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您有一份情书”
回复公众号后台“晚安”收情书
有一个朋友最近频繁对我说:你是我见过最会照顾自己的人!
我很惊讶:此话怎讲?
她:你一个人把家里搞得井井有条,茶几上水果牛奶样样齐备,尤其是,你一个人吃饭居然还搞两菜一汤,这也太隆重了。
我瞪大眼睛看着她:你的意思,一个人就马马虎虎对付,就要过得简陋和凑合吗?
她似乎豁然开朗,说自己以前总有个偏见,认为只有两个人或者一大家子人才值得去创造温馨,才值得去张罗一桌子饭菜,一个人则尽极简之可能,随便打发就可以了。
我告诉她,越是一个人生活,越要过得细致,精致,有品质。一个凡事不讲究,凡事都可以拼凑的人,是不会有幸福感的。
而一个肯认真对待自己的人,才会有更多的能量去照顾身边的人。
朋友说,她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小时候家里吃饭,母亲总把荤菜推到他们面前,过年添置新衣,母亲也不舍得给自己买一块布料。
因此,受母亲的影响,朋友在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也凡事只考虑孩子,不肯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
那你儿子感激你吗?我问她。
她说,有一天她穿了一件几年前的旧衣服去出席儿子的家长会,没想到放学一回家,儿子就劈头盖脸的对她说:妈妈,你下次去学校能不能穿得漂亮一点?
朋友气得立即从沙发上蹦了起来:你凭什么指责我穿得不好看,我省下的钱还不是为了让你过得更好一点?
这是她第一次对儿子发这么大的脾气,但当她见儿子惊恐的待在原地,内心又充满了自责和愧疚。
我说,你觉得你儿子是嫌弃你吗?
她:是啊,我当时就觉得他太过分了,我给他吃好的用好的,他非但不感激,还嫌弃我,我真的无法接受。
我:孩子本性都很善良,或者他只是希望你穿得漂亮,过得开心,仅此而已呢。
朋友思索良久,突然发觉,自己在走母亲的老路。她忽略自己的需要,竭尽所能去满足孩子和老公的要求,久而久之,一旦从家人面前得不到理解和感激,一股无名的委屈和愤怒就从内心喷涌而出。
我建议她以后对自己更好一点,她有条件,完全可以过得不那么局促和将就,在给孩子买衣服的时候,别忘了也给自己添一件新衣,周末的时候,把自己从厨房油烟里解放出来,全家外出去吃一顿好的。
甚至,她要增加自己的社交,抽空去约朋友喝个下午茶,看一场电影什么的。这些都不是浪费,是对自己精神的投资。
不要去拿牺牲换取别人的愧疚,这样谁都不会幸福。
这让我想到了童年时候的周星驰,他7岁时父母离异,母亲独自带着他和两个姐姐生活,为了养活他们,母亲一个人打了三份工,而为了给孩子们增加营养,家里每周都会有一顿加餐。
一旦吃肉,母亲总预先把几块好的夹到周星驰碗里,可周星驰却貌似并不珍惜,他总是咬上一口就放到了桌上,一副很没有胃口的样子,母亲既生气又难过,咬过的肉女儿们都不吃,她为了不浪费,只得自己默默的吃下去。
多年以后,母亲忆起周星驰这一举动,仍旧埋怨他儿时不谙世事,不珍惜食物。而周星驰也终于道出了自己的初衷:不是我不爱吃肉,我是想要妈妈也一起吃,假如我不咬一口,妈妈是不会舍得吃的。
母亲在暮年才得知儿子当年的良苦用心,瞬间泪奔扑到了儿子的怀里。
但周星驰在某次接受采访时却说,其实他很不能接受母亲为他做的那些牺牲,他多么希望母亲和他们能吃同样的饭菜,哪怕自己吃得少一点,但至少能看到母亲开心,自己就不会那么自责。
很多人有这样的谬误:我牺牲自己成全了你,你得到了幸福,然后回头来感激我。看上去逻辑很严密,我付出了,你得到了,然后你就得回报我,感激我,而如果你做不到,我有权愤怒,因为你是个不懂感恩的无情的人。
问题是,你付出很多,但是你的爱却成了压在我头上的负担,你有没有考虑我是否承受得了?
你不开心,孩子敢独自开心吗?
其次,你连自己都舍不得去好好对待,家里人除了口头上不断谢谢你,所有物质的关心,你都一律拒绝,认为没有必要,那他们该如何回报你,才让你觉得自己不被亏欠?
记得伊能静在TEDxWomen的演讲中提及,当她接到这次演讲的邀约时,她很兴奋,然后又为准备着装而着急(她很重视这次演讲,因此想尽可能得体而庄重),当她挑选很久都没有主意的时候,她转而向自己的儿子求助:你觉得妈妈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去出席这次演讲?
儿子非常理解这次演讲对母亲的意义,所以当即推荐母亲穿最美丽的公主裙。
伊能静笑着反问她儿子:你不觉得我已经是妈妈了吗?怎么可以再穿蓬蓬裙,扮小公主啊。
可她儿子却坚定的说:妈妈,你除了是我妈妈,你还是你自己啊,你可以穿所有漂亮的衣服!
这一句话,让伊能静感觉很温暖,也让我很感动。
在成为其他角色以前,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当我们足够爱自己,我们的内心才不会匮乏,周围的人就不会有愧疚,关系才能平等和融洽。
我之所以很会关心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将生活过得井井有条,因为我知道,只有我自己过得快乐,我才能影响其他的人。
我老公从来不会为我的一日三餐担心,也不会因为天冷担心我冻感冒,他甚至从不需要考虑我缺什么,因为我自己会去买,少了这些担心,他可以更加心无旁骛的去工作和拼搏。
我从不给儿子买贵重的衣服或者玩具,即便是买零食,我也要他和全家人一起吃,因为我不想让他觉得自己是独特的,可以霸占家里一切美好的东西。
更重要的,我让他知道妈妈也有一切真实的需要,妈妈愿意敞开怀来,接受他平等的爱。
一个有温度的
心理学公众号
心 理 咨 询
睡 眠 改 善
深 夜 话 题
睡眠放松 | 自我疗愈 | 亲密关系
亲子关系 | LGBT
你还可以试试回复这些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飞心理”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心理咨询热线:400-080-9291
◣ 2017,你的私人变态指南!猛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