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质化不能全怪企业
我们在营销战略里曾谈到同质化的根源是对市场的细分不够。但很多企业会叫苦连天地说,我们已经是这样了,但还是想生存下去,怎么办才好?
中国有很多国情。人多是国情,落后是国情,重复投资是国情,市场秩序差是国情。看来产品同质化也是国情。
所以,面对同质化,我们还不能过多责怪那些企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企业是有它历史背景的。
二、同质中找差异
有个姑娘发现追求她的男孩有3个,而且都是同班同学,学习成绩差不多,个子也差不多。我们能否说这3个男生已经同质化了?
我相信,大家都不太同意。
其实,我们谈同质化的时候,只能看到产品最核心的东西。诸如,我卖果汁,人家也卖,生产工艺都是一样的;我卖方便面,人家也卖,口味都是一样的;我卖铝合金,人家也卖,规格都是一样的;我卖饲料,人家也卖,品质都是一样的;等等。
在更广的意义上却没有人思考怎么做才能与众不同。比如:你的产品可以跟别人一样,但包装可以不一样;你的包装规格可以跟别人一样,但包装的创意可以不一样;你的产品在很多方面跟别人一样,但你的价格可以不一样,促销活动也可以不一样等等。
如果这些细节,总是忽略不计,一说差异化,老是想起高新技术、出奇制胜之类的大投资、大手笔,可能永远都没有突破,就算你找到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厂房,那个时候可能黄瓜菜都凉了。
如果我们用赛车来比喻,赛车赛到关键时刻,胜利靠的是一点一滴的技巧,而绝不是车的性能差异,因为车都是同样的法拉利,甚至燃油都是同样的美孚。面对同质化的时代,要战胜对手,你也必须重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一个微小的差异可以成就巨大的销售。
所以,面对同质化,企业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应该多想想有没有可突破的空间。
三、同质化产品怎么突破?
产品面临同质化的时候,人们第一想到的是降价。这有点像赛车,眼看别人追上来,第一反应是踩油门。但可惜的是,只踩油门不一定能夺冠。因为所有赛手都知道踩油门。
那么,到底如何突破同质化的瓶颈?这是营销战术问题,艺术化成份很高,可以说没有标准答案。在这里,只能介绍一些企业在同质化阶段如何突破销售的成功案例,供大家参考。
1、概念突破。
找到一个难以复制的概念很重要。你的产品可以在品质和配方上跟别人一模一样,但必须创造一个不同的概念出来。在品牌经营法则中有个叫“角色占领”法则,意思是你把一个概念占领了,别人就难以跟进,就算跟进,消费者也不买它的账。当年,纯净水市场可以说完全同质化,但乐百氏搞出一个“27层净化”,瞬间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从而成就了较好的销售业绩。后来有人跟进,搞出“32层净化”,但消费者已经不认了。
2、包装突破。
产品包装是人们常常忽略的环节。总是小看,它还能帮什么忙。其实不然。如果把包装做得与众不同,也可以成就销售。当年的孔府家酒,为什么红火一阵,就是因为包装的差异化。一下子搞出一个绿色的磨砂瓶,形状像古代的酒桶,这给人感觉很独特。想当年,难以抵挡来自它包装的诱惑,本人婚礼也用了孔府家酒。
还有当年的蒙牛利乐枕也算比较成功。当时,超高温灭菌奶可以说是高度同质化,在品质和口味上根本分不出来谁是谁。但蒙牛把人人都忽略的外纸箱却作为噱头,调整纸箱规格,设计成像礼品盒似的小箱子,并设计提手。别小看这小小改动,当时非常占优势。因为,消费者买牛奶,一小袋一小袋买,麻烦;一大箱一大箱买,怕喝不完,也不好携带。这种小箱子,既不多,也携带方便,还可以当礼品赠送。真是提供了不少方便。现在几乎所有牛奶厂家都模仿这个做法。
3、设计突破。
指的是人性化设计。这个东西其实没有多少成本,就看你在不在意了。如果你的设计比别人更贴近人性,更符合人们的常规思路,就能形成优势。
高端婴儿奶粉市场,其实也非常同质化。配方、口味、速溶性等都没什么两样。甚至很多品牌的奶粉都是在同一个地方生产出来的。但美赞臣总是占主动。他们怎么做?细致到什么程度?我们拿它的小勺来说明。婴儿奶粉都随桶送勺,一般是 5克为单位的。大概,婴儿每次用3勺,幼儿每次6-9勺的样子。美赞臣发现了这里的改善空间:妈妈们用这种小勺,感觉不方便,尤其孩子需要喝6-9勺奶粉时,一勺一勺往出舀,总是忘记舀了几勺。于是,他们把5克的小勺改为15克的大勺,形成了小小的差异化。看似这一小小的改变却得到很多妈妈的高度认同,为其提升销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4、服务突破。
如果你在产品上实在找不出突破的空间,可以外加一些东西进去。最典型的就是服务。海尔的热水器好吗?吸油烟机呢?如果你仔细观察,可能发现与其它品牌没有太大区别,但你买海尔产品总是感觉很舒服,为什么?是服务。
有时候,一个良好的服务就能够形成差异化,从而促进销售。像海尔的服务,是战略意义上的措施,长期坚持,就能够形成战略性差异化。但有些时候,搞出暂时的、战术性的服务措施,也可以提升销售。比如,有些车商开办会员驾校,只要从这里买车和想买车的人都可以申请为会员,这样就可以在他们驾校免费学车了。这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个很好的诱引。
5、渠道突破。
这通常是大企业玩的游戏。就是把产品铺到大街小巷,在渠道的宽度和深度上都要超越对手。而且把陈列也做得好。如果消费者选择产品时,没有太多时间和标准,这很容易把你产品推荐为首选。比如当年的娃哈哈纯净水,玩概念确实玩不过乐百氏,当时也搞出很多创意,诸如“山美,人美,水更美”等,但与“27层净化”相比逊色很多,怎么办?就是在铺货和陈列上做的工夫比他们好。所以销售也毫不逊色。
我曾经见过娃哈哈的市场总监。他也承认在营销的规范化运作上也许不如乐百氏,但卖东西不比乐百氏差,甚至还要好。主要原因是把渠道和宣传做得好。
6、促销突破。
促销是很多企业自以为拿手好戏。但往往漏洞百出。面对同质化时代,如果你的促销活动比别人更有特色,就可以促进销售。
比如在牛奶市场上,伊利和蒙牛的促销活动就搞得很有意思。一会让你去骑车,一会让你去骑马,不管怎么说,把一样的产品通过促销活动来形成不同的购买理由,从而促进了各自的销售。
关于促销活动,在后面专门用一节内容来详细介绍,暂一笔带过。
7、宣传突破。
我们假定,产品和渠道都一样了,没有创新的空间了。怎么办?还有一招:可以把宣传搞上去。
现在的麦当劳、肯德基,不管在哪儿,互相“咬”得很紧。你在这个地方开店,我也开;你开发这个产品,我也跟。几乎打得不可开交。所以,人们也分不清谁是谁,只要想吃快餐就进去。而且,进肯德基总是点雪碧、芬达,不过,服务员也习以为常,自动就给你拿七喜和美年达。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又能怎么突破?麦当劳搞了一次“我就喜欢”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而且围绕这个主题,今天请王力宏,明天请郭晶晶,后天又请姚明等,把宣传搞得有声有色,在宣传攻势上与肯德基形成了很好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