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中餐厅》,有一期节目,是几个带孩子的妈妈来到店里吃饭。
点单时,小男孩嚷嚷着要吃糖醋排骨,赵薇解释,排骨还在买回来的路上,等他买回来就给你做。
可是小男孩还是继续催促,“排骨怎么还没来?”
起初,赵薇不停地夸他帅,巧妙地避开着糖醋排骨的问题,小男孩安静了一会儿。
可是没多久,小男孩就坐不住了,在店里跑来跑去,还跑去问邻桌的客人,自己帅不帅?
赵薇没办法,只好把冰箱里提前腌好的蒜香排骨改良,加工成蒜香糖醋排骨。
小男孩吃了一口,就把排骨晾在一边,一会儿要给邻桌小姐姐喂饭,一会儿又跑到沙滩上玩沙子。
看到外面下雨,赵薇一边出去把小男孩抱回来,一边说着:你这排骨能吃一块吗?我是为你烧的。
小男孩这才轻轻地说了一句“可以呀”。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家里大人只是静静地在一旁坐着,时不时笑笑,从未有人出来制止过小男孩。
吧台上,还有几个妈妈跟赵薇谈论育儿经。
其中一个妈妈说:我昨天问他以后还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玩?他说不要了。
赵薇:为什么?他哪儿看不上你了?
那个妈妈说:哪儿都看不上。
另一个带儿子的妈妈说:我在家里的地位就是被他(儿子)排到最后。
赵薇:不行,你不能让一个儿子在家里觉得自己的地位最高,将来你老了,他也觉得你没那么重要。
男孩妈妈继续说:关键,他奶奶特别宠他。
赵薇:如果他们对他特别好,你就要对他尤其“差”,找一个平衡。
包括对自己的女儿小四月,赵薇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她说她不是个“虎妈”,在这方面不会太强势,因为大多时间她是在演妈,而不是在当妈。
直到女儿5岁以前,她都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好好陪孩子过一个生日。
在有限的相处时间中,她一直希望能给孩子平等的成长空间,没有太多说教和干预。
“她从离开我身体那一刻起,就是她自己的,有自己的人生和命运......过多的呵护对于小孩而言,或许根本不必要。”
从小四月1岁3个月开始,就很喜欢在屋子里满地跑,经常一个不小心,咚地一下就撞到了。
然后她会装作没事人一样,直到过一会儿,额头慢慢鼓起来个包,大人们才知道。
那时候,她就发现女儿是个比较独立的孩子,喜欢自由自在。
知道这一点后,赵薇就选择对女儿放手,鼓励小四月自己的事情坚持自己做,成长中的每一点新奇,都是好好地体会。
彻底放手的同时,也并不溺爱孩子,家务什么的想做也不拦着,一起洗洗筷子,包包饺子,都是很好的体验。
带着她看更多的风景,去到更多的地方,知道世界有多大,就知道该把自己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孩子感兴趣的,就多鼓励她去尝试,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引导着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这并不意味着,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父母就要降低自己的生活标准。
只有父母孩子真正彼此尊重、平等,才是对孩子好。
之前,网上流传过一组网友偶遇海清和她儿子的照片。
当时母子俩一起去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看《乱世佳人》,小小年纪的“蛋妞”十分绅士,全程都在帮妈妈拿包。
当时就有人说,“看看人家这家教”。
不仅如此,母子俩出门旅游,蛋妞也会贴心地帮妈妈洗袜子和T恤。
甚至有回,蛋妞看完电视正吃着拉面,忽然就眼眶红红的,对海清说:妈妈,谢谢你把我养大!
每个懂事的孩子背后,都是一对“懂事”的父母。
在跟儿子的相处上,海清说她学着克制对孩子的溺爱,尝试着从小就给他立规矩。
平时,基本上跟儿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偶尔还被儿子喊成“兄弟”。
也会经常分享儿子的作品,从“蛋妞”写的文章,到画的画,写的毛笔字,一点一滴都透露着对儿子的骄傲。
如果儿子犯错误,海清就会变成严母,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该严格严格,该温和温和,关爱与教导并驾齐驱。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优秀的孩子早年接受的教育都有什么共同点?”
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
不要问穷养好还是富养好,也不要再问严厉好还是宽容好,教育原本就应该让孩子每天都生活得理性和智慧,每一分钟都能感受到爱和幸福,每一次眨眼都能看到真实和希望。
这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