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桐·山水画近作欣赏

张桐·山水画近作欣赏

同仁艺塾 内地男星 2016-04-27 22:31:20 151



       张桐,贵州铜仁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获中国美院第二届林风眠奖学金、中国美院首届黄君璧优秀奖学金;作品《素处》入选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编绘出版《故宫画谱—山水卷—点景人物》及《故宫画谱—山水卷—雪景山水》;2014年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学院新锐—思之远道—张桐作品集》;2015年为杭州国画院第三期创作员,作品《璇宫烟树图》被杭州国画院收藏;现为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广州画院合约画家,同仁艺塾山水主教。


璇宫烟树

       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许多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正是这样的印记方可铸就一个民族的文化个性。中国的瓶花艺术便与宋代以桌椅为中心的高坐具息息相关,高坐具的出现使得居室不再以凭几、坐席为中心,鲜花、插瓶因而顺应家居陈设的变化而盛行,与文房清玩一起构筑居室布置的新格局——“自占一窗明,小炉春意生。茶分香味薄,梅插小枝横……”这种意境绝异于东瀛花道与茶道结合而成的花事,不仅风貌相异,内涵更不同。


璇宫烟树局部之一

当我们尝试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时,除了研习自身,亦须建立可供参照的坐标系,因为一个人总以异于他人处来进行自我确认,文化个性亦作如是观.,所以越界去体验别样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当对他者体会越深,体悟到自身与他者的异同时,也便越能反观自身。这种反推是亲历的,实证的。


璇宫烟树局部之二

中国经历近代的文化断层后,即使后世努力推挽亦无法补足裂开的沟壑,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许多困境;加之海外的文化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席卷而入,对传统的传承有利有弊,但只愿坐井观天却是不可取的。譬如摇滚乐里杂糅着京剧,在某些年代是绝不可能被认同的,但在现世只要歌曲拥有足够打动人心的力量,亦可为新世代的小孩提供接触传统文化的契机,即使燃起的火苗极微,亦富于意义,通变之理便在于参悟因革。而今的我们着西式衣饰,听莫扎特和摇滚,享受外国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但也喜欢长衫布履,怀念豆腐担子和竹篾子风筝,一样欣赏昆曲和京剧……文化唯有亲历才能做出判别,寻找自己以及自己的传统很重要,自尊自卑都有好处,何况吃了冰淇淋后也许还觉得豆腐花更有魅力呢。


璇宫烟树局部之三

我们不经意时常从他人身上发现与我们自身不同的地方,但也往往缺乏考量深层缘由的习惯,尽管我们必须更有自觉意识,但这种糊涂也绝非全然不好,就如同《十八相送》里的梁祝,亲比恋先,起了敬重和思慕却还不知已然在恋爱,有种糊涂的好,中国人这种糊涂的好是非常有意思的。我们成长于斯的国度、地域、年代以及历史、所受教育等均会影响我们,没有一个人能用纯洁而无偏见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我们得尊重传统与风俗。


璇宫烟树局部之四

谈及传承,我想首先要有判断力,懂得何为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民族性的东西绝不狭隘,史怀哲在非洲奏响巴赫,语言不通的土著人在夕阳下听得感动落泪,由此可知能真正萃取民族精华者必能打动众人;进而须拥抱自己的传统,受与自己同时代的大师影响很危险,因为语言太接近,难免把其形式当精神,而古代文明的大师的完美语言既与后代语言相异,若止步于机械的模仿便毫无价值,故须研究其深层的价值,参悟因革,最重要的就是须与今天对话。我不赞成猎奇式地看待古代的文艺,古代文艺中流注的是一种曾经属于中国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一种精神世界的满足安定,如《诗经》描述春天的诗句:“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呈现一派真挚无计较,平明开阔的气象;辜鸿铭亦曾论及中国人过着心灵的生活,用毛笔来象征中国人的精神,尽管运用时其难处显而易见,但当得心应手时所呈现的优雅与风神却是钢笔所无法媲美的。文艺创作,形式的创新是必要的,而优秀的传统精髓亦可继续呈现在新时代的作品中。

                                                                 文:张桐)


黔东写生之一


黔东写生之二



秋林暮霭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