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曾经将电影《心灵捕手》看了好几遍。
影片中,马特·达蒙饰演的那位天才过目不忘,有着常人没有的天赋,却是问题少年。
挖掘他的人,认为他肯定可以做到一个令人望尘莫及的高度。但天才少年永远不愿意迈出他原本的、熟悉的那个圈子。
胡歌觉得,自己其实也有一点这样的性格。
出道17年、今天刚满39周岁,回顾胡歌的演艺之路,他一如既往地敏感、克制,对自我的审查异常严格。
胡歌似乎永远在反思,自己到底配得上大家的喜爱吗?
他是仙剑系列极少还没在现实成家的主角之一,被称为仙剑留守儿童。又因“十年前(2005年)是李逍遥、十年后是梅长苏”,因而得天独厚,得以潇洒肆意。
所以难得的,在同龄男明星随着年岁增长流露出“爹味”的时候,胡歌仍能流露出一种孩子气的天真,和洒脱的少年感。
二十年少、三十而立,近四十正少年。
9月1日,仙剑之父姚壮宪回复网友提问道,胡歌就是李逍遥,激起了一众回忆杀。
“反面教材”“别把自己当回事”等短语,极有自我约束感,却是胡歌常用的语言体系。
在胡歌心中,“胡歌”太大了,他始终只是想先做好一个活生生的人。
此时他早已是金鹰奖和白玉兰奖双料视帝,但他绝不允许自己充当前辈、倚老卖老。
所以胡歌没考到80分就会挨揍,但哪怕他考100分,母亲也不会轻易说出赞美的话。
但后来回忆起这段五六年的经历,胡歌发现自己从小就有人群恐惧症,对抛头露面的感觉不讨厌,但也绝不享受。
上课是父亲逼自己去的,平时的上台演出,也只是听从指令完成任务,学习得相当被动。
他在2016年的专栏中写道,骨子里的性格,没有因为这段学习经历而改变。但他学会了表演性格,表演开朗、阳光,以及不再让家人担心。这便是胡歌掩盖本性的开始。
公司老板回忆,在香港住院时,楼下便利店店员甚至不敢直视胡歌的眼睛。
补妆久了,胡歌神色开始木然,片场间隙,他常常会发呆,不再像之前那样与袁弘无忧无虑地打闹。
这或许是过去在明星体系下顺风顺水的胡歌,遭遇的第一次巨大瓶颈。
《射雕英雄传》剧照,胡歌与林依晨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明显地,人们讨论名人总是先从其外表出发。这段时间,胡歌第一次开始因为脸而不自信。
毕竟,胡歌饰演过潇洒热烈的李逍遥,生活中又能从事故中死里逃生,重新站到台前,继续演绎英雄郭靖、易小川、景天的故事,这事件本身就是英雄的叙事,能够在戏里戏外同时满足观众的期待。
“既然活下来,就不能白白活着”。梅长苏因为一个意外,必须不断扮演和隐藏自己,换了样貌后,过去的自己被隐藏了起来,一切都改变了。
这件事,胡歌没有和别人提起,是影视城的工作人员事后和袁弘聊天,才被爆出来的。
对方说,胡歌是自己见过唯一一个没有刻意要求住五星级酒店的明星。
这句叹气,张黎读出了胡歌对自身爆红的惶恐和对名利的极度警惕,他觉得,胡歌这个人,人性上的优美就在他的惶恐上。
他想,演一条不会眨眼、永远醒着的鱼好了,让观众想看、随时都可以来,最终自己却成为了一条万众瞩目却从未下过水的鱼。
胡歌则觉得,自己只是对自己活下来这件事感到不安,既然死里逃生,就得带着某种使命感,好好活下去。
但演了几部戏,变得比以前更红了,就是自己留下来的意义吗?
他边吃边想,张冕去往的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这是生命的密语还是神明的暗示?
死只是生命的一种延续,自己知道她不曾离开,而活着的人,真正要去追求的是什么?一定不是功名利禄,而是实实在在的幸福。
闫妮知道,胡歌孤独,回家就只跟自己的5只猫沟通,有点宁缺毋滥的意思。
面对演艺圈这个更加熟稔、并自始至终身处其中的名利场,胡歌依旧保持清醒。
胡歌参加《朗读者》
对胡歌来说,成为焦点、备受瞩目的经历偶尔能给他一些短暂的虚荣感,但很快又消失不见,与日俱增的是巨大的压力。
拍《射雕英雄传》时,他就觉得郭靖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从来都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没有自我,却恰恰保留了真诚的“本我”。
胡歌想,迟早有天,自己会从这里出走。
胡歌在采访中,也透露过这个点,那是一个有限的沸点。当事情快到自己脾气忍耐极限,自己可能做不到平和、绅士的时候,自己也会先走了。
留白的艺术,还用于自我审视,胡歌总喜欢用极有自我约束感的语言,提醒自己“胡歌”太大了,他始终只是先想做好一个人。
“今天拿到这个奖,并不是因为我的演技有多么好。我觉得是因为,我很幸运。”
胡歌参加上戏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
笔者不由得想到一首杨绛老师翻译的诗,简洁优美,恰好表明了胡歌善于自省、让人生留白的态度:
点击阅读原文
看更多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