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暴风雨”,“热情”后的“告别”

“黎明”前的“暴风雨”,“热情”后的“告别”

国家大剧院 港台男星 2020-04-10 17:18:50 947


前不久,我们欣赏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中的代表杰作,今天,“贝多芬之旅”将继续前进,在他的中期钢琴奏鸣曲中寻找时代的剪影。

同九部交响曲的轨迹相似,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到了1800年以后渐渐摆脱了古典主义奏鸣曲的固有形式,对传统的奏鸣曲式进行了大胆的突破。而且在欧洲启蒙运动的时代大潮后,贝多芬尤其关注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的终极命题,并倾向于在音乐中融入个体的情感。这些在音乐史上散发着耀眼光芒的钢琴奏鸣曲,也早早就预示了浪漫主义时代的到来


将“奏鸣曲式”进行到底的“暴风雨”
《D小调钢琴奏鸣曲“暴风雨”,Op.31, No.2》创作于1802年,三个乐章自始至终使用奏鸣曲式。

第一乐章充满了紧张和激情,极富戏剧性;

第二乐章“柔板”则描绘了一幅诗情画意、充满无尽幻想的画卷;

第三乐章“小快板”充满无穷的动力,第一主题经过多次变奏,如同生命的脚步快速走过。

很多人将这部作品与莎士比亚的剧作《暴风雨》联系在一起,这种说法不无道理。贝多芬确实和《暴风雨》主人公普洛斯彼罗一样,坚持与命运作不屈斗争,热爱生活并保持崇高理想,在苦难中涅槃。

 《暴风雨》中的米兰达 1916


一扫阴霾的“黎明”
《C大调钢琴奏鸣曲“黎明“,Op.53》创作于1804年。

“黎明”这个标题并没有经过贝多芬“批准”,很有可能是出版商为了销量“KPI”杜撰的。贝多芬把这部作品题献给长期帮助自己的朋友华尔斯坦伯爵,所以这部奏鸣曲更常见的标题是“华尔斯坦”。


“黎明”和《第三交响曲“英雄”》都是贝多芬在度过“海利根施塔特”危机之后创作的,这部作品中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时贝多芬的创作已不再拘泥于曲式上的戏剧冲突,而在钢琴上创造出更多富有交响性的色彩,真正把钢琴变成了一支“小型交响乐团”。


“热情”中“放飞自我”的展开部和尾声

《F小调钢琴奏鸣曲“热情”,Op.57》的标题又是出版商起的,但这回出版商显示出了水平。

“热情”听起来确实令人精神振奋,充满激情。贝多芬的个人情感在这部作品中挥洒地畅快淋漓,他用最简洁的音乐素材、最精炼技法写出了最丰沛的情感。


“热情”也彻底突破了古典主义钢琴奏鸣曲的常规结构,把展开部建立在呈示部基础上的同时,又融入一个全新的、节奏果断的主题,进一步巩固音乐主题中的意志、决心和必胜的信念。而全曲的尾声(Coda)也被再次发展,在沸腾的音乐达到顶点时插入一个急板,使沸腾的热情再次冲破所有束缚,鼓舞人心的力量预示着最后的胜利,使之成为贝多芬所有奏鸣曲中最震撼的尾声。


“告别”旧时代,这回是贝多芬自己起的标题

《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告别”,Op.81a》记录了贝多芬与他的朋友、学生鲁道夫大公在动乱中分别直到重逢的场景,时间线从1809年5月拉到1810年1月。这次,贝多芬没等出版商“下手”,自己就起好了标题。

“告别”的标题运用贯彻始终,三个乐章的小标题分别是“告别”、“离开”、“重逢”,贝多芬将这几个单词的字母用对应的音符“编码”,写成每个乐章的主导动机。

贝多芬开始给奏鸣曲起标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浪漫主义历史浪潮的势不可挡,也是人们越来越渴望自由表达情感的真实写照。也许,贝多芬音乐最为动人的地方正在于,他的情感就是作为一个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他所经历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高潮与低谷、苦难与希望,都是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的。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到此还没结束,下期我们走进贝多芬的晚年~


同舟共济,国家大剧院在行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