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文明 | 年度大展今日开幕,带你直击展厅!(附送大量干货)

秦汉文明 | 年度大展今日开幕,带你直击展厅!(附送大量干货)

亚洲艺术杂志 港台男星 2017-09-17 17:17:22 486


2017年9月17日

国家博物馆

南7展厅

秦汉文明展

大幕拉开


展览序厅


“秦汉文明”展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于2017年9月17日至11月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7展厅展出。此次展览以学术为基础,从全国30多家文博机构精选出170件组300多件重要文物,基本涵盖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秦汉时期的重要考古成果,通过对文物的深入解读和相关拓展内容的展示,力图全面展现秦汉时期中国的辉煌发展,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名副其实的文化盛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以赫赫雄师统一中国,创立“皇帝”称号,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恢弘序幕。秦朝创建文官体系,推行郡县制度,采取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制度以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汉朝继承了秦朝创立的各项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对外交流等领域都有发展和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同时,汉朝在文化上逐渐摆脱战国至秦时期文化的影响,在武帝时期完成蜕变,形成自身独特的面貌和丰富的内涵。经过四个多世纪的经营与沉淀,秦汉时期的中国创造了厚重的多元文明,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均居当时世界前列,秦汉王朝所建立的政治、经济与思想体系不但为后世历代王朝所取法借鉴,也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所有这些使秦汉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开创、变革与奠基时期,也成就其中国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的美誉。


这次展览是围绕秦汉时期“开创”“变革”“奠基”“繁荣”“多元”“开放”“厚重”的时代特点精心策划的一场原创大展,从内容结构的设计到文物展品的甄选都不同于以往的展览,呈现全新的面貌。此次参展的170件组文物中,一级文物约占45%,其中包括著名的“皇后之玺”玉印、长信宫灯、兵马俑、金缕玉衣、纸地图、“滇王之印”金印、青铜方斗、“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玉熊、云纹玉高足杯、彩绘多枝陶灯、“西王母”陶座青铜摇钱树等文物。



秦汉文明

展览详解




整个展览由序厅、文治武功、长乐未央、事死如生、多元文化、丝路交通及尾声七个部分,五大主题单元构成。




1

序厅


陶跪射俑

序厅部分展示一组秦始皇兵马俑,象征秦国横扫六合,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展览由此开序幕,引导观众进入展览,遨游秦汉时代。





序厅 展厅实拍

点击图片可查看高清原图



2

文治武功


陶夔纹大瓦当

文治武功单元通过建筑砖瓦、秦诏文物、钱币、印章、封泥、兵器、汉兵马俑、熹平石经、《仪礼》木简等数十件文物展品,辅以文字图表等内容,围绕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对边疆地区的开拓,阐释秦汉王朝对国家的经营与管理,重点突出秦皇汉武开创性的丰功伟绩及为后世中国王朝历史奠定的坚实基础。通过本单元,观众将会了解到如下内容: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建“皇帝”之号,自称“始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创建由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组成的复杂官僚体系,颁布“书同文”“车同轨”等法令,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直道、驰道及放射状分支道路将王朝全境联系起来。汉王朝承袭秦制,以郡国并行制代替郡县制,尤其是在武帝统治时期,为巩固统一国家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创新与改革:通过颁布“推恩令”“左官律”和“附益法”彻底解决诸侯王国问题,使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实行察举制度选任官员,完善文官制度和官僚体系;改革货币政策,取消郡国铸钱权,行五铢钱币,建立稳定的货币制度;实施盐铁官营、均输法与平准法等新财政政策,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采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北征匈奴,凿空西域。经过前后多代的经营,汉王朝建立起坚实的皇朝体制,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达到鼎盛。



第一单元 展厅实拍

点击图片可查看高清原图




3

长乐未央


长信宫灯

长乐未央单元展现当时上层社会的生活。通过对画像砖、漆器及动物俑等文物的展示,阐释在秦朝废墟中创立的西汉王朝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经济逐渐恢复,农业和手工业在文帝和景帝时均得到较大发展,仓廪充实,人民安居乐业,出现“文景之治”,其国力在武帝时期达到全盛,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度之一。考古出土的大量汉代文物内涵丰富、工艺精湛,其中既有豪华的楼宇院落,也有肥硕的牲畜家禽、琳琅满目的灯具、熏炉、炊器、酒器以及各种男女偶俑,足以为例证。通过各种乐舞陶俑、日用器具、家居设施、编钟、娱乐物品等,使观众仿佛通过时光隧道,穿越回那个沸腾而喧嚣的时代,体验汉代王公贵族灯光摇曳、熏香袅袅、珍馐满案、美酒飘香的奢华生活,领略大汉王朝的富强、物质的充裕、市场的活跃和文化的发达。




第二单元 展厅实拍

点击图片可查看高清原图





4

事死如生


金缕玉衣

事死如生单元讲述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死亡。本单元将展示满城窦绾墓出土的金缕玉衣、鎏金镶玉青铜枕、玉九窍塞、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兵马俑和彩绘陶家畜、海昏侯墓出土的马蹄金等精美文物,诠释汉代人对死后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待死者的“事死如事生”之态度。正是这种态度孕育了汉代的厚葬之风,人们不仅在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上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随葬品方面也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凡是生人所用的器具、物品等,均纳入墓中。而且制作大量的人俑随葬,可以在死后世界继续保卫或侍奉自己。尤其是王侯贵族对永生不朽的追求,导致了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由玉棺、玉衣、玉套、玉面罩、玉枕、敛尸玉璧、玉握和玉塞等组成的丧葬用玉便成为汉代统治阶层最具特色的丧葬习俗,贯穿两汉四百余年的时间。汉代特色鲜明而又内涵丰富的丧葬文化也是秦汉文明厚重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单元 展厅实拍

点击图片可查看高清原图






5

多元文化


彩绘多枝陶灯

多元文化单元通过青瓷、青铜工艺制品、铸铁制品、造纸、造船技术、医疗、天文计时方面的文物和边疆各族的特色文物让广大观众领略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世界的文化软实力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文化。秦汉时期,中国的许多文化知识与科学发明都居于当时世界前列。造纸术的发明使人类书写材料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太阳黑子和新星的最早记录、《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的问世以及张衡测量地震方位仪器地动仪的发明,均显示了当时中国在天文、算学、地震学等领域的重大贡献。《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的影响以及针灸麻醉技术的应用,说明中医学的基本体系已经建立,并在病理研究、诊治、针灸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冶炼钢铁技术的发展、纺织技术的革新、瓷器的烧造和船尾舵的发明等,都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西域文化、滇文化、百越文化、匈奴文化等边疆文化在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它们与汉文化共同构成秦汉时期多元的灿烂文明。




第四单元 展厅实拍

点击图片可查看高清原图




6

丝路交通


鎏金青铜当卢

丝路交通阐释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及与域外的文化交流。公元前138年,为联合大月氏攻打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进入新纪元,由先前自发的临近地区之间的自然传布转变为在中原王朝经营下的自觉交流,形成了后人所称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被称作“绿洲丝绸之路”或“沙漠丝绸之路”,以长安和罗马作为两端。当时与汉朝遣使通好的国家除了周边诸国外,还有遥远的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罗马)。海上丝绸之路在秦汉时期即已成形,汉政府积极开展与域外的海路交流,在徐闻、合浦等港口发舶远洋,通使互贸。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将秦汉王朝与域外联系起来,中国的丝绸、漆器、铜镜等源源不断向外输出,域外的珍奇物品也陆续输入中国,使异域文化逐渐融入汉文化中,有力地促进了秦汉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充分显示了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开放和包容的胸怀。


本单元选取20余件展品,既有域外舶来品,也有融合异域文化因素的中国制品,它们共同见证了秦汉时期中国与域外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也是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有力证明。







第五单元 展厅实拍

点击图片可查看高清原图





7

尾声





“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

“尾声”部分特别展出“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以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束展览。




展览信息






秦汉文明展

2017年9月17日—11月30日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7展厅

票务 :免费开放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文物交流中心


○ 温馨提示:展期较长,建议大家错峰参观。展览免费不免票,请入馆后至该展厅门口有序领票参观,如参观人数过多,将不定时采取限流措施。



感恩回馈

1000位阅读者或第1500位阅读者以此类推,截图发至后台或邮箱即可免费获到最新一期刊物。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