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哭泣 也曾共同欢笑
我们会记得 永远地记着
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我们说一个人伟大,多半是因为其志趣高蹈,满怀理想,其作品或行为等具有超越一般人的深远的时代感、鲜明的使命感。
正如纵使“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永”,同时代的词人中,我们还是先说苏东坡伟大。在这之前,更伟大的有屈原、李白、杜甫……
罗大佑的作品,已得李杜之风。
他创作的歌曲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几代人的青春。
他以“士”的文人风骨把流行歌曲提升了一个层次,直击现实的同时又把士道的理想和情怀融入,追问内心,执着坚持,勇敢无畏。
所以,现今乐坛老大哥一辈中,虽然李宗盛更流行,更入心,更亲近,但李宗盛说他自己只是凡人,罗大佑是大大大哥,罗大佑才是伟大的。
我认同这个说法。
回顾这几十年华语流行乐坛历史,要说伟大,还是要先加在罗大佑这个名字之前。
昨日的罗大佑:为了理想历尽艰苦
罗大佑1954年7月出身于医学世家,是台湾省苗栗县的客家人,祖籍广东梅州。他有兄有姐,是可以自由随性的小儿子。
1974年罗大佑20岁时创作了第一首歌曲《歌》,以徐志摩翻译的诗作为词谱曲。同时期还创作《乡愁四韵》,也是用余光中之诗谱曲。
两首曲都是舒缓而深情,后一首的咏叹,更显悠长的古典意味,创作伊始已体现罗大佑曲调的“文”气,或是“士”气。
1977年罗大佑就读中国医药学院之时,发表《闪亮的日子》。1979年发表歌曲《痴痴的等》、《恋曲1980》。其中《恋曲1980》仅用时30分钟,却是其恋曲系列之最佳,他以恋曲为名,表达闪亮日子和逝去爱情只是生命里的一段过程,体现了崭新和独到的思考和视角。
据说罗大佑当时正在仁爱医院妇产科实习,也许在医院这个最能发现人性本质的地方令他对爱情这东西有所发现突然涌出无限感慨,他觉得两个独立的个体即使再相爱,都不能真正拥有彼此:“你不属于我,我也不拥有你,姑娘世上没有人有占有的权利。”
如今,快四十年过去,罗大佑写的爱情仍然鲜亮发光,对凡尘俗世的拷问仍直击人心。
爱情我明白,幸福我也知道,但永远是什么?
罗大佑的提问,似乎永远没有答案。
你曾经对我说 你永远爱着我
爱情这东西我明白 但永远是什么
姑娘你别哭泣 我俩还在一起
今天的欢乐 将是明天永恒的回忆
1980年罗大佑是出品相当丰厚的一年。《是否》、《光阴的故事》、《将进酒》、《鹿港小镇》、《一样的月光》等均为这一年创作,也正是这一年,他自中国医药学院毕业,考上医师执照,进入台北一家医院的放射科工作。
是否这次我已真的离开你
是否春水不再向东流
是否应验了我曾说的那句话
情到深处人孤独
苏芮这两首名曲,《是否》的词曲均为罗大佑所作,《一样的月光》是词的作者。
罗大佑的词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那些看似直白的平铺直叙之中,是能穿越幽闭时光尘埃的悲悯和呼喊。
1982年,历经艰辛,罗大佑的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出品。专辑封面那个黑衣墨镜的卷发男子倨傲地在文案里宣告:“这里没有不痛不痒的歌,假如不喜欢的话,请回到他们的歌声里,因为这中间没有妥协。”
这张专辑的发行被当时的媒体称之为“在台湾国语流行乐坛投下的一颗改变流行乐史的原子弹”。
这颗原子弹的组成元素是《鹿港小镇》《恋曲1980》《童年》《光阴的故事》《之乎者也》《将进酒》等十首歌,首首如雷贯耳。
原子弹的威力人所共知,海峡两岸无数青年中弹,关于理想追寻、生之忧患的罗大佑原子弹辐射后遗证成为几代人精神内核的一部分,是终身无法清除、且经常伴随阵痛发作的不治之症。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
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
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罗大佑写《鹿港小镇》时还没到过鹿港,只是因为和洗车小伙聊天作出了这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歌。
现代化物质文明对传统的冲击,至今仍在我们身边发生。
“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我们都是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我们不害怕变化,却害怕失去纯朴和真纯。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童年》是我听到的第一首罗大佑作品。
当时并不知道罗大佑,更不知道他花了五年时间一个字一个字推敲才把整个童年所见之风物,以及所有怅然又温暖的感觉,一一道来。当然,池塘并不是他童年所见,而我的童年却正有池塘。
初中三年级的迎新晚会,第一次从高年级同学的吉它弹唱中听到,一种无以名状的温情和熟悉以雷霆之势轰然而来。
池塘边的榕树,操场边的千秋,还有阳光下蜻蜓飞过来,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只是直白素描的叙述纪事,却为我们成年后灰暗的人生永远打开了一扇看见美好的窗。
珍贵,且遥远。
1983年罗大佑第二张创作专辑《未来的主人翁》发行。这一年,他还为邓丽君创作了《爱的箴言》。
“真真正受过伤的人,才知道疤痕也有生命。真正为大众创作过的人,才知道那是如何难以攀登的山岭。真正爱过、关怀过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管道通往人性。”
罗大佑每个专辑的文案,都是他某一时期创作思想更深层次的导读和注解。
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
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这张专辑是壮阔时代背景中沉重的思考。其中《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未来的主人翁》三首被称为献给台湾历史,现代与未来的巨作:告别传统,困惑现在,忧虑未来。
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 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苹果价钱卖得没以前高 或许现在味道变得不好
就像彩色的电视变得更加花俏 能辨别黑白的人愈来愈少
这些人人看得见的现象如此浅显普遍,背后的深刻沉重却没几个人看得见。
罗大佑伟大的地方正在于此。
越是仔细阅读他的歌词,越觉得之中的伟大。
我这里用的是阅读。
罗大佑的歌词是可以阅读的,去曲去乐仍有诗意和深意在。
《亚细亚的孤儿》中颜色对比强烈,令人心有戚戚焉。关于这首歌,还有同名的专辑,我只想说,时代性越鲜明,历史感会越深远。
《现象七十二变》对台湾的社会现象,解读得如此精准,写实之中有对历史的传承,更有爱之深恨之切的悲慨;
《未来的主人翁》沉痛又深邃,罗大佑反复吟唱“就这样飘来飘去”48遍,全力渲染和表达情感。三十五年后我在演唱会上现场听到这首歌,人群上空飘来飘去的歌声非常震憾,飘零之感与末世情怀振聋发聩,歌中孩子之呼喊到今天再听,更显罗大佑之前瞻和远见。
1984年罗大佑发行第三张专辑《家》。这张专辑一改之前的呐喊基调,温情和内敛,完全背离当年他树立的形象,除了《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其他歌曲我当年几乎闻所未闻。
多年之后,罗大佑写了《家》III,我才知道还有这个《家》I和《家》II,这最初出发的地方。
每一首想你的诗写在雨后的玻璃窗前
每一首多情的歌为你唱着无心的诺言
每一次牵你的手总是不敢看你的双眼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穿过你的心情的我的眼
如此这般的深情若飘逝转眼成云烟
搞不懂为什么沧海会变成桑田
1985年罗大佑创作《明天会更好》。用"群星为公益而唱"的形式,呼应1986年世界和平年的主题、并纪念台湾光复40周年。成为台湾近代流行歌曲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单曲。
我想不仅是台湾,应是整个华语流行史上最成功了。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
慢慢张开你的眼睛
看看忙碌的世界
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
春风不解风情
吹动少年的心
让昨日脸上的泪痕
随记忆风干了
少年慢慢"睁开眼睛",春风、饥荒、战火、童年、家园一一呈现,画面不疾不徐地铺陈,人生际遇变迁伤痛之中,我们仍然呼唤、拥抱,并期待明天会更好。
1985年3月,罗大佑远赴纽约,借着听从父亲放弃音乐老老实实做个医生的劝告,为昨日的罗大佑划了一个句号。
不得不说,罗大佑影响最深的作品至此已基本面世。
他在出生成长之地多年的思考和追寻,他在医学和音乐的选择之中的挣扎和思考,白天X光剖析别人的身体,深夜以音乐刀剖析自我的灵魂,成就了划时代的伟大作品。
罗大佑这一时期的三张专辑,《之乎者也》排名台湾流行百大专辑第一名,《未来的主人翁》第九,《家》第五十。排第二的《搭错车》也有他的身影。
这些作品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脉博,有他自己独特的人文气息,更有他对时间、历史以及人类文明的思考。
他最抒情感伤关于时光流逝的巅峰之作《闪亮的日子》、《光阴的故事》和《童年》也在这个时期发表,但因为《鹿港小镇》、《未来的主人翁》等太过惊世骇俗,人们给他贴上批判和愤怒的标签,把那个黑衣墨镜爆炸头的严肃青年定为民主与时代的代言人,并且期许他一直把时代扛在肩上。
告别的年代:你把春天给付了我们
1986年,罗大佑在港发表《东方之珠》由关正杰首唱,这首粤语歌与后来广为传诵的同名作品同曲不同词。同年也为电影《海上花》谱写同名主题曲。
睡梦成真 转身浪影汹涌没红尘
残留水纹 空留遗恨
愿只愿他生 昨日的身影能相随
永生永世不离分
1987年,罗大佑正式在香港定居,并且写信给父母, “心里拔河拉扯14年,音乐终于赢了,我已经决定好这辈子不做医生,一辈子都做音乐,一辈子的主业都只有音乐。”
他还和父亲说过:“如果再逼我回来当医师,我就跟你脱离父子关系。”
这封信之后,父亲终于不再要求他当医生了。
更有意思的是,多年以后,罗大佑的父亲和别人说“你不知道,罗大佑的歌都是我教他的。”然后,两天后就安然地永远离开。
离开台湾到纽约再到香港是黑色时期之昨日罗大佑的终结,也是和罗大佑自己想重新开始的转折分界点。
他告别了20岁成为的那个罗大佑,他甚至宣称,那个罗大佑已死,而且必须死。
到了香港的他,由于周围全是说粤语的,他很长时间都处在一个失语期。
他把重心转向了配乐。
1988年,罗大佑发表《爱人同志》专辑,收录《恋曲1990》《爱人同志》《你的样子》等。虽说音乐专业人士能分析出与黑色时期明显不同的新罗大佑”形象,但我这种行外人,觉得虽然有变化,但还是那个罗大佑才能有的风格。
《爱人同志》强烈的摇滚曲风带着咄咄逼人的摄人气势,歌词的批评方式只有罗大佑才能写得出;《你的样子》悲情中是深长浓郁的至诚挚爱,是这专辑里我现在最喜欢的一首,虽然《恋曲1990》当年最流行有最难忘的记忆。
这一年,他还出版《昨日遗书》,以著作方式明确宣告彻底跟昨日的自己告别。他写道:“于是他走了。撒手也好,西归而去,也对。总之是再也不回来了,再也没有人看得到他”。
每一次闭上了眼就想到了你 你像一句美丽的口号挥不去
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
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让风尘刻画你的样子
就像早已忘情的世界
曾经拥有你的名字我的声音
1989年罗大佑第一张电影音乐专辑《衣锦还乡》发行。同年把过往的情歌重新选辑出版,
包括《闪亮的日子》(1974-1981作品),《告别的年代》( 1982-1989)作品)。
这个时期还有一首较为出名的作曲作品《人生何处不相逢》,由陈慧娴演唱。
告别的年代 分开的理由 终不须诉说出口
亲爱的让我快见你一面 请你呀点一点头
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无色的你
阳光里闪耀的色彩真美丽
有声的无声的脸孔的转移
有朝将反射出重逢的奇迹
1990年罗大佑在香港成立“音乐工厂”,合作伙伴包括林夕、花比傲、黄耀明、袁凤瑛、娃娃等,专门从事音乐开发,电影配乐工作。这一年的知名作品是和林夕合作的《似是故人来》,由梅艳芳演唱。
1991年,是罗大佑震撼香港的年份。我个人也认为是罗大佑在香港创作的巅峰。他发表了《皇后大道东》专辑以及台语歌曲专辑《原乡》,并发表《追梦人》、《滚滚红尘》等。
有说《皇后大道东》是香港的《亚细亚的孤儿》,有一定道理。罗大佑作为一个只呆了几年的局外人,深刻的历史思维、犀利的独到眼光由此体现。整首歌与以往的犀利相比,相对温和,诙谐成分居多,把回归前香港民众担心和期待的心态表现得维妙维肖。
来易来 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 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皇后大道东》的专辑文案这样写着:
“一百五十多年来,香港就在被遗弃中成长,在东方与西方的夹缝中妥协求生存。她的历史就是一段梦的轨迹。
奇怪的是,任何来到这里的人,都也像逐渐的走进了她的梦境般,跟着她成长;而且奇迹似的找到了他们的梦,而且不想离开。
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不可能的困顿,都终于被化解,而且梦幻似的继续向前行。”
在这之前,没有一个人能把香港写得这么到位,梦幻的历史,融化的伤痛。
更好的注解是罗大佑重新作词并演唱的普通话版《东方之珠》。
月儿弯弯的海港
夜色深深 灯火闪亮
东方之珠 整夜未眠
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在此之前,香港只有自己的《狮子山下》,那是香港普通市民逆境自强精神象征;在这之后,香港更以《东方之珠》耀眼于世界,她以梦的轨迹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
罗大佑以俯瞰之姿,道尽了最动人的香江风采,也充分展示了香港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他的声音粗砺大气,激昂沉郁,让这首歌脱胎换骨。
“水上往来,日夜千帆”,每一滴眼泪都折射出香港百年沧桑的辛酸、执守与期盼。
在这之后,罗大佑于1992年发表《首都》,1994年发表《恋曲2000》,2004年发表《美丽岛》。但再没有之前的影响力,也不再波及我这样与圈内有一定距离的普通民众。
期间,1998年罗大佑的父亲去世,历经人生第一次至亲死亡渴望亲情的他,跟相恋十年的李烈结婚,却不料一年八个月后离婚,反而带来更多的伤痛。
2000年9月,罗大佑首次在大陆开演唱会,自此之后若干年,他携着的昨日旋风一直把那些沉寂已久的忧伤的年轻人刮得涕泪交零。
对于回大陆开演唱会的感受,罗大佑说“一上台,我看到体育馆挤了八万人,吓死了。灯光一打,我唱到结尾,仿佛作了一场梦。但那场梦,让我觉得死在舞台上也够了!”
出没入夕阳底
放眼人世啊
何时才变成妳
轮回于有无中
翻尽了悲和喜
风雨美丽岛
爱恨随痴人迷
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罗大佑和李宗盛、周华健、张震岳组成纵贯线乐队,举行了轰动乐坛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并出了EP《北上列车》与《南下专线》。
他们从台湾流行音乐30年的纵贯线上呼啸着风驰而过,坚持信念和激情,凭着赤子之心求新求变,飞扬跋扈、骄傲不羁。
纵贯线到深圳演唱时,我们是冲着罗大佑去的,不得不说,当时甚是失望。四个人的表现中,我们觉得罗大佑排第四位。
当然,罗大佑之为罗大佑,并不在某些不怎么成功的演唱会。
出发啦 不要问那路在哪
迎风向前 是唯一的方法
说实话,罗大佑到香港开始专注于音乐以后,音乐在专业化应有了更高的提升,但和以往一样的惊世之作除了1991年好像再没有发生。
我把罗大佑告别台湾之后想告别昨日的这个漫长的时期称为灰色时期。
一方面,他的创作商业性加重,风格只弱化了黑色,仍然是原来的特色,黑色素减弱成为深灰;另一方面,他把音乐作为职业之后,因着以往的成功和对自己的要求,压力更大,而时代在变化,他原本的风格第一次横空出世造成的化学反应也不再出现。
但是,罗大佑还是罗大佑,带着伤痛,带着迷惘,也仍是同时期最让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创作者和唱者。
变与不变:我们改变了世界,世界也改变了你和我
2010年9月,罗大佑在巴厘岛与Elaine结婚,2012年8月15日罗大佑升格当爸,女儿出生。
2014年罗大佑带着妻小回台北定居,29年海外漂泊,落叶归根。
2017年7月,时隔13年,罗大佑发表《家》III,专辑和海报头像穿的是白色休闲西装,戴着眼镜,文质彬彬,温情,从容。
2017年年底开始在台北、北京等地举办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巡回演唱会。
罗大佑在《昨日遗书》 曾明确说过不会要小孩。
现在他有了女儿,他接受采访,微笑地说每天接送女儿是最开心的事。
他说他的心定了。
众人齐呼:罗大佑变了!不再是那个罗大佑了。
给我些温暖的体谅而坚强的
彼此保护的心情
但愿成长在日后寒暑狂风暴雨里
有颗不变的心
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
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平心而论,罗大佑《家》III无论是词还是曲都没有带给我们惊喜。但这个专辑确实充分体现了罗大佑创作心态上质的改变,无所谓市场,只为更贴近自己的生活和心境。
“归程总是比迷途长,长于一生”。
如果要响应罗大佑的黑色时期 ,那么,经历了漫长的灰色,现在到了白色时期了。
白色是全色光,单调、朴素、坦率、纯洁,可以反射所有光。它代表安静,停止,甚至结束。
我们不得不接受,那个叛逆青年已经老去的现实,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接受自己也已经早已不再年轻。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更加充满对罗大佑的敬意。
罗大佑说过,“我的唱片像是我的名片,它代表我,代表一种写歌的热情、人格、信念。”
流行乐坛这样一个不入高雅音乐殿堂、面向普罗大众的领域,因为有了罗大佑而变得不同:流行自罗大佑如格调高,题材阔,思想深。
而罗大佑,既不媚俗,也不媚雅。
他做自己想做的音乐。他以燃烧自我之姿散发出烟花与火焰的种子。
1
罗大佑的歌是和其他人不同的作品。
他的作品是词、曲、唱、编等集于一身,综合立体全方位的作品。
整体性而言,其作品统一体现了鲜明的特征:所忧甚广,所见更深,所思极远。
所忧甚广:罗大佑的作品题材极为广泛,忧伤始终是基调。愤怒也好,深情也好,沉重沧桑是底色。罗大佑的忧“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 忧,即使知道现实无法改变,也要发出自己的呐喊。
罗大佑在某次在新浪网与网友聊天时说到,激发他创作灵感的是“人,女人,土地,民族,时代,相聚、分手,生存、死亡”。这些都成为他创作的题材。
他的歌也可以说都是忧伤的情歌,为人类,为家园,为城市,为父母,为爱人,为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唱的情歌。
他写爱情的时候总是不止在说男女之爱,他写故国家园,又总带着比男女之爱还要深的热烈和患得患失的伤感。
罗大佑如此说:“母乳是儿时的情歌 日记是青春的情歌/第一件碎花洋装是妈妈的情歌/离乡的火车站是爸爸的情歌/黄河是中国的情歌 丝路是时空的情歌/恋曲1980是恋曲1990的初恋/流浪是乡愁的失恋情人/回忆 是一生的情歌”。
所有的歌都是情歌,但都是忧伤的情歌。
是段不朽的传奇
没想到这竟是我俩生命中的
短暂的插曲
风花雪月
自古依然
袓先的青春
刻在竹板上
爱情如新
爱情又来
所见更深:王国维说“事无大小,无远近,苟思之得其真,纪之得其实”。
罗大佑是一直仔仔细细地写自己;而除了审视和反思自己,他又真实地把所见所感纪录下来。
他做过X光放射科医生,他在自己的作品里也体现了如X光一样的透视性。关于社会和人类命运,没有比《亚细亚的孤儿》专辑更让人无所遁形了。
哪怕他写小人物,台北红玫瑰,我们听到的也是命远的孤独与寂寞,还有不能停止舞步的无奈。
到此已经无所谓 台北红玫瑰
你的怀中 体香随心思浮动
不外是深情比酒浓 不外是深情比酒浓
所思极远:罗大佑的作品中相当一部分都具有历史视野和理性思想的,这在整个流行音乐坛中都是少见的。时空交汇,苍凉辽阔。
此人何其者 孔老夫子也
知之为不知 在在不在乎
此人何其者 寒山子是也
不知为知之 不在乎在乎
此人何其者 齐人 是也
他唱“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而现在,好像真的应验了。
2
估计包括我在内,估计很多人都觉得罗大佑的歌是最接近诗的歌。
但罗大佑自己却不是这样想的。
他自己最在意的角色是“作曲家”。对他来说,旋律优先于歌词,他也不想只靠文字,变成一个诗人。他也说过某个文学家写歌词不行。他对自己的职业和信念充满热爱和真诚。
他说︰“歌是语言的花朵,语言有它自己的生命力。”
音乐使语言绽放出出乎意料的令人惊艳的花朵。
但愿你会记得 永远地记着
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清楚地记得大四毕业大家分别在即,我才第一次听到《闪亮的日子 》。
文史楼前的草坪上,平时很少说话的男生站起来,张口就是“我来唱一首歌,古老的那首歌,我轻轻地唱,你慢慢地和”。一刹那间我给惊呆了。我觉得他好像是说轮到他来唱一首歌的,怎么就唱起来了。
原来看以平白的语言就是这样在轻缓的音调中绽放成动人的花朵的。
春风秋雨融化再见东与西
江山依旧拥抱久违的分离
人随皇天后土心随身来去
同样的曲调,迥然不同的悲伤,浩然弥哀。
我之前并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首抒情的国语版《皇后大道东》,完全听不出原来粤语版的感觉,有种误以为是《东方之珠》姐妹版的感觉,但又明显是另一种补充。
虽然罗大佑更强调音乐对他的重要性,但罗大佑的词是也有着别人所不能为的生命力的,那是花朵绽放的源泉。
对比两首同曲的《东方之珠》,答案即显而易见。罗大佑花了五年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回归前的香港,他自己填词并演唱,梦幻又伤感的香港才于苍茫的历史中屹立出来。
所以,我并不想分割罗大佑作品的曲、词、唱和编曲。
罗大佑可以为一首歌词琢磨五年,不说他的严谨和苛求,他五年中的思考和反省一定会沉淀其中。
很多歌罗大佑虽不是原唱,但他自己唱了之后,我们觉得这才更是歌原来应有的样子,或者原来还可以是这个样子。
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
却将自己给了你
他的作品是挣扎转变而成长的心路历程,具有有丰厚的意味和多义性,成为可以多角度解读并可创造性背离的“文本”。
我们可以对他的作品感发志意,断章取义,可以曲解背叛,那是因为他在纪实和叙述当中充满高远的眼光和理想。
特别是《你的样子》、《光阴的故事》、《闪亮的日子》、《爱的箴言》……那言外之意、言外之境、言外之情是比文本更广阔的山川河流,与我们同生共长,并成为我们自己的力量之源。
而且,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不怎么流行的作品,包括台语作品、包括配乐作品等等,在等待合适的人们合适的时机与之相遇。
忧郁的青春 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
3
罗大佑的伟大,还在于对自己的真实,对生命的热望,对理想的执着。
他一直在生活,在学习,在思考。
他一直在自我解剖,自我背叛,始终带着对天明誓的真心和执念。
飘来飘去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前尘红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看我昨日的忧愁飘去越来越远
挥洒你的笑容 回身一转
别了我年少的烦恼寂寞与过眼云烟
罗大佑的父亲和朋友, 曾经一直劝告他做歌手是没出息的,甚至难以养活自己。
因为世俗的影响,罗大佑挣扎多年,但他始终把音乐作为一种理想和信念去追求,他的矛盾和痛苦如此真实。他让我们知道,在这变化的世间,平凡的我们也可能因为不变的正直、勇敢、天真、真诚而伟大。
无论罗大佑是否再发表石破天惊的作品,他现在已经开创了流行音乐的伟大。
罗大佑是伟大的流行音乐人,或者不加伟大,那就流行音乐家。
我们素昧平生,完全是不同的人.
但自从听到那些歌后,我们知道,灵魂相似的人会因某些作品深刻相遇。
相遇之后,相识已久的故人,有时候会分不清彼此。
罗大佑一直没有变,他也一直在变。
我们也一样。
天地最大 我们终于相逢
情歌最久 我们难以逃脱
我们聚在一起 依偎在彼此的情歌里
庆祝生命如此天真
主要参考目录:
1、罗大佑音乐联盟网站http://www.luodayou.net/ 重点参阅面对大佑栏目中的访谈及大佑自己写的文章
2、《昨日遗书》罗大佑著 现代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3、知乎:如何评价罗大佑?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18905
4、许知远十三邀第8期 | 罗大佑: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2018年3月11日完稿于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