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扎根基层19载春秋 做奔跑在公安战线上的“追梦人”

张国强:扎根基层19载春秋 做奔跑在公安战线上的“追梦人”

黄河时报掌上金三角 内地男星 2021-04-19 08:56:56 423

扎根基层19载春秋

做奔跑在公安战线上的“追梦人”


□黄河时报记者  阴波 /文图

心中有魂,脚下有根,19年来,张国强扎根在基层,用负重前行换来岁月静好,用毕生大爱让生命融入蓝色警营,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基层一线民警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铮铮誓言,用热血赤胆唱响了“此生无悔披战甲”的忠诚无悔,用点滴行动书写着“最美”警察故事。

01
铸牢警魂  砥砺担当  做基层公安战线上的“领头雁”
从警路,一步一脚印,岁月在张国强的脸庞上留下了些许沧桑,却更添坚毅,如今谈起自己的从警路,他用“青春无悔,逐梦前行”来概括。“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实现最美的绽放。作为公安战线上的一名民警,我将不忘初心,怀着一颗为民的心,以满腔热血去浇筑那闪闪发光的警徽。”张国强说。
2002年,张国强在河南省组织的招警考试中脱颖而出,从一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从入警那天起,他就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把群众的满意落实在行动上,在最基层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9年,以炽热的情怀诠释了新时期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丰富内涵。
在工作上,他严于律己,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无论做什么工作,他都冲在前面,哪里危险就向哪里冲,哪里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走东家、串西家,躬身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大小小办了近千件好事、实事,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把群众当作家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干好。”头顶是国徽,肩上是盾牌,一身朴实藏蓝里埋藏的是对群众的炽热真情。近年来,张国强的工作岗位进行了调整,曾是社区里的“百忙官”变成治安大队的“新同学”,但是他为民服务的初心却从未褪去。从服务群众到纠纷调解再到机构改革,新环境、新征程向他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面对新挑战,张国强燃起了年轻时的激情,满怀斗志、积极主动地学习。他将多年打磨沉淀下来的沉稳性格,运用到工作中,同时积极地创新工作方法,迅速适应了新岗位。“新的岗位赋予新的使命。每一个岗位都是很好的舞台,只要用心去做,做到极致,才能在平凡岗位书写新篇章。”张国强说。



02
心系群众  结缘社区  巧用心思“赢民心”
在基层做民警时,张国强扎根社区10余年,就像一根纽带,将辖区的片区连接成一个大家庭,辖区群众则是他的“家人”。一张张警民联系卡,一部警务通手机成为他手里的“斧”和“凿”,为做到进每家门、识每家人、知每家情、办每家事,他深入到每个家庭,并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不间断的入户走访,他先后走遍了社区的1654户人家,走访群众5000余人次,现场处理矛盾纠纷和问题300余起,并定期慰问辖区困难户、孤寡老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每一户居民家中。
“我没有见过雷锋,他就是我们身边的‘雷锋’。”辖区很多群众这样夸赞他。2018年,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王女士,通过本报与湖滨分局联系,表明她想要帮助八旬老父亲寻找40年前帮助过父亲的恩人。作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的职工,她的父亲于1979年因生病被组织安排到三门峡疗养身体。在三门峡疗养期间,他居住在王俊家中,由于王俊当时不在三门峡,疗养期间,受到了王俊的儿子王树林及其儿媳李香芝无微不至的照顾。从三门峡回到成都后,老父亲便与王俊一家断了联系,曾经多次给他们写信,但都因地址不详,被退了回来。她的父亲只记得当时王俊一家居住在位于黄河路的一个单元楼上,并不知道详细地址。后来在时任市公安局湖滨分局社区警务大队教导员张国强的努力下,这一段时隔40余年的寻亲之旅最终成功圆梦。
这只是张国强心系百姓的一个缩影。而在脱贫攻坚的战线上,他同样展现了一个公安战线上老兵的“最美担当”。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其中,在做好民警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深入了解帮扶户的家庭生活情况,并积极地为帮扶户想方设法发展脱贫项目。当得知帮扶的孩子上学费用成了一家人的难题时,他毫不犹豫地说:“孩子上大学的费用,我包了。”
正是这句简单的承诺,却让他头上的警徽愈发熠熠生辉。“他们既然信任我,我就绝不能让他们失望,这不仅是工作任务,更是一种责任担当。”



03
创新提升  纾解民困  摸出社区警务的“金点子”
一份工作干久了,难免激情褪色,动力不再,更别谈不断创新了。可是在张国强身上,这些情况从未发生过。这些年来,他始终热情不减,学习从不间断,是公安战线上公认的“金点子”,更是分局里的一面精神旗帜。
“熟、联、管、帮、用、查、贴”是张国强在社区民警期间独创的“七字诀”。2003年2月,张国强来到市公安局湖滨分局黄南五社区当了一名社区民警。根据社区警务的特点和规律,他创新警务理念,创造出了一整套以“熟、联、管、帮、用、查、贴”为核心的社区警务管理工作机制,被命名为“张国强七字工作法”。
这“七字诀”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通俗点说,“熟”,就是要尽快熟悉社区情况;“联”,就是组织社区群众联防;“管”,就是严格管理,把各种信息详细登记,细致填写,存在电脑里,印在心里,以备所需;“帮”,不用多说了,就是尽量给群众帮忙;“用”,就是活用线人,促进防控;“查”,是对公共娱乐服务场所加强查处;“贴”,就是快速贴近群众。依托“七字诀”,他把自己管辖的社区管理得井井有条,“七字诀”也被公安部在全国公安系统转发推广。
为实现整个辖区平安和谐,铸造首善之区这一目标,张国强在大队首推“责任清单”,严格绩效考评,弘扬队伍士气,提高工作效能。社区大队民警肩上任务重,为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制定辖区责任清单,根据责任清单有计划的、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为了把防范工作做的更加深入,他发挥辖区“一老二退”人员的作用,组建了一支52人的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多年来,依靠治安志愿者服务队共收集各类线索200余条,破获各类案件30余起,构建起扎根人民之中的治安网络,确保了一方平安。
为减少可防性案件发生,紧盯辖区防范社会化不放松,张国强通过召开技防座谈会,下发技防建设建议书等多种形式赢得辖区各方大力支持。先后安装各种监控探头2万余个,全面实施“天网工程”并把有条件的单位和市局分局联网700余个,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同时,他指导专业巡逻队、“4050”巡逻队、内部单位保安巡逻队开启人防工作,依靠辖区治安志愿者服务队,第一时间掌握各类治安隐患信息,利用人防、技防建设,先后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80余人,湖滨辖区多处楼院全年实现零发案,从而大大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三门峡这个地方规划一个新片区——建医院、盖学校、增加文化体育设施


影像丨阳春三月,花满崤函


☞@三门峡人 征集啦!快来晒晒您家的红色档案史料


☞百年风华 红色崤函|1946年,豫鄂陕党政军机关在卢氏县木桐乡成立


统筹丨卢萍

审核丨杨莹莹 

责编丨蒋瑞

声明:该作品系本报原创,非经许可禁止微信公众号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