡不开”、“痰核”等范畴。认为它多与肺脾肾阳气亏虚、痰浊、淤血凝结颃颡,影响气机流通有关。
也有人将本病归属于“乳蛾”范畴,认为本病多由于肺经湿热,渐积鼻咽,而留伏不散所致。或是风热侵袭,气血壅滞,结于咽喉壁所致。
早期,腺样体肥大因鼻咽部受邪而引发。
常因小儿肺气虚、脾胃失调、反复感邪,使鼻咽部营血失和,气血不畅。不易恢复正常形态,就为痰浊、淤血的形成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这一时期,腺样体应该还未形成肥大,仅是反复感冒、鼻塞流涕。应该注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未病先防。
鼻咽部反复受邪,此时如果调养不当,脾失运化、肺失宣降、肾阳不足,痰浊内生,阻于咽喉,局部经络更不畅,就为痰浊停滞创造了条件。
此时临床表现为鼻塞不通,喉中有痰,不时咳嗽清嗓,睡眠呼吸粗重。此时应根据痰浊形成的机制,祛痰通络、调和气血。
如果继续调养失利,形成淤血,郁久化热,上熏鼻咽部;淤血与痰浊结合又更加阻滞气血,形成恶性循环,腺样体增生、肥大,迁延不愈。
此时临床表现为呼吸气粗、睡眠打鼾、憋闷、睡眠障碍,症状每因感冒而加重。故本阶段应以化痰软坚、逐瘀通经、养阴清热、补益肺脾为治法。
针对其病因病机,本病治疗原则多为: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健脾祛湿、活血散结、宣肺通窍、益阴降火,病症日久气血亏虚者需要补益脾肾、补气固卫。
以下总结了一些儿推名家的临床取穴经验,供大家参考。
鼻通、迎香:
宣通肺气、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化瘀。
风池、风府:
改善局部气血瘀滞,改善大脑的供血,缓解因腺样体肥大引发的脑部缺血缺氧。
除鼻周取穴外,远端取穴应该根据不同病期的特点,辩证取穴。
清肺经,补脾经,掐揉四横纹,揉太渊、列缺、鼻咽点( 位于中指根中点) 及肺、脾、肾俞,按肩井。
肺脾气虚者:可加揉足三里、外劳宫温阳固表;
急性发作期:可重推清肺经,掐揉少商,揉一窝风、黄蜂入洞以助解表散寒。
揉外劳宫,揉鱼际,清板门,补脾经,掐揉四横纹,揉太渊、列缺,擦揉肺、脾、肾俞,按肩井。
以肺气不宣为主者:可加揉掌小横纹,清膀胱经加强水液的输布;
以脾失健运为主者:可加运八卦、摩腹,助脾脏升清;
以肾气不化为主者:可加揉涌泉、揉命门,助阳化气。
以阳热煎炼成痰为主者:揉二马,补脾经,补肾经,掐揉四横纹、鼻咽点,擦揉肺、脾、肾俞,按肩井。
以阳虚阴寒凝滞为主者:可加揉外劳宫,推三关,擦督脉、命门以温通全身;
以寒湿为主者:可加清小肠。擦膀胱经以祛寒除湿;
以实热为主者:可加推天柱骨,清天河水,退六腑,清上中下焦热;
以虚热为主者:可加揉二马,揉小天心,清营凉血。
憋气、打鼾、张嘴呼吸等症状,很多都有明显的改善,并且症状改善需要的时间往往并不太长。辨证准确,手法合理之后,“中医也不是慢郎中”。
西医:局部消炎,或者手术切除
中医:整体调理,标本兼顾
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明确的报道说腺样体切除后出现明确的危害,但是,人体的每一个部位应该都不是长来玩的,或许只是现代医学还没有发现。
小儿推拿调理法,无伤害,无痛苦,小儿易于接受;
辨证论治,临床效果显著;
治标顾本,整体调理;
又不用吃药、打针,免受药、针的毒副作用。
调理腺样体肥大,中医小儿推拿还是有优势的。但是万事无绝对,如果是在病症的急性发作期,腺样体肥大严重影响了机体的供氧,而一时无其他方法缓解时,还是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