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在哪看到过的,所谓“三观正”即“三观正好和我一样”。
也对,以自身建立坐标系就没有不正的三观,只求合不求正。
世界上有没有绝对的“对错”?大概没有。对错本来就是人类自身虚构的想象,只是根据不同的标准呈现出的不同泾渭。
评判的要点其实是标准。
然而标准又是动态的,本来默认的统一标准在时代的不断演替中可能会被替换掉,就像几百年前大家认为女性要在家相夫教子是对的,但如今,更多的人正在为修正这种观念而不断努力,大家更愿意相信性别平等和个人自由至上的标准。
标准在不断变化的结果,带来的,无非是当人们针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之时,持着不同的标准来判断,往往相当于鸡同鸭讲,争吵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内心相互为对方扣上“他傻逼”的帽子。
大概从前人们相信万物皆有灵性,相信神会保佑自己,现在人们相信金钱,相信法律相信正义,本质也没什么区别,人们从来只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我们这代从小接触到的一些传统思想,什么节必须怎么过要吃什么,或者你就要读书工作结婚。
就像从小时候一家人年味十足放炮仗忙年夜饭的除夕夜,到现在的感受就是路上没人才叫过年,我觉得再过几十年过年可能就和周末的假期一样没有任何辨识度,年夜饭就叫个外卖,自己也没有契机告诉孩子曾经这个民族对于某个节日是何等的热忠——当然这种告诉是责无旁贷的。
我可能过了个假年,并没有长胖耶耶耶。
(脸胖了这种事情才不会告诉你们 哼)
其实我想说的是,就像这样的在变化,大众的观念,没有标准的,随着时代变迁自然而然的变换着。
近几年在网络上待的时间越多,我就越觉得自己人格分裂。
本来我这个人就是活的很飘,没有什么坚定的点,需要经常给自己打上一管子随便什么药,在杂七杂八里面梳理出自己的人格意识。
华晨宇选秀时期,看采访很喜欢他说过的一句话:
我可以理解这世上所有的因果关系,但不代表我要置身其中。
放在这里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自己的思想刚好走向独立化的近几年,遇到的大部分议题都是性别意识、直男癌、生育权等,这让我觉得,好像现在社会男女平等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以至于可以讨论一些细节的观念,甚至是以一公众人物的言论或是一首歌传达的思想;但另一边,依旧是以风俗冠上的女性的基本权益受不到保护的问题。
当然我不知道前者后者哪种面向才是女性当今受到的普遍处境。
其实对于公众事件我一般只能表达出类似“哦”“唉” “哇”,这样的情感。
周遭世界春光明媚,我一身血腥手足无措。
一如既往的,在生活中经常让我一脑子 wtf 的观念。
上大学之前,家里就说着,“现在这样的社会你一个女孩子不考研怎么办呀”,当然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概念,反正还要再过两年,到时候再说。
大概年前,跟一个阿姨聊起。
- 大学毕业考研吗
- 可能要考,多读几年书吧
- 女孩子不要太避世,老读书在学校里接触不到社会也不好,要早点出去看看
- 嗯 …
我讨厌一切被冠以“还年轻”噱头的缘由,讨厌强加的“年轻人的品质”,我讨厌这样的正确。
妈卖批有屁用啊,还不是得“正确”的活下去。
越来越不太敢在外同别人说自己的观点,会被认为这人思想有问题。
其实最开心的是,现在所处环境之中,大多小伙伴与我的三观正好相似,当然就是这样的原因才会走到一起。
大概三观并没有对错之分,在用于自我检测的同时,别用自己的观念去判断别人是傻逼。
想过,如果把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看做一条线,人类的不同观点可能是分布在这条线上的每一个点,有相近有隔离但永远不会重合。可能不同的思想也是人类这个物种存在的美妙意义之一。
别人对你的评论,一般是随便说的,没有紧密分析推理也没有科学论证,也不包退换。
人生这件事,第一是自己的,别人不负责也没办法负责,第二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过好自己生活的方法不一样,就算是彩妆种草,还分干皮油皮过敏皮呢。
好像自己戏太多。
强行扯回正题:
…
算了,还是不扯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