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如何鉴别黄色歌曲(附:绝版下载)

知识点!如何鉴别黄色歌曲(附:绝版下载)

奇遇电影 内地女星 2018-01-15 23:03:18 1033

注意:这既不是标题党,更不是黄色文章,纯粹学术科普,老幼咸宜


Hello各位,不要再怀疑了,你们并没有跑错场,又到了「奇遇音乐组」时间。下面这篇严肃科普雄文来自京城的影评大拿、策展人「奇爱博士」的精彩演绎。


前些日子「奇爱博士」领衔的知名公众号「文慧园三号」改版并隆重更名为「幕味儿」,这是电影公号界大事儿,相当于快销品界的「王××」更名「加×宝」。


奇爱葛格嘱我在奇遇这儿广而告之。我说好事儿啊,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我建议这篇科普好文在奇遇再发一遍。一拍即合。所以这也是一个营销帖,就是告知大家奇爱老师的号更名儿了,但还是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社长


先来听一首歌曲《奇书》,来自中国影史最卖座电影《捉妖记》,没看演职员表之前,以为是周华健唱的,后来一看,原来是钟汉良唱的。

钟汉良我初中时候好像就火了,后来星海沉浮;现在我都成大叔了,他好像又焕发了二度春,是不是说明男星比女星更「抗造」呢?


事实证明,确实男性比女星的形象更抗造,大概是男人老得慢的原因,日本有一套山田洋次导演的电影剧集《男人真命苦》,里面的男主角寅次郎到处泡妞,足足泡了几十年,到了1996年主演渥美清去世前,第48集中的他经过化妆,样子也不是那么显老;但女星大概就更在意自己的「红颜已逝」,很多人晚年都隐居起来,不太在社会上公开露面了。


渥美清,日本一流喜剧巨匠,有「东方卓别林」之称,曾出演48集《寅次郎的故事》,并演唱主题曲


但女星的声音,比男星更有持久的魅力,这也是无疑的,尤其表现在中国的流行音乐上。


流行音乐巨子刘家昌先生曾在他的音乐会《往事只能回忆》中回忆:他们年轻的时候,听的中国流行歌曲,大多都是女生唱的,如白光、周璇等等;却很少有男歌星,所以当年他们要唱,也只能唱英文老歌。


在流行音乐这块,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阴盛阳衰的。


由于是女歌星包打天下,因此歌曲题材表现的多是相思离别爱情主题。这些书写你侬我侬的靡靡之音,后来在内地特殊的政治文化下,当然就不被接受,更被指认为一种「黄色音乐」,这其中便诞生了一本奇书《怎样鉴别黄色歌曲》,1982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请大家注意,这个时候,已经是文革之后的改革开放时期。



我们来看一下书的主要内容:



全书一共只有60页,由《人民音乐》杂志组稿,当年印了3000册,共46000字,大概相当于今天一篇普通硕士论文的容量。


但是由于存量极低,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在天杀的孔夫子旧书网上,也找不到几本,而且价钱令人咋舌:




当然,如果这种书只是因为书名带有特定时代的痕迹,而对普通读者具有一定的「喜剧性」和「猎奇感」,那它一定不值200多块钱去买。


但恰恰今天我们来读这书,能动性地「剔除」掉一些意识形态偏见,你可以发现此书为我们重新切入中国流行音乐史,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史实和资料。


比如对《何日君再来》这首歌的分析,就非常有价值,这首歌当年多次在电影中被使用,也曾因为「君」(到底是「国军」还是「皇军」)这个字引发过巨大的争议:

注:邓丽君对周璇原唱的翻唱版,80年代风靡两岸


再比如书中提及的《蔷薇处处开》,大家可以将它和另外一首传世名曲《玫瑰玫瑰我爱你》做一个对比,都是典型受到爵士曲风、中西交融的作品(可惜QQ音乐里这个版本不是龚秋霞唱的,味道差了点儿)

换句话说,也许出版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警惕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生活中重新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情调」,抵制「精神污染」,但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也无形中唤醒了国民曾有的浪漫记忆,让大家愿意经由歌声重新探访那个被妖魔化的摩登时代。


有时候就是这样,你越是抵制、批判,反而人会更会一种强烈的愿意了解的冲动和欲望。更何况,这些「黄色音乐」本来在几十年前就天天回想在耳边。


前些日子我说过,我呢87年开始学音乐,一直水平还可以,全市曾经拿过二胡业余组比赛一等奖,在江苏省级比赛青少年组也拿过第二名。当年有图为证,老稀罕了:


社长注:配一句诗歌给沙诗歌吧,「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后来读大学,阴差阳错,虽然没吃上这碗饭,但是对音乐还是喜欢的。而且今天想来,虽然吃了太多的苦,挨了无数的打,但学了音乐总对研究电影、分析视听语言是有好处的。


所以,我也非常乐于搜集这方面的资料,这里面很多,都涉及到当年所谓的「黄色歌曲」。


比如,白光这部《鲜牡丹》主打的就是歌唱恋情文艺类型:


白光的《法律与女人》的宣传说明书上专门注明「新歌多支」,下面还有几个字:妙不可酱油!(啥意思?妙的都没时间去打酱油了,这得多好看啊!)


给大家介绍过的李丽华,本身也是歌唱高手、京剧高手,代表歌曲有《天上人间》,这歌今天费玉清还在唱。她还演唱过一首《三凤求凰》,说完了唱,唱完了再说,是比较特殊的流行曲样式,可在「虾米网」中收听;

在她的这部《花月良宵》中,有新歌三支,由大家黎锦光作曲。


黎锦光最著名的超级金曲,当属为欧阳飞莺的《香格里拉》,欧阳飞莺的故事太传奇,今天就不说了,改天得单拉一篇:


当年还有专门的歌唱片类型,如这部《天外笙歌》,不过我怎么一看「老教授」、「小姑娘」这种配置,内心就升腾出一种莫名的邪恶感呢:


「金嗓子」周璇当然是那个时代「黄色歌曲」的最著名代言人之一:《西厢记》是她在孤岛时期的一部代表作品,歌曲流传甚广,拷贝现存中国电影资料馆:


周璇的最佳拍档是因飞机撞山而英年早逝的导演方沛霖,《歌女之歌》中有多首周璇的超级金曲,我们来听几首。一首是她为顾也鲁演唱的表现男女纯洁友谊的《知音何处寻》:

周璇是典型的麦克风小调气声唱法,片中另一首名曲《陋巷之春》:


周璇和方沛霖合作的集大成者,当属神经喜剧片《花外流莺》,这部电影2007年我们在做周璇逝世五十周年回顾展时引发轰动,片中的每一首歌曲都极为动听。比如这首千回百转的《诉衷情》:



早期的中国流行歌曲,涉及的重要词曲家和歌手实在太多,比如黎锦晖、黎锦光、陈歌辛、吴村、范烟桥、陈蝶衣、李隽青;


歌星就更多了,除了上面说的周璇、白光、李丽华,还有黎莉莉、王人美、白虹、李香兰、姚莉、吴莺音……


当中若论歌唱技巧而言,可能李香兰是最高的(此外欧阳飞莺也是绝对的音乐家级别)。除了《夜来香》、《恨不相逢恨嫁时》、《三年》等大家比较熟悉的名曲外,为大家推荐一首婉转抒情、一步三叹的《河上的月光》:

说心里话,也许是学习民乐的原因,比较老派,我时至今天都更愿意听这些老的流行歌曲。最后,为大家推荐一些相关书目和研究书籍:


当年的这些老流行歌曲,在港台也被称为「时代曲」,我们内地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少,但在港台还是有一些的:


香港七八十年代的流行曲书籍:


水晶,著名的张爱玲研究专家,出版过两本非常精彩的流行歌曲散文集:《流行歌曲沧桑记》和《水晶之歌》,因为采访了诸多的老歌星,如周璇的前夫严华、姚莉等等,有非常好的研究参考价值:


台北电影资料馆《电影欣赏》杂志也对流行歌曲、歌舞片做过系列的报道,重登了李丽华和白光的采访实录:


高阶读物,加州伯克利大学安德鲁.琼斯教授的《留声中国: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近年在台湾商务出版,可以与李欧梵的《上海摩登》对比阅读,里面对于黎锦晖、明月歌舞团、以及外国流行音乐在上海的传播影响都有非常精彩的论述。


有趣的是,看这个书名「yellow music」,就又让人想起了本文开头那本80年代的奇书《怎么鉴别黄色歌曲》。


其实这本书按照字面意思,应该就翻译成《黄色音乐:中国爵士时代的媒介文化和殖民现代性》。



当然还有陈钢、黎锦晖、黎锦扬的一些相关书籍,就不一一提了。


我认识的一位著名收藏家、音乐剧制作人文硕先生近年也出版了不少相关音乐剧著作,填补了空白,希望大家能对这个领域有更多的关注。


感谢大家对本文的阅读,说了那么多,就把这本很有学术价值、带有时代烙印、(特别是)价值200多块的《怎样鉴别黄色歌曲》通过网盘分享给大家吧:(也可「阅读原文」进入链接)


http://file.u148.net/attachments/image/month_0809/yellow/yellow.pdf


最后,把陈奕迅的一首《时代曲》献给大家。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