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聪明和优秀是最没用的个人标签

职场中,聪明和优秀是最没用的个人标签

聚商圈 欧美女星 2018-05-28 22:45:44 817

前不久看到麦肯锡同事 Athena 的一篇文章,她提到一个有趣的事:在麦肯锡内部,大家提到一些出彩的同事时,时不时会用「聪明」、「优秀」这样的字眼来描述。


而她很不喜欢被加上这种标签。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些标签几乎可以用来形容每一个同事,都不是什么稀缺的标签。


被人用这些字眼来形容,说明你还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在职场中,真正有用的标签,应该要有差异化。


为什么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标签?


我们先来看看建立差异化个人标签的必要性。


贴标签是一种可以帮我们节约认知资源的方式。


认知资源是稀缺的,我们没法对身边所有人都做深度研究(也犯不着),认知资源只会留给你最希望深度了解的对象。而标签很方便,一个标签可以对应多个属性,这大幅降低了我们的认知成本。


虽然由此引起的刻板印象可能会犯错,但这种错误率是可接受的。


之所以要在职场里建立个人标签,本质上是在节约其他人的认知资源。这个过程其实是个人品牌的塑造,可以让别人更快发现你、认知你、信任你、传播你,进而提高公司整体的效率。


对个人而言,在职场中建立差异化的个人标签的最大好处,是用最小的成本让别人了解并信任自己,从而获得有利于自我成长的机会。


个人标签的建立即个人品牌的塑造


我们该如何差异化自己的职场个人标签?或者说,如何让你的职场个人标签被人记住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营销领域里头的一套有名的框架——「AIDA」。这是顾客接触一个品牌从陌生到熟悉到购买的整个过程。


随着品牌在消费者眼前的出现频率不断加强,它们在消费者心中其实会不断地往右边靠。


这就跟追女生一样——

  • 首先,你得制造各种偶遇,增加在她面前出现的频率,让她意识(Awareness)到你存在;

  • 接着,你要风趣幽默、妙语如珠,让她开始对你产生兴趣(Interest);

  • 紧跟着,你得为她拎包送饭提东西,让她觉得你靠谱,信任你,对你产生好感(Desire);

  • 最后,当你跟她表白时,她自然在行动(Action)上体现她的态度——接受你的表白。


这跟老板同事信任你是一样的流程。


职场个人标签的建立本质上就是个人品牌的塑造,可以从上述的前面三个阶段各个击破,做到三个「极致」。


频率的极致唤起意识


要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你要做到频率的极致。


跟大品牌砸广告一样,你要不断让你的标签被别人看到,猛刷你的存在感。


当然这不是要你学恒源祥一样,用十二生肖的循环广告狂轰滥炸,这样做的后果只会让老板同事客户给你打上「聒噪」的新标签。


与他人的语言沟通,真正有必要的,其实数量有限。大家都很忙,为了刷存在感而去跟每个人聊天,大家会觉得你超级烦。


其实刷存在感不一定要局限在语言沟通上,毕竟我们的交流感官除了听觉,还有视觉、嗅觉等等。


「战衣」策略也被不少硅谷大佬所采用,比如乔布斯的黑毛衣牛仔裤,比如小扎的T恤。


当然,光靠视觉冲击来刷存在感,这只能让对方意识到我们的存在,我们还要更进一步——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兴趣。


反差的极致引起兴趣


要让别人对,你要做到反自己产生兴趣差的极致。


简单来说,找到你的一个与你其他标签反差最大的标签,它可以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而且会有更多人愿意主动为你传播。


别人觉得你「有趣」,本质上是一场愉悦的意外。而强烈的反差最能制造这种意外。


在麦肯锡,此类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当过妇科医生的诗人兼作家冯唐老师,比如在美国出过5、6张唱片的华人唱作歌手兼钢琴家 Vienna Teng,比如在新加坡当过特种部队的项目经理 Lien。毕竟这些标签都是很难跟「咨询顾问」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反差感会让人觉得很有趣。


当然,制造反差不能强求,你不能随意地找一个一知半解的东西强加在自己身上。在建立个人标签时,必须够 real。


对方对我们产生兴趣是个很好的开始,但由兴趣到信任还有关键的下一步——


程度的极致取得信任

要让别人信任自己,你要做到程度的极致。


即在一个专业领域不断打磨,这种程度的极致可以体现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可以是技能的熟练程度。


「聪明」或许不是一个最好的标签,但「最聪明」肯定是。


我曾经在《做个不着急的聪明人》中提到:要做到程度的极致,时间无法被跨越。

- 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寿司大厨小野二郎,他的标签是「寿司之神」,而今他已年过九旬,他穷尽一生都在追求创造完美寿司,一做就是几十年。

- 22 岁的莫扎特轻而易举地写出一部部经典,他的标签是「音乐天才」。不过鲜有人知他 4 岁便开始学琴,6 岁生日前,他的音乐家老爹已经逼着他练了 3500 个小时。

- 毕加索的标签是「艺术大师」,其发迹和他过人的商业能力有关,但他对绘画能力的打磨才是他名声大噪的关键——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毕加索博物馆,你可以在馆里见到无数小纸片或小手帕,上面是毕加索的绘画手稿,都是他「不挑时间地点」的绘画练习。


这与《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一书核心观点一致:若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付出一万个小时的努力。


要做到程度的极致,不断学习不断练习是最短的捷径。


当然,程度的极致也是相对而言的,你也可以适度关注「风口」。


纯粹从商业角度考量,人才的供求关系是你应该关注的目标。当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出现时,市场上对人才往往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风口」或「红利期」。


这时候大家的起点基本都为0,谁先进场谁就可以获得先发优势。


以前我常提到自己的例子:我刚加入麦肯锡金融机构组时,在麦肯锡服务传统金融领域的资深专家很多,我知道我就算花上4、5年也拼不过他们。与之相对的,那时候互联网金融领域刚萌芽,基本没人懂这一块。于是我主动跟老板说,互联网金融这块我来负责吧。


于是我给自己贴了「互联网金融」的标签,把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相关项目上,渐渐成为公司最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人之一,写专栏、出版了两本相关书籍(《风口上的猪》、《无现金时代》),结识了一堆行业专家。离开麦肯锡后,不少同事遇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问题,还是会给我打电话。


不过,关注风口也有个常见的误区——不坚持。


选好了赛道往前跑,一开始你确实比别人跑快了两步,但你若不坚持,如龟兔赛跑里头的兔子停了下来,自然很快被人超越,相对的「程度的极致」也没有了。


个人标签也并不是不能迭代。不过迭代时要遵循一个原则:新的标签要符合你的能力圈,不要过度偏离原先的道路,去追跟你完全无关的风口。否则就变成了纯粹的投机主义。


如何在职场建立个人标签?


最后稍微总结一下,建立个人标签,让你的标签被人记住,你要做到三个极致——



通过「频率的极致」让他人意识到你的存在,然后通过「反差的极致」引起对方兴趣,最后通过「程度的极致」取得对方信任,对方自然会在其有需求的时候想到你,为你提供机会。


不过,上述的几个「极致」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如果你做不到工作专业度方面的「程度的极致」,就算做到了前面两项,最后很可能也只能在一开始博人眼球,然后很快就陨落。


反过来,即使你做到「程度的极致」,比如给自己打上了「聪明」或「优秀」的标签。如果没有前面两者的辅助,酒香也怕巷子深。


来源:品牌几何,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点击 关键词 查看文章精选

中美贸易战 | 中兴 | 马云

转型金刚 | 华为70、80亿搞研发

商业模式 | 财税大系统 | 免费的革命

商业路演 | 经营大于管理 | 战略六盲点

华为游学 | 美国游学 | 阿里游学 | 海尔红领游学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