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珞思
在《旋风孝子》里,90后郑爽给人留下的最大感受可能就是:四次元少女。秉承着“女儿的话就是神的旨意“的爽爸郑成华,自开播以来就是一枚”绝世好爸“的模样,就连参加节目最大的初衷,也是为了可以多陪陪女儿。
不过,郑爽的“宠溺后遗症”,也在节目中接连爆发。从《花儿与少年》到《旋风孝子》,真实暴露在节目中的郑爽,在喜欢她的粉丝眼中,你可能听不懂她的表达,却能Get到她的孝心;而在另一些观众眼里,她延续着“情商感人”的路线,不太能搞明白她为人处世的方式和态度。
不得不承认,郑爽其实就是大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足够优秀,足够独立。她所呈现出来的主见太多、这样的唠叨、固执、过分完美主义,被爽爸“全盘接受”,上演了一出“现实版霸道总裁之宠溺我的女儿”。可是,当郑爽在信中写道“父爱,我还远远未能理解”时,真的五味杂陈。
被爽爸宠上天的郑爽却说:
“父爱,我还远远未能理解”
总体来说,在《旋风孝子》中,郑爽始终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她为爸爸洗脚,临睡前给爸爸送上代表自己的娃娃陪伴,厨艺更是堪称全能,还把“孝道”二字贴在桌上,时刻提醒自己。但很多时候观众所见到的,是她用不愿一丝妥协的态度,去和爸爸交流。这份任性,让无数粉丝惊呼:天呐,爽妹简直被宠上天了!
郑爽心疼爸爸,因为不愿让他搬行李上楼,两人争执;关于酸奶到底该放在哪里保存,两人争执;爸爸为添点过年的气息想买灯笼,关于年味应该在内容上加深还是形式上加深,两人争执;上街买植物,爸爸选的她不喜欢,争执;爸爸让她吃饭,她说,“吃饭就跟放驴似的,跟任务似的”;街头,爸爸下意识用戴着手套的手去擦她不小心流出来的鼻涕,她一路抱怨:“你就让我丢人吧你就,别干那样的事儿了”……
节目中,郑爽也说,“因为我太固执了,自己就很坚持。除非别人拿出很有力的证据,他跟我讲这种什么什么的,我就好像不是很听得懂,自己总觉得有自己的道理,然后自己愿意自己的意见,先入为主。”
郑爽和爸爸的交流方式,随意亲切充满童真,甚至有些没大没小,他们可以分别叫对方“大壳宝”和“郑老屁”,“觉得我爸挺可爱的,算是自己无意识吧,觉得是爱爸爸的一种方式吧,爱小动物的那种可爱。”然而,在给对方写信的环节,她一开始只有寥寥一句:“父爱母爱,我还远远未能理解。期待后续。”她觉得,写信不过是一种煽情的表现。
在第二次写信时,郑爽逐渐坦白了内心。她在其中写道:“时光是最无情又最珍贵的东西,默默留下了那回忆中的泪水,它是我儿时所有童年回忆的源泉,是我快乐的最高峰,总有那么一段特别的故事,让人又开心又难过又苦涩”,“从我知道要独立的那一天,我就习惯什么事情不要依赖。”
面对节目的摄像机,郑爽一度泪流不止,“希望爸爸妈妈能一直在自己身边,不要老,可以不恋爱也希望能陪在父母身边。”虽说和爸爸的相处难免争吵,但“爱”才是亲情的基调。
为陪女儿零片酬出道
对整容、暴瘦都能理解:“爽子开心快乐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一句“你多吃饭就是孝顺我”,让观众看到心酸。爽爸是幸福的,满足的,当他骑车带着女儿行在路上,他边回忆起昔日的时光边感慨,“现在骑的是骄傲。你看我后面驮个大美女,那是我女儿,这是那种非常自豪的感觉了。”他在节目中夸起女儿来不吝啬任何的赞美,只要要女儿掌勺,那都是五星级美味。当收到女儿的信时,这个身高超过1米8的男人哭了。被女儿洗脚时,他又哭了。而这次之所以在《旋风孝子》中“零片酬”出道,为的也是陪在女儿身边,希望真正了解和体会她的状态。
在节目之外接受采访时,爽爸说在录制《旋风孝子》的时候,他多次都产生了恍惚的感觉,觉得女儿还是曾经那个天真的小女孩,“我们在万柳塘公园里,当年我就滑冰,她在那滑冰车,十几年了,直到工作人员喊停,我才发现她真的长大了。”
熟悉郑爽的人都知道,一路的成长,她都是超级优秀的。作为父母溺爱的掌上明珠,郑爽的童年是在各种兴趣班度过的。爽妈曾说他们采取的是军事化管理,“童年时代的小爽,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小学连连跳级,文化艺术两手抓,12岁起一个人远在成都学艺,16岁考上北京电影学院”,回想过去,爽爸承认揠苗助长了,“大家都说她好,那我们就来劲了,那就赶紧往高的地方走,但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小爽的青春就是浓缩的人生。”
本该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年纪,却独自在外求学,爽爸觉得内心很对不起她,“现在爽子这种要强的、报喜不报忧的性格,我觉得就和那段经历有关。”背负着父母极高期望的郑爽,曾在12岁那年写过一篇让人心疼的日记:“人家考第一,我考 91 分。妈妈说:你现在哪点都不让我省心,以前我为你自豪过……现在我对你失望”。
一边是高压,一边是宠溺。或许是女儿一路成功之路的令人倍感心疼,更让身为父亲的爽爸对他的宝贝女儿格外呵护有加。出道多年,郑爽做了很多出人意料的事:单方面公开和张翰的恋情、又单方面公开分手,甚至坦承整容的事实。对于暴瘦的女儿,爽爸是心疼的,却对她的“完美主义”表示理解,“在这个行业里,你为了美,为了给一个观众更好的形象,也就能接受吧。爽子开心快乐是我们最大的愿望。”
“别人家的孩子”背后的痛
心理专家剖析:为什么父亲越宠溺,你却越疏离
在90后中,郑爽的优秀是无可争议的。《旋风孝子》播出以来,无数观众也默默表示家长在看了郑爽的表现后,将其作为了自家孩子的表率。从小到大,郑爽都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被宠溺着的一路骄傲长大,并不意味着真正被父母所理解。“最懂人性的哲学家”张一心在分析郑爽的成长时认为:“在郑爽的成长过程中,是没有被父母在乎过感受的。从小没被在乎过感受的孩子,她的情感是缺失的,必然会情商低。按照马斯洛的话说,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本能。每个人都渴望成为自己。不顾儿女的意愿,而一定要儿女去完成自己的意愿,这不是爱,这是控制,深深的控制。没有人愿意被控制,就算是她暂时被长时间的价值观洗脑,被控制了,她的潜意识也会制造各种问题,隐形攻击。这就是为什么郑爽总是渴望表达自己,说自己直接,直爽,因为她想表达自己,她想做自己。”
壹心理专栏作者任丽针对郑爽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父亲越宠溺,你却越来疏离?”任丽注意到一个细节,父亲写给她的信已经放在了信箱里,几次提醒她看信,她都表现出没有多大兴趣,父亲的失望淹没在了她的“冷漠”里,“郑爽的’冷漠’并不是让人感到无情,只是她不会情感表达,也缺乏情感表达,最核心的是她无法与父亲建立情感链接,缺乏情感的穿透力,总让人感觉父女之间隔着点什么。我们发现郑爽在自言自语中总是会运用拟人化的语言,对于成年人来说,你可以说她幼稚,也可以说她天真,亦可以说她具有童话般的想像力,这种能力一方面会与现实感脱节,让我们感受不到现实的残酷,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屏蔽掉了那些不好的东西,选择不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而只愿意生活在想像中,生活在童话世界里。”
张一心衷心希望,郑爽能做到真正与自己和世界的链接,“真的非常希望她能遇到一个非常温暖的朋友,或者是非常温暖的男友。或者是有那么一本书,一个机会,一个人,能够让她去自救或者被救,学会爱自己,学会做自己,学会对自己温柔。去看到自己的感受,去好好的拥抱下自己内在的那个脆弱,害怕的小女孩。爱与自由非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