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360百科是这样介绍的:“在当涂县城关东北35公里,跨小丹阳与博望两乡镇,为皖苏界山。因山形四望皆横,故名。北东走向,长9公里,宽2~5公里,主峰太阳拱海拔458.9米,比高380米。”用的是说明性语言,冷冰冰的。可在陶氏宗族每一个人心中,她却庄重而深沉,充满温情。这座山,与我们陶氏宗族联系如此紧密,流淌着我们陶氏族人的热血,安眠着我们陶氏先祖的身躯。自本期起,我们丹阳郡姑孰陶氏宗族公众号平台将陆续讲述关于横山与我们陶氏的故事。今天刊发的是当涂文史专家施长斌先生的一篇文章。
(横山)
江东横山是“五岳”之古南岳,也是陶渊明的隐居地
施长斌
众所周知,天下有“五岳”,“五岳”之中,南岳叫“衡山”。而晋代文学家颜延之在陶渊明去世时写的《靖节征士诔》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晋征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都知道南岳衡山在今天长江以南的湖南省,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五岳”曾有过的历史变迁,湖南衡山作为南岳是后来之事;作为湖南之前的南岳衡山,史学界大都知道是“潜、霍之山”,即今安徽天柱山,而在天柱山之前的古南岳在哪里?至今难有定论。研究发现,今苏皖交界之江东横山就是“五岳”历史上最早的古南岳,也是颜延之所写陶渊明“幽居”之南岳。
一、南岳“衡山”的历史变迁
据湖南《南岳记》记载:“开皇九年,诏定衡山为南岳,而废霍山为名山。”也就是说,湖南衡山作为南岳开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废天柱山,而改定湖南的湘山为南岳(有个传说,天柱山形势太险峻、道路太陡峭,隋文帝根本爬不到顶上去,一时不快,于是将其南岳之名废了);隋唐以后,南岳便移至湘山,并改其名为南岳名——衡山。而此前的南岳——天柱山则被列为中国五大镇山的“中镇”。后来,天柱山下还设有衡山镇以示纪念。
天柱山,又称皖山、潜山和霍山。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南岳。”《汉书》又载: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汉宣帝诏定“南岳于潜”。也就是说天柱山作为古南岳,开始于汉代。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时,曾亲临皖山登礼而“号”南岳;公元前61年汉宣帝在天柱山设台祭岳,诏定敕封皖山为“南岳”,同时亦称它为“衡山”,朝廷还在此地设置了“衡山郡”,至今霍山县南岳庙旧址尚存“汉帝勒封”四个大字。对于天柱山因何被封为南岳,汉《尔雅》是这样记载的:“霍山为南岳,盖因其副焉”。晋郭璞《尔雅注》解释道:“霍山,在庐江郡潜县,别名天柱山。汉武以衡山辽远,谶纬以霍山为岳,故祭之也”。
根据《尔雅》“霍山为南岳,盖因其副焉”、《尔雅注》“汉武以衡山辽远,谶纬以霍山为岳”、晋干宝《搜神记》“汉武徙南岳之祭著庐江潜县之霍山”以及《尔雅·释山》中“江南衡”的说法,在天柱山命名为南岳衡山之前,应该有一座古“衡山”为正宗古南岳,并且地处江南,而“潜、霍之山”——天柱山“为其副焉”。《尚书·尧典》:“(舜)受终于文祖……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南北朝盛弘之《荆州记》:“衡山者,五岳之南岳,其来尚矣。至于轩辕,乃以潜、霍之山为其副焉” 的记载内容,证明了尧舜时代古南岳的存在。
(天柱山)
那么,最早的古南岳“衡山”到底是湖南湘山,还是另有所指呢?在屈原的《天问》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屈原曾在陵阳(皖南)作《哀郢》,并完成了《天问》。《天问》中,有一问曾这样写道:“吴获迄古,南岳是止;孰斯去斯,得两男子?”对于此问,汉代王逸《楚辞章句》解释道:“ 获,得也。迄,至也。古,谓古公亶父也。言吴国得贤君,至古公亶父之时而遇太伯,阴让。避王季,辞之。南岳之下采药”。从汉代王逸,到现代闻一多,历代名家都认为,屈原《天问》的这段文字系指吴泰伯、仲雍采药南岳衡山之事。
《尔雅·释山》中的“江南衡”以及《尔雅·释地》中“……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扬州……”的地理记载,也说明“古南岳——衡山”在江南——古吴越之扬州地域。
由此可知,泰伯、仲雍采药隐居的古吴越之衡山就是历史上最早的古南岳。
二、江东横山是有历史文献记录最早的古老“衡山”。
据《江南通志》及江苏江宁、安徽当涂等地的府县志记载:江东横山,又叫横望山,古称衡山,因四望皆横而得名;古代这里属扬州,秦统一天下属丹杨(阳)县。《尔雅》中“江南衡”及“江南曰扬州……”的记载,也印证了古扬州地域内“古衡山”的存在。现今的江东横山分属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原属当涂县)、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及江宁区,属两省三县区交界。这里至今仍可见到题有“衡山”字样的旧碑刻。
(衡山澄心院舍山记碑)
横山脚下的古丹阳湖是我国古代“五湖”之一,水面辽阔,连通长江,并有古“中江”故道通越达海。大禹治水、到会稽,秦始皇南巡都由此经过(见《史记》中“禹凿中江”,始皇“过丹阳,达钱塘”),《左传》、《史记》、《吴越春秋》中都有这个“衡山”的相关记载。《左传》中“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而至于衡山”,所说的衡山就是指这里。鸠兹,就是今天的芜湖(清代历史学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记》:“子重之克鸠兹也,为今太平之芜湖”)。江东横山地处芜湖(古鸠兹)东部的古丹阳湖东岸,古代地属吴越,也系“吴头楚尾”,是吴楚交战的前沿。
(古丹阳湖所析之石臼湖)
横山脚下分属苏皖两省的丹阳古城,还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首批建制县之一的丹阳(杨)县治所在地,城内至今保留与舜帝有关的“宝岱”古名,这也应验了《尚书·尧典》中:“(舜)受终于文祖……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的记载。
二、江东横山是泰伯、仲雍采药之衡山
泰伯、仲雍采药衡山之事,《史记》、《吴越春秋》中都有相关记载:早在殷商末年,周太王有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老三季历的儿子叫姬昌,太王“知昌圣,欲传国以及昌”,期望他成就王业。泰伯、仲雍深知太王意愿,为成全季历,毅然出奔荆蛮,假借因太王生病而采药于衡山;后来季历顺利接位,传位给姬昌,成就了周文王。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叙吴自太伯至夫差、越自无馀至勾践的史事)之《吴太伯传》载:“太伯、仲雍二人托名采药于衡山,遂之荆蛮。断发文<纹>身,为夷狄之服,示不可用。”
关于荆蛮之地的“衡山”当在古吴国境内,不可能是古楚国腹地的湖南湘山。“荆蛮”,据唐人司马贞《史记索引》记载:“地在楚越之界”;而“衡山”,钱大昕《二十四史考异》认为是江东当涂横山,即今马鞍山市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溧水县交界的横山。
关于泰伯、仲雍采药隐居之地。据《吴越春秋》记载,泰伯死后“梅里平墟”。成书于战国的《世本·居篇》记载:“吴孰哉居藩篱,孰姑迁徙句吴。”“孰哉”系仲雍的字,“孰姑”系吴王寿梦的字(当涂古称“姑孰”,与后来的吴都“姑苏”同音);关于“梅里”和“藩篱”,汉代《绝越书》说:“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唐人陆广徽《吴地记》又注:“梅里又名番丽,今横山”。而“番丽”与“藩篱”同音,横山脚下古丹阳城北部江宁区境内至今有梅村。有《横山隐贤》诗这样赞道:“泰伯仲雍义让贤,断发纹身隐横山;荆蛮开发勾吴立,化育功德百代传。”
由此可见,泰伯、仲雍采药之“南岳衡山”就是今江苏南京市与安徽马鞍山市交界的江东横山。
四、江东横山是东晋陶渊明隐居之“南岳”
东晋颜延之在《陶征士诔并序》中说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是“南岳幽居者也”。有人以为陶渊明隐居庐山,把“南岳”理解为南山即南边的庐山,也有人把其当作今日湖南之衡山;其实陶渊明隐居在江东衡山,即今横山,此南岳就是指江东横山。
首先,陶渊明来江东横山隐居,在古代诗文中有脉络依据。
除在陶渊明去世时,颜延之在《陶征士诔并序》中说陶渊明是“南岳幽居者”之外,陶渊明死后一百年的南北朝时代,在江东编著《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萧统也曾以“悠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陶渊明集序》)来描写陶渊明由江西到江东逆旅“寓居”的情况。
大唐盛世是研究晋史、编写《晋书》的重要时代,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是对陶渊明、谢朓等晋代诗人仰慕有加的著名山水诗人。李白游遍名山大川,多次游居当涂,最终定居姑孰。他在姑孰周边的诗文中多次以“陶渊明”相喻(如:《题东溪公幽居》中“宅近青山同谢朓,门垂碧柳似陶潜”,《山中与幽人对酌》中“我醉欲眠卿且去”,《江上答崔宣城》中“陶令忽相逢”等),大家多以为李白是在引典借喻,而不被重视;其实,李白在此多次有感而发并非偶然。
李白的《九日登山》一诗,不仅对陶渊明隐居姑孰大地写的明确,还写出了陶渊明来此隐居的重要原因。诗中写道:“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寓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接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从诗的内容来看,土接响山、水连宛水具有宣州地域的显著特征,而菊花秋色和孟嘉落帽之情景,与李白《九日龙山饮》中“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情景相同,这首诗明显写于姑孰龙山。诗的开头直截了当地写出了陶渊明辞官,不与世俗同流,又因为酒的原因“归去来”,而寓居到姑孰大地(唐代属宣州)的事实。
不仅如此,诗仙李白还认为,横山石门园田景致就是陶公《桃花源记》的模本。李白在横山所作《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中写道:“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陶公”就像关公、包公通常是特指一样,往往是对陶渊明的特称;诗中的“遍桃花”、“鸡豕”、“繁桑麻”,尤其“秦人家”等,更是陶翁笔下“桃花源”的景象。在李白看来,这里无疑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再说宋代,嘉祐进士、润州知州杨杰在公元1100年左右所作《横望山》诗中写道:“陶家旧宅寄山坳,七百年来此结茆。”因陶弘景曾在横山隐居,一般以为“陶家旧宅”系指陶弘景住地,其实应该是指陶渊明。因为陶弘景生于456年死于536年,以杨杰所称“七百年来”当在700多年前的公元300——400年,此时应该是陶渊明的生活年代。
(诗仙李白)
其次,陶渊明自己的诗文中更是有隐居横山的相关记录。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望)南山”是陶渊明著名诗篇《饮酒》当中的名句;而横山古称“藩篱”,因地处江东,在古丹阳湖的东北岸又被唤作“东篱”。尤其是在孙权筑姑孰城以后的魏晋时代,丹阳湖地区的政治中心由丹阳(秦县、汉郡,古称丹杨、曲阿),分治姑孰,在姑孰城、龙山一带看丹阳横山,更是以“东篱”相称。直至南宋,对横山仍有人沿袭“东篱”的称谓:南宋赵构由杭州乘船经丹阳湖到姑孰龙山赏秋色遇雨(“龙山秋色”乃姑孰八景之一),群臣扫兴,赵构命随行的秦(桧)门十客之一康与之作诗词助兴,康与之东望归途,随即作词《望江南·重九遇雨》:“重阳日,阴雨四效垂。戏马台前泥拍肚,龙山会上水平挤。直浸到东篱。 茱萸胖,菊蕊湿滋滋。落帽孟嘉寻篛笠,休官陶令觅蓑衣。都道不如归。”因“孟嘉落帽”龙山之典故及“孟嘉”、“陶令”都曾在此生活,而有触景生情之借喻。词中提到的“直浸到东篱”,则明显系指秋水茫茫,丹阳湖水浸漫横山的景象。
《游斜川并序》是陶渊明隐居时的游记,也是陶渊明唯一一首写景的游记性诗文,诗序中提到的“斜川”、“长流”、“曾城”、“南阜”等地名,在丹阳湖周边都有对印,尤其是“长流”古村,至今仍在横山脚下的石臼湖边。
《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归隐时所写的著名诗篇,从“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往来;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其二)、“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其四)等诗文中不难看出,陶渊明的隐居地有族亲、祖坟,有园田、井灶、桑麻。
关于陶渊明的族亲和祖宅荒墟:横山脚下自古有众多陶氏“墟坟堆”之说。当涂旧志也载:唐宣州刺史陶世长“叙述先茔,刻于陶大举德政碑阴云,自汉至唐凡三百七十七所皆大官勋爵,吁亦盛矣。”查阅《太平府志》、《当涂县志》得知,横山脚下陶氏祖茔,有说是陶渊明曾祖的陶侃祖上陶敦(汉)墓,以及据说是陶渊明父亲的陶回和祖上陶谦(汉)、陶基(三国)、陶璜(晋)等名人墓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书法)
关于园田: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分别有“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等感慨,还有“绵绵归思纡”、“心念山泽居”、“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等思念情节,江西宜丰《秀溪陶氏族谱》之《靖节公家传》中也有:“乙巳岁三月,敬宣改宣城内使,公适使都还,经钱溪,复邦族,家贫甚……”等回归故土的记载。无论从江西到金陵,还是由金陵回江西,经过的家邦故地“曲阿”、“钱溪”(丹阳古称)无疑都在横山脚下。
关于井灶、桑麻:“丹灶灰井”、“丹灶寒烟”乃江东横山著名历史遗迹和古景,其中“丹灶寒烟”位列“姑孰八景”之中;横山地区历来是优质桑麻产地,李白在写横山石门“桃花源”——“秦人家”时,也有“就中仍见繁桑麻”的诗句。
还有,陶渊明在其诗文中多次提到的南山、山泽等地名,在横山、丹阳湖周边也有对应。在横山脚下录有宋代李刚、文天祥序文的姑孰陶姓“思成堂”族谱中,唯一收录的陶渊明诗文是《葵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其间有“寝迹衡门下,逸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等内容。很显然,这首诗应该与当地有关。“衡门”可能是指横山(衡山及石门),而“荆扉昼常闭”则与《归园田居·其二》中的“白日掩荆扉”相同。
综上所述,陶渊明隐居之地在江东横山,颜延之所说陶渊明隐居之“南岳”衡山,就是江东横山。同时也说明:直到晋代,对江东横山仍有人沿袭古“南岳”这样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