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点盐],管你一生早餐。
早安,
请享用我为你煎的第二十六个荷包蛋。
☀
本餐有1800粒米饭,
建议用餐时间6分钟10秒。
✪
下了从县城到镇上的班车,
和表妹请了一辆摩托车坐回老家村里。
车在村口停下,
付过钱两人就直往前走。
没走几步远,
司机喊住了我们。
“你们什么时候回啊,
我给你们留个电话吧,
要回了给我打电话。”
我们走回车旁,
在手机里存好师傅念的号码后转身继续往里走,
他在背后对我们喊了句祝福。
我现在记不得了,
回头看到的是他笑脸盈盈的脸庞,
很是真挚。
说这件事的原因是,
想说说职业。
:)
✪✪
高晓松对一个来《奇葩说》(一个辩论节目)参加海选,
上来就向三位导师阐述自己学过新闻传播,学过金融,学过法律,
那么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能将自己的所学都融合起来,
同样也是清华名校出身的选手说道,
名校教育你的意义是让你去改变社会国家,
不是让你去纠结就业。
另外,
一个读到博士的人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他闭口摇头。
(实在令人失望。)
他的原话如下:
“......你没有拿出一个大名校生胸怀天下(的气度),
一个大名校是干什么的,
名校是镇国重器。
名校毕业是干嘛用的,
不是用来找工作用的你明白吗。
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
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
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
一没有胸怀天下,
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
在这问我们你该找个什么工作,
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结束面试后,
他说,
不仅仅是名校,
现在整个社会都有这个倾向。
所有的出发点皆是为了一个好的就业。
可是如果名校只是教你一个技能找一个工作,
那和技校有什么区别?
名校和名校的传统就是徒有虚名了。
高晓松的评论足够明了,我就不多言了。
✪✪✪
而在最近另一档辩论脱口秀节目《奇葩大会》第一期上,
李开复一出场,
就向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
“未来你们都失业了怎么办。”
他向我们阐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人工智能正在逐渐代替人类。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人工智能。”
“当你每一次在用搜索引擎时,
你的每一次看的结果,
都是人工智能推算出来的,
然后你每次点击,
人工智能就会学习下来,
下次多呈现。”
这意味着,
以后将有更多的事情可以交给机器,
人类将会面临大面积的失业。
李开复提到,
未来十年,
50%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代替。
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
1.去做机器人并不懂得的艺术方面的事情。
比如人文、文化、创作等。
因为机器人没有人类对美的欣赏以及对艺术的创造力。
2.去做机器人不懂得的娱乐业。
它们辨识不了幽默,
但人类会写段子,
有幽默的思维与理解共鸣。
换个角度去想,
这是一件好事,
以后人文艺术方面能够很好地受到重视。
且当人工智能取代一些人类为了谋生而去做的无意义的重复性工作以后,
人类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富有创造力的事情,
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也能更开心地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
现如今,
人类的工作交给机器电脑已经有些司空见惯了。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里面提到了一群人——麦客,
所谓的职业割麦人。
“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随着机器全面代替的进程,
在效率和金钱上的优势,
职业割麦人再也难找到满意的割麦工作。
这会让人想起那句,
时代在进步,跟不上时代的人终将被遗弃。
而若如前文所言,
丢掉繁复的工作,
传承人文创造艺术,
那么电影《百鸟朝凤》的结局在现在在未来定可被规避。
吹唢呐是一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
在这部电影里,它主要体现在办丧事上,一种对远行故去者的人生评价。
电影中游天鸣为父亲完成吹唢呐这一梦想,
到极有名望的唢呐王焦三爷那拜师学艺众里挑一幼习大成
才从师傅那学得“百鸟朝凤”这一曲子。
这首曲子挑人,
非但得有声望还得有品德之人才肯在其葬礼上为之一奏,
吹奏难度系数也高。
游家班不过只吹过一次,
就被刚兴起的西洋乐器所覆光芒。
最后,
本是乡里人热衷崇敬的吹唢呐,
沦落到原班解散各自背上行囊去工地辗转讨生。
电影末了,
天鸣找不回游家班的班手们,
自己一个人在师傅的坟前吹了这曲“百鸟朝凤”。
想起焦三爷把在自己学徒时的第一把唢呐交给游天鸣时说:
“咱们唢呐也是匠活儿,
是匠活儿,
就得有人把责任负起来。”
这样的责任,有关民族,有关文化,
却无人承担,
实在令人唏嘘。
✪✪✪✪✪✪
社会需要分工,诚然。
但而今或是不远的未来,
许多社会分工可以被机器人分担,
人可以尽自由去追求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事。
“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
不再成为限制我们的因素。
最后想引用一句来自偶像的话:
“......如果每个人足够自由,
也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创造奇迹。
人人都是天才。 ”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目前我的能力仅是把它敲打成文。
这个社会会有人出头引导正确的方向,
做积极的榜样。
而这样的人,已经有了。
< END >
————————
♫
《春》
华晨宇
✎
李盐
“给我的荷包蛋,再来点盐。”
————————
△
再来点盐©
转载联系 | 获得授权
LOVE LIFE!
Wechat: mangolovesmango
E-mail: [email protected]
我们的2017年,已经过去了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