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一定的淘汰比例,对于学生而言是鞭策

华东师范大学:一定的淘汰比例,对于学生而言是鞭策

光明社教育家 内地男星 2022-04-15 14:06:58 617




如何培养中国自己的杰出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社会各界加入了找寻答案的队伍,“强基计划”“拔尖计划”应时而生。2021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走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报告中提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目标,要形成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


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是重大而长期的任务。20世纪8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开启了“学习优秀生”的培养探索。谈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教务处处长孟钟捷表示,要从对“拔尖人才”的理解出发,立足于培养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掌握解决相应问题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本着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华东师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布局未来高等教育空间,步履未停。




不拘一格降人才

1994年起,华东师大开设国家文理科基地班,探索拔尖学生培养新路。后在物理学、化学等专业设立“菁英班”,着力培养理科人才。近几年,先后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等10个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拔尖人才一定是从大范围中慢慢找到的,群体性和规范化培养十分必要。我们给予学生同样的卓越教育,以便更快发现脱颖而出者。”在孟钟捷看来,处理好多数和少数的关系很重要,经过选拔最终没有进入拔尖班的学生,只有被给予过同样的培养机会,才不至于感觉自己被淘汰。

如何规避“唯分数论”找到“准人才”,是各专业拔尖班面临的共同挑战。各专业的遴选方式、标准和时间存在差异,但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遴选委员会都要进行面试把关,从专业潜力及五育并举角度全方位地判断和衡量学生。地理学是华东师大的优势学科,据地理学院副院长周立旻介绍,地理创新班入校即面向全校开放选拔,通过面试考查学生对地理学的认识及兴趣,学院会为入选者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中文系副主任汤拥华也表示,只有认同且愿意为专业奉献并能从中找到乐趣的学生,才能成为元化班(中文系拔尖班)的一分子。中文系会给予学生一年的“观察期”,让他们了解所学专业的研究内容、确定兴趣方向,选拔安排在大一下学期。历史学系思勉班也有类似的做法。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8级学生王啸坤回忆当初参与拔尖班选拔的场景时表示:“除了考查理科知识积累、对物理专业前沿研究方向的了解,我们也会被问及想要进入菁英班的理由。”他被同学的回答打动,“我想看到更好更妙的物理世界”。兴趣造就人才,在华东师大是有先例的。金山办公软件CEO章庆元是地理系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表现出对空间数据表格的兴趣,立志开发中国自己的office,并最终做出了成绩,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奖最年轻的获得者。

尽管拔尖班有“门槛”,但仍为学生“留口子”。周立旻表示,有的学生并未在面试中表现出研究潜力而暂时未能入选,但他们在未来一到两年内依然能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准入资格。而致力于培养有学术理想的青年研究者的元化班,也对非研究性人才敞开大门,吸纳在创作方面有天赋的学生,给予他们个别化的培养方案。

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竞争意识,淘汰制可以算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剑。孟钟捷坦承:“一定的淘汰比例,对于学生而言是鞭策,也是为了将拔尖班做活。”汤拥华也介绍了文科专业的做法,他提出,文科无法通过某次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素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研究训练中形成了专业兴趣、展现了专业能力、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素养,这些都被纳入考查的“水准线”。

“真刀实枪”炼人才

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路径在哪里?华东师大总结出几个关键词:开阔的视野、扎实的基础、自由的成长空间。

“培根、筑基、融通”三段式拔尖人才培养新范式,由此而生。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道德经》《几何原本》等经典阅读课,是拔尖学子的入门课。为什么要学习和本专业不相关的其他专业的学科史论?孟钟捷这样解释通识教育的价值——让学生不要受到专业壁垒的影响,通过了解其他专业研究问题的方法来打开思维。王啸坤对此深有感触,“一开始我也抱怨为什么要听那么多不相关的课程。真正做研究后,我才领悟到那些课程的必要性”。跨学科意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开阔的视野,是全人培养的第一步,华东师大将其安排在了本科学业的奠基阶段。

基础学科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并日益成为世界竞争的重要因素。怎样夯实拔尖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科研是重要抓手。学校设置了“进阶式的科研训练”,要求学生从观摩和激发研究兴趣入手,逐步参与课题建设,毕业前至少深入开展过一项课题项目。螺旋式进阶的设计在整体上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但依然具有灵活性。王啸坤在高中阶段就有物理竞赛基础,且熟识专业前沿研究内容,于是大一就主动联系了学院院长程亚教授,进组开启科研。这使他比其他同学更快找到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中国青年创业大赛金奖。

以研究为中心,给予学生更多研究型任务,是拔尖班培养人才的共同方案。王啸坤和舍友对比过课程内容,他发现,菁英班教师在教学中会更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科研内容融入课堂。其他同学的选修课,在菁英班是必修课,且具有挑战性。以实验为例,普通班学生会收到一份详细讲义,上面给出实验的做法,而王啸坤拿到的只是一张白纸,仅有标题和实验目的,需要自己思考做法。

意识到学生的时间被过多专业核心课程占满,没有时间自由选课后,学校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压缩核心课程。但减量不减质,安排更多教师参与教学,开设平行班,让学生自由选择。以地理专业为例,18门专业课中有6门放手给学生灵活选择,鼓励他们跳出本学院选课。而在历史学专业,上海市精品课程《20世纪世界史》有3个教学团队平行授课。

进入高年级学段,学生会被给予一段“留白”时间来筹划未来,各专业会提供相匹配的培养方案。有志在本专业深造的学生,会被安排提前就读研究生课程或进入更高级别的实验室。想成为跨学科人才的学生,学校允许他们跨校或跨专业选课。对于选择就业的学生,给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在学生不同成长阶段进行细致化设计,华东师大希望学生能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如果说专业课给予学生的是知识上的提升,那么学工系统的活动则是对学生心理和品行上的引领,即第二课堂。“拔尖学生压力大,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我们通过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这也是搞科研必备的素质。”孟钟捷介绍说。通过对本科拔尖学生的成长分析,他发现,雄心壮志不够是共性问题,学生们继续深造的欲望不强。王啸坤也提到,身边有同学觉得在菁英班太辛苦而自愿“出局”。

怎样让拔尖学生愿意通过研究生学习站在更高层次上为国家做贡献?地理专业找到了突破口——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与国家重大需求的结合点,感受到本专业的价值,以理想和兴趣驱动成长。野外联合实习是地理学的实践项目,为了将专业学习与为国家服务的重大需求相融合,地理拔尖基地将学生带到贵州石漠化治理现场开展教学,让他们在一线认识喀斯特系统,理解石漠化的成因及治理。学生亲眼见到他们所学的专业能够让荒山披绿变“金山”,感受到了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欠缺,有了深造的志向。孟钟捷在这里看到了拔尖人才培养的另一种途径:让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思政融入专业课中。拔尖人才绝不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校必须上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师生共进,高扬人才强国大旗

作为拔尖人才的培育者,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决定高等教育的质量。然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发展、创新、提升的过程。面对新时代对人才提出的需求,教师也需要走出“舒适区”。“我们不再能够理所当然地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去传递某些观念、知识和情感,去讲那些我们认为足以塑造世界与人生的故事了。”汤拥华深刻感知到了这一点。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教师需要寻找教育创新的新途径。在他看来,提升拔尖人才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学术引导是基础和前提。

“大类培养”能帮助拔尖人才打开视野,文史哲专业共同成立了虚拟教研室,各专业拿出课程来构建跨学科课。运行一段时间后,学校发现,这些课程彼此间逻辑不强,跨学科性较弱,无法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这就倒逼各专业教师要先走到一起,在科研上相互交叉,创设出新课程。只有教师拥有跨界思维,才能引导学生跨界学习。为帮助教师提升执教水平,学校利用国家级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从新进教师的规范化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优秀教师再培育、线上教学能力的把握等方面着手,全面帮助教师成长。王啸坤在谈及他的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时表示,由于课题并非仅涉及物理知识,还结合了生物知识,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导师会和他一起探索并解决遇到的问题,让他有师生共进的感觉。

考虑到优秀教师难以覆盖所有专业,华东师大也在扩大优秀师资量上发力。正在筹备中的“卓越学院”,作为虚实结合的平台,未来将汇聚校内外优秀师资力量,协调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段、跨部门、跨平台的资源开放共享,探索更加灵活的育人机制。被问及当前学校在跨平台建设方面的成果时,孟钟捷表示,学校一直与中科院上海各研究所、上海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及创新科技企业合作,“学生需要在不同平台上得到锻炼。以理工科为例,紧密联系企业才能清楚社会和国家的需求,引导课程教学以创新和市场为导向。联合培养是双赢的事情,科研院所与企业可以通过提供课程和导师,培养和选择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对于学校而言,这些做法有助于人才的进口和出口”。

“卓越学院”的建设基于华东师大多年来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积累,纳入了学术机构来服务于卓越育人模式。学院集合了最强的学科和科研力量,旨在站在更高层面探索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学生会有全新的培养方案且要求更高,以推动他们能在学术研究上与国际接轨,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和瓶颈问题。作为“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验特区”,在这块试验田上,学校如何全力调动专业院系的支持、盘活校内外资源、吸引更多学生在这里深耕研究结硕果,将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好,我们期待华东师大的答卷。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3月刊第4期,原标题《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生力军——华东师范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文 | 本刊记者 张妍琳

责编 | 邢晓凤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


视频推荐:

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教育家》发起的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近日启幕。活动分为三部曲:


1.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2.出版《大国良师的样子》丛书

3.推选“大国良师”


活动截止至2022年底。依据评选标准及参与要求,推选出10位“2022大国良师”,授予“大国良师”称号,每位“大国良师”将获得主办方提供的成长奖励基金10万元(税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开展“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


征集要求:参与活动的教师,撰文讲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成长故事。以第一人称撰文,体裁为叙事散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故事真实感人。文章择优刊发《教育家》杂志、《教育家》杂志新媒体、学习强国等平台。


参与方式:在“光明教育家”App“寻找大国良师”专题页面提交申报表及教师自述的“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申报表及“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需同步提交)。如仅参与“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不参与“寻找大国良师”活动),将文章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文章中注明学校、姓名、联系方式。






征集|寻找学校课后服务优质课程,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发现师者之光!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启幕!
@老师、校长,这里有属于您的专业成长方案!

助推学校品牌推广、内涵提升,助力校长、教师专业成长,尽在这个平台!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