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安然其乐”)
前些日子,与一许久不见的朋友碰面,见她模样甚是憔悴,心疼询问缘由,才知最近她日子不好过,婚姻正陷入难堪:搬离夫家,欲闹离婚,关系处得极僵。令她更为气愤的是,夫家不让她带走孩子,也不让她与孩子碰面。为了不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她只有在孩子去幼儿园时偷偷与班级老师联系,将孩子接出来见面,放学前再悄悄送回。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件事:在幼儿园当幼教的朋友,班里有个男孩,初入小班时虽然顽皮却还听劝,算是个不错的孩子。后来爸妈离了婚,彼此关系犹如仇人,对孩子的责任也是推来推去。孩子亦是日益顽劣不听话,管束难度极大。幼儿园开放日、节庆活动、寒暑假期,班级里的孩子们都会被接回家,每次只剩他一人呆在园内,无人问津。偶尔妈妈来园给他送些好吃好玩好用的物品,都是一脸不耐,却待妈妈离开后,自己躲在角落不愿说话。
离婚,在现代社会,是个屡见不鲜的行为。很多年轻人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大都抱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好就过,不好则分,匆匆地结,匆匆地离,活得洒脱不憋屈。
这种有些轻率的做法,我是不能苟同的,既然对自己负责为什么不能在择偶前好好斟酌,想想清楚,何苦白白花费了时间气力去折腾?已然选择了在一起,为什么不能试着去努力,那么轻易地放弃,岂不是辜负了曾经付出的感情?不过,我倒是很认同“人要活得内心自在,活出自己的精彩”。当竭尽全力,尝试了百般遍,仍然发现朝夕相对、同眠共枕的人不能让你感到呼吸顺畅,甚至心情变得愈加不堪、沉重,想要躲避逃离,何必再将就,不如真的解脱,放手自由,开始新的生活,找回原本精彩又独立的自己。
当布满瑕疵的婚姻中不只有夫和妻还有另外一个目击者——孩子时,你会做出怎样的抉择,继续纠缠过得且过还是各走各的分道扬镳?其实,哪一种都是个人选择,任何事外人都无权过问,只是,各位做决定前,请先考虑好自己的身份,毕竟彼时此刻你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父母。
一个所谓完整的家庭,不是貌合神离,整日充斥着吵闹纷争、暴力谩骂、冷眼讽刺、漠视压抑。哪怕家中并不富裕,爸爸妈妈彼此之间的爱意与关怀,也会让身处其中的人倍感温馨与浓情,助长内心的暖意,健全心灵的成长。一个人是否真正幸福与快乐,是会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不是刻意伪装就能骗过他人,尤其骗不过看似无知单纯实则观察敏锐、心思细腻的孩子。
选择本身并没有过错,但重新选择并不意味着可以推卸原本为人父母的责任。婚姻毕竟是个人隐私,是去是留,都是自己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与孩子无关。关系解体,责任没有解体,给予该给予的,爱护该爱护的,应将孩子完全抛在恩怨之外。
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一个人:伊能静。
有心人翻翻微博或许会发现伊能静时常会发一些关于儿子小王子的事情。每周无论多忙,身处何地,她都会飞往一次台湾接小王子放学,与他度过欢乐的时光,逛街、看书、画画、玩耍,从不缺席儿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对待前夫的态度亦是积极宽容,满心感恩,诚意支持,不说任何诋毁怨恨的话语。即便网络上有无数黑文数落,她也坚强面对,从不放弃。小王子在这样的母亲身边,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也是充满阳光的,对待妹妹小米粒更是爱护有加,完全百分百暖心的大哥哥。
婚姻破裂的原因有很多,那些不堪的过往总是令受伤的人不愿触及提起。再次相见,即便做不到心平气和,至少不要破坏彼此在子女心中为人父母的形象。只因在孩子眼中,不管你们的关系怎样变化,爸爸始终是爸爸,言语虽不多却有着山川一般厚重情感的坚强依靠;妈妈始终是妈妈,温柔和善,给予涓涓流水般柔情爱意的温暖怀抱。
成年的我们渴望着精彩的人生,需要忠于自己内心的诚实,但也要做好为人父母的本分,履行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毕竟你们是世上最爱他们的人,也是他们在这世间最至亲的人。
安琪
一只冲动好玩永远长不大的小白羊,虽喜新厌旧、无定性但愿用体内无限勇气与乐观发现生活、寻找乐趣、书写美好。微信公众号“安然其乐”,欢迎关注。
做托管,我们是专业的!
Hello,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