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上仙玩VR,画风多美你能想象吗?
最近,万千少女心中的训导处主任霍建华,戴上疑似VR眼镜设备登上某时尚杂志封面,引发舔屏无数。
除了拍摄封面,该杂志还和某时尚品牌合作,拍摄了一支由霍建华主演的VR短视频。买了杂志的读者,还可以获得随书附送的纸盒VR眼镜。
本着敬业与颜控精神,小V带来这个视频让大家一睹为快。
总结起来,就是视频里有3个华哥同时出现,随便在镜头里晃悠着,配合声情并茂的旁白,完美地给杂志和时装品牌打广告。
如果10分满分,这个片子顶多就3分吧,好不容易请来了霍建华,不秀肌肉也好歹来个壁咚摸头杀吧,穿这么多还离这么远,果断差评阿!
话说回来,虽然华哥的这个VR视频相当禁欲,但国内明星玩VR的现象已经高潮连连,黄晓明投资拍摄国内第一部VR电视剧、吴奇隆刘诗诗夫妇的稻草熊与暴风合作拍VR视频等新闻,一经报道必定是刷屏上头条的节奏。
到底,是明星消费了VR,还是充当了VR产业的春药?
VR玩法虽有创新,也只是粉丝经济换了个屏幕
VR从科技领域蔓延至文娱界,已经掀起一股VR影视潮流,而要将PC、移动端的视频用户,导流到VR设备终端上来,明星可能就是最佳的利器。
对于许多痴汉迷妹来说,“黄晓明与你亲密接触”、“泰勒·斯威夫特和你一起拍MV”,单单是听到这些营销噱头,已经足够让他们心潮澎湃。
而事实上,明星定制VR内容,也确实能够给用户们带来一些全新的体验。
乐视VR李岱在之前出席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时,就提到这样的观点“粉丝与偶像不再是简单的表演与观看,而是可以在整个过程中与自己喜爱的偶像近距离接触,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诚然,VR所提供的全景沉浸感是独一无二的,与用手机看明星的视频相比,在VR世界里,明星与自己的距离更近,就像看着你的眼睛和你交谈。
而且与明星见面的场景,也很有发挥空间。比如乐视制作的多场VR直播,用户可以亲临综艺节目录制现场,看艺人唱歌跳舞,评委毒舌开撕。
《幻城》剧组还把电视剧的拍摄花絮做成了VR视频,用户可以看到马天宇、宋茜、冯绍峰在片场嬉戏打闹,这些荧幕上难以看到的一面,也是不错的营销噱头。
如果把VR看做媒介,在这个平台上的内容就包括了视频、游戏等形式,因此相较于静静坐在电视机前看明星演出,会有更多新的互动形式。
比如《我是歌手4》的VR直播间里,黄致列“亲手”喂你吃水饺,撩妹力max。
在今年情人节,日本还举行了一场与知名女优筱崎爱的“虚拟约会”,至于约会的内容嘛,就只能自己脑补了。
可以说,这些互动情节的设定,可以充分刺激粉丝们的神经,曾经幻象与自己的偶像发生的无数故事,在虚拟现实世界里或者都能实现。
提到线上线下互动的最佳范式,在目前来看非直播莫属。明星们在线下出席活动、参加演出,除了在线下销售门票,或者制作成电视、网络直播吸引线上流量,现在还可以迁移至VR设备终端,网罗更多受众。
在前几天的北京国际车展上,花椒直播就开辟了VR直播区,为北京现代代言的权志龙、空降三菱的张信哲,以及为主打“兄弟”概念的斯柯达Yeti代言的古惑仔兄弟等,都可以在直播间看到。
目前在国内,只要是有分量的视频网站、影视制作公司,都争先恐后地宣布VR布局计划,并且也有一两个试水性质的作品推出,而这些作品,都离不开大IP、当红明星作加持。
或许,在目前VR设备远远未普及,VR内容质量参差的市场里,如果做一个VR视频没点噱头看点,用户凭什么要关注、媒体为什么要报道呢?
唯有借助明星的影响力,把最忠实、黏性最强的粉丝用户先吸引过来,作为试金石也好,作为种子用户也好,加以培养,VR内容制作方的第一步才算是能迈出去。
因此,改变的是屏幕,不变的是内容质量和明星的影响力,粉丝经济的价值一以贯之。
明星纷纷看好VR?全都是套路
无论发布会何其盛大,宣传多么激动人心,目前国内VR内容制作,始终有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味道。
就像今天霍建华的这个VR视频,小V特地到各个视频网站看了一下,播放量最多的也不过1万多,这个数量级,连微博里霍建华的随便一个小视频都比不上。
而且这并不是特例,在优酷全景频道上,不管是热辣美女,还是当红偶像,其全景视频的播放量大部分都还不过万。
虽然现实很骨感,但是不少明星对VR的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佟大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青年领袖圆桌”上发言,认为 VR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三到五年有很大的市场,人们或许“不用去电影院看电影,带一个设备就可以直接感受到比现代影院更先进更全面的感官体验。”
同样是在博鳌亚洲论坛,姚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VR是一个非常新的技术,我们对待新技术应该是一种欢迎的态度,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会带给我们什么。我不愿意去轻易地否定任何东西,所以我带着一种非常好奇、非常热情的态度去看待VR。”值得注意的是,姚明参投了乐视体育的B轮融资,在VR体育赛事直播方面也有尝试。
当然,在公开场合明星也总会挑好话说,他们的观点听起来不仅让人觉得有点套路。而一些公开宣布要开始VR内容制作的公司,在其实际的作品创作里,VR也可能只是占据很小的一个环节。
比如,前阵子张艺谋要开VR体验店的消息在行业里迅速刷屏,但是被问及未来的电影里会不会尝试VR电影,老谋子的回答是,未来“可能”会尝试。
黄晓明投资拍摄的国内第一部VR电视剧《新万水千山总是情》,实际上也是跟我们理解的传统电视剧很不一样,其出品方冠亚传媒的CEO李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说到:“目前的打算是在其中十集内加入VR体验场景,每集2分钟。”
真不知道,每集两分钟的电视剧能构造怎样的情节呢?
又或许,以VR形式拍摄的电视剧本身就不会像传统的电视剧一样有长长的故事线,昨天爱奇艺IVR虚拟现实大会上,段有桥也提到,爱奇艺会对一些适合制作VR内容的影视内容场景VR化。
当然,不少名人和企业虽有以VR作为噱头的嫌疑,但是这种探索精神还是非常值得肯定。
更何况,诸如剧组拍摄花絮、某些影视作品桥段的VR化,这些轻度的VR视频创作,其实对于一个传统的内容制作团队来说,成本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大,黄晓明之前就《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制作成本回答媒体采访时的回答,就十分诚恳:“其实专门针对VR的附加成本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高,主要是时间和人力成本。”
而他随后补充的一句,更是说出了不少投资人的心里话:“作为投资人来说,这是一个噱头,也是一个机会,只要预算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作为尝试的话我觉得还是OK的”。
总之,国内VR市场的行情很热闹,却远未到热门,即使有一众明星们卖力鼓吹,行业还是需要有标杆作品和用户量级支撑,才能真正迎来突破。
社群、转载授权请加微信:sxyyg1
合作约稿请加微信:sxswg1
投融资对接请加微信:sxylgc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