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某迪到黄永灿:所谓的「自洽」

从李某迪到黄永灿:所谓的「自洽」

DISCRETION 日韩男星 2021-10-22 19:37:59 528

意料之中,关于如何评价李某迪和他的钢琴艺术作品这个经典问题,在这一天再一次被拿出来反复讨论。

很多人会拿出同样热爱开展同类行为甚至引以为豪的莫扎特和贝多芬出来举例子,但其实光从音乐家来说,除了他们,舒伯特舒曼也是个中好手,瓦格纳柴可夫斯基同样有出轨然后和有夫之妇搞到一起去的隐秘过往,就连在我看来接近100%纯粹的古尔德,也有过一些自己并不愿意和他人谈起的,听起来并不是特别光明磊落的个人隐私。

不管「艺术家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获得有刺激的新鲜感来获取灵感」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伪命题,也无法改变违法的事实。法律这事是很严肃,也有其社会、地域、时代特征的,就不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了。相信警方的证据应该是充分的,也相信披露的每个字都是负责任的。


那么作为一个成年人,为了「艺术家的风流」,去承担应当承担的后果就行,也没有什么冤枉的。之前我在知乎回答过一个曾经让我自己纠结的问题,「罪犯的艺术造诣应当被世人接受吗?」,无非也就是想说,艺术成就本身和人格,或许应当分开来看;而且法律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就能很好的帮助人解决这个问题。



但话虽然这么说,我有时候也常常想,其实纠结的出发点,是不是因为艺术领域,尤其音乐领域,本身就比较特别,「听众听到一首音乐的情感」,有的时候很难和「听众对这个音乐家的情感」比较清楚的划分开来。


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带给人的灵魂冲击很多时候是全方位的,其笔下灵动触及心灵的音符旋律或笔法色彩,和其本人或淡泊出世的理念,或乖张狂放的姿态,或忧郁癫狂的内心,那都是成套成体系成组织的在影响着受众。


take it or leave it,有时候其实不是大家糊涂到分不开,而正是因为大家对艺术充满了包容心,好不容易愿意敞开了心扉去接受艺术的感染,而不是去花时间睡觉吃喝吹牛逼,有了这样的付出,才导致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结果而已。


比如教授和他的solitude/圣诞快乐,比如肖邦和他的革命/大波兰,比如巴赫和他的平均律/赋格,人设和作品,其实很多时候的确是有些分不开的。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这都是理想情况,「不知觉的享用了整个套餐」才是常态。那么我本来想吃一个鸡肉卷,结果吃的过程中稀里糊涂接受了原味鸡,回家以后拍拍肚皮美滋滋的发现其中一块原味鸡压根就不是我想要的,甚至过期腐化了,我觉得有些失望有些愤怒有些怀疑,这些情绪都特别正常,这不是什么「给自己加戏」。这其实也是诚实的面对曾经沉浸的自我的一种体现。

尤其是古典乐。不是说古典乐就多么高贵典雅了不起,音乐门类的感染力、表现力在我看来从来都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古典乐确实是调式相当复杂、构造相当精巧、编制相当庞大的一个门类,这种音乐的复杂性代表了受众要全情投入的享用这个套餐,通常情况下都需要付出更多额外的成本。这些成本不可小觑,可能是对于乐器的常年学习,可能是对于很多书籍的阅读,可能是对于复杂长段落的拆解分析,可能是对于注意力的要求,甚至可能就是音响的配置、门票的价格,或者干脆就是每个人宝贵无比的大段时间。

我们讲Quid pro quo等价交换是永恒的宇宙法则之一,那对于古典音乐家来说,其实对于受众来说承担一些「比较重的责任」也是应有之义。

所以从受众的角度出发,钢琴家被苛责,被调侃,被辩解,被理解都行。自洽不自洽这事暂时不用讨论,但反正不冤。

谈到这还得说一下我最喜欢的现代钢琴家黄永灿,这是一个从理念到很多部作品都深深打动我的,一个「特别自洽」的艺术家。

这是一个特别「向内发展」的充满了自谦,几乎没啥ego的艺术家。

他没啥广泛的名气。甚至没有中英文只有日文的几句简单的wiki。可能由于他有个中国香港的父亲和日本的母亲加之自己国籍本身的复杂性,让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反思并让「探究自我」这个命题贯穿到此生所有作品中。他去香港探究自己的身世,他研究哲学,也喜欢摄影。



在演奏、创作钢琴方面,他讲究「尽可能无意识、真诚的面对自我」,自然,诚实,安静的和钢琴相处,让音乐发生。和教授的理念「音乐家不要总是自大的想要通过音乐向别人提供什么力量」一样,黄永灿从头到尾都认为他的音乐只让自己发现、治愈了自己,但也非常高兴能有听众有这样的感觉。




正是因为没有什么ego,所以他的音乐更能自然的流进人的内心。我听过他所有的专辑,也向大家郑重的推荐其中最喜欢的三张作品:《童谣1》、《童谣2》和《童谣3》。

这三张专辑,弹的都是他从小听到大,不少听众也从小听到大的儿歌。他用它的方式,把每一首儿歌都进行了改编。儿歌《送别》(这是一首世界范围内的儿歌,在日本这首歌被唤作「旅愁」,在欧美则被唤作「 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收录在《童谣1》里作为最后一首呈现,他对这首歌的编曲、和声的选择、节奏的把握、情感的表达让我觉得几乎无可挑剔,每一个音符都能结结实实的敲击在人的内心深处。其他歌的情感也都十分类似,充满了纯粹的、无拘无束的简单,完全没有什么刻意的痕迹,充满了淡淡的疏离感和自信感。



我也用钢琴自己编曲并弹奏过《送别》。但一对比,就明显得不能更明显(这tmd还用说么真的是)——我弹的版本其实真的也可以一听,但我那些刻意安排的,显得比较精巧的自以为是的和声和结构,和整首音乐内在的平淡,在他真诚淡定探寻自我的版本面前,被淋漓尽致的暴露揭示出来,以至于偶尔多听几次我自己甚至会觉得有些不堪。

这让我再次笃信一个理论:不只是念头,最美好的那些旋律——可能最好的所有的东西,可能也根本不是人为产生的。他们就存在于宇宙间到处漂浮,倘若你整个人明净开阔,忘掉自我,忘掉出名,忘掉挣钱,忘掉内卷,忘掉Piaonist,忘掉「我特么要牛逼一把」,终于到了内心澄澈安静的那一刻,那么旋律,以及世间的好东西,自然会找到你,通过你来进行表达。

啊我没有胡说八道也不是个神棍。你看黄永灿在自己的《童谣1》专辑下写的这些话,他是这样说的:

「这张CD是一份来自过去的礼物。
这张CD,通过接受过去的礼物,印制成声音,然后把它变成可以为未来所用的东西。
这张CD是我自己作为一个音乐家的仪式,看看我如何能把这些属于孩子们的歌,这些过去的礼物,印制成声音,并把它们委托给未来那些继续不间断的生命」。



自洽其实不是一个好东西,就像月圆后只会亏一样。但若能够在一场全身心投入的艺术体验中感受到艺术家本身、艺术家理念、艺术家作品的自洽,实在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童谣123》是三张特别适合用来诚实面对自我的专辑。当然,用来读书学习,办公加班,反省自我,研究股票和……认真刻苦的内卷,其实也特别适合。。

Enjoy。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