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排队上高价幼儿园、拼学区房......美国硅谷的推妈们比中国家长更疯狂

为孩子排队上高价幼儿园、拼学区房......美国硅谷的推妈们比中国家长更疯狂

魔都西学 欧美男星 2019-02-26 18:00:58 598

排队上高价幼儿园?拼学区房?每天陪孩子做作业?补习班才艺班时间排满无间隙?逼孩子考好大学?给孩子找好工作?……这种“鸡娃”现象绝对不止中国北上广深港大城市仅有,远在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湾区硅谷,推妈们呕心沥血地推娃状况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湾区推妈鼻祖——虎妈Amy Chua的书在美国畅销,新一代的湾区妈妈不分族裔地紧步追赶虎妈的步伐。

 

01
对孩子了如指掌

 

斯坦福大学前教务长Julie Lythcott-Haims写的《How to raise an adult》一书在2015年成为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她在书里详细描述了美国推妈鸡娃的情况:美国中上层阶级家长相信好大学可以给孩子带来好前途。

 


当孩子才刚出生时,家长已经计划好让孩子上优秀小学和中学,以保证他们能够进入常春藤。从孩子上小学起,家长们对孩子的课程表了如指掌,每天陪孩子做作业,经常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以保证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在学校网站上日日刷新孩子的成绩单,决定孩子上什么兴趣班才能对上藤校有所帮助,把所有休息时间都贡献给送孩子上才艺班。


当孩子报考大学时,家长们决定孩子申请的大学和专业,花费数十万美元给孩子找补习班提高成绩和改简历文书,帮孩子找实习工作,并运用自己的人际关系给孩子找份优裕的工作。

 

这些美国家长是怎么考虑的呢?书中写道:“如果我让孩子自己学习而不去上补习班,他可能考试就考不好了。我当然希望他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下一次就能考好了,但他在跟一整个班级的孩子竞争,而其他孩子都有爸妈帮忙辅导或者上补习班,他们成绩会更好,能够上快班或者其他一些荣誉项目,这样他们就会得到更多机会,去上那个我想让我的孩子上的大学,而我的孩子就上不了了。”

 


这种“大学指挥棒”使得美国孩子们的独立能力越来越低。家长每天开车送高中孩子上学,不让孩子自己搭乘公共交通。如果把一些高中生带到城市中心,让他们自己找路回家,他们会嚎啕大哭不知所措。大学生的房间越来越乱,也无法处理宿舍室友关系。作者所在的斯坦福大学甚至出现了“吃馅饼不会转脖子”的搞笑现象:有新生家长给学生寄了一个大箱子生活用品,但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把箱子搬进宿舍里,也不懂得怎么请人帮助,只任凭箱子在宿舍走廊里呆着,直到学生母亲给宿管打电话请求帮忙,才得以收到东西正常生活。

 

Julie Lythcott-Haimes就读于斯坦福大学本科,拥有哈佛法学院博士学位,又在斯坦福大学任职教务长,见过成千上万的斯坦福学生。她自己也逃脱不了推妈思想的摆布。自从孩子出生时,为了让儿子可以上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刚剖腹产出院便忍着伤口疼痛,赶着老公带儿子去幼儿园报名。当老公花了十分钟时间才把孩子的安全座椅装好时,她焦虑万分,害怕儿子就此上不了斯坦福大学幼儿园,从此人生尽毁。当幼儿园老师告诉她,四岁的女儿特别会画画,她满脑子想的是:“好吧,这又没法帮她上大学。”

 

02
孩子们快乐吗?

 

当这些孩子们终于步入了父母千方百计让他们能上的大学时,他们从此就快乐地生活了吗?

 

事实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大学健康组织(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对于153个大学10万大学生的调查发现:84.3%认为他们不堪重负,79.1%认为非常疲累,60.5%认为非常伤心,57%认为他们非常孤独,51.3%认为他们极度焦虑,46.5%认为没有希望,31.8%认为他们极其绝望无法工作,8%认真考虑过自杀,6.5%曾经在过去一年内主动伤害自己。

 


一项对于美国大学校方管理人员(College Counseling CenterDirectors)的调查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12年,大学生们去精神健康咨询的次数增长了16%,主要的咨询原因包括抑郁症与焦虑症。2013年的数据则表明:95%的大学管理人员表示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4.5%的学生在服用精神疾病的药品。

 

03
宁可孩子在耶鲁里抑郁

 

加州心理学家Madeline Levine研究了多年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孩子,她也是公益组织Challenge Success的共同创始人,寻求怎么帮助压力下的孩子们。当她来到本书作者Julie Lythcott-Haims儿子的硅谷Palo Alto重点高中里为学生家长们演讲时,她的听众里不乏斯坦福教职员工、硅谷科技公司高管、独角兽创业企业创始人等硅谷精英阶级。

 

Levine问听众:“很多人认为:成功是一条直线,从好的小学中学到好大学,然后是好的实习工作、好的研究生学院,最后是你选择的好工作。如果你们也是这么过来的,请举手。”有5%的听众举起手。“是的,在任何一个人群中,大约有1-10%的人是走这样的直线,但大部分人并不是这样的,都需要走过许多弯路。”既然大部分人都有过弯路和失败,为什么我们非逼着孩子必须走一条直线,而付出让他们抑郁、困惑、不快乐的代价呢?

 


2013年,美国芝加哥私立中学The Latin School的校董事长Charlie Gofen问她的同事:“你认为学校家长们会希望孩子在耶鲁大学里抑郁,还是在亚利桑那大学里快乐过日子?”

 

同事回答:“至少有75%的家长会宁可孩子在耶鲁里抑郁。他们认为孩子们会处理好心理问题,但没有人能够再回到20岁去读一个耶鲁本科。”

 


年轻作家Adam Smiley Poswolsky在2014年出版的畅销书《The quarter-life breakthrough》中叙述了他采访过的许多年轻人。这些年轻人顺着父母定下的轨迹往前走,并没有追寻个人的兴趣,这使得他们困惑、愤怒、不快乐。父母们生活在不同年代,他们的职场生活和年轻人并不一样,他们不一定可以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工作。

 

04
斯坦福教务长的反思

 

作为斯坦福大学的前教务长,Julie Lythcott-Haims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中,以帮助年轻人寻找使命感为自己的任务。她要求学生忘记别人对自己的要求,抛开父母的期许,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当你学习你所喜欢的专业时,你就会有动力去上所有课程,读所有要求的书籍,在课堂上发表见解,将自己所阅读的和教授同学在课堂上所讲述的相结合,行程自己的观点。


当你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你很有可能会获得一个更好的成绩。即使你最后并没有取得好成绩,你也学习了你喜欢的东西,也已经尽了全力,教授很有可能会写一个很好的推荐信表扬你的好奇心和决心,你在工作面试时也有很多话题可以讲。如果你有勇气抛开他人的想法,学你所想学的事情,你就会获得你想要的成功。”

 


发明了无人驾驶汽车与谷歌眼镜、并创办了优达学院的硅谷科技大牛Sebastian Thrun认为:你的使命感不止会让你快乐,让你找到有意义的工作,还能帮助你成功。他对作者说:“许多孩子并没有连结自己内心的感觉,他们训练有素,别人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如果你真的对你的事业很有激情,你肯定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很少人对他们的工作抱有激情,所以只要你对工作有激情,你已经比其他人好两倍了。当你在职场上拼搏、希望获得巨大成功时,没有人能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必须了解自己,然后告诉自己想要做什么。”

 

“怎么让孩子在生活中里真正成功,比进斯坦福读书重要得多。很多人有着完美的简历,却根本没有激情。看看乔布斯、扎尔伯格、盖茨,他们的道路并不是任何人给铺就的。这种赶着孩子走独木桥的事情实在糟糕,父母有着很好的东西,也愿意自己付出很多努力,但他们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从自己行动中获得快乐的能力,全部被抛之脑后了。”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有风险的,它有可能没法给予更好的经济回报。这对于许多中产阶级家长而言是一个很艰难的话题,他们无法想象孩子跌落自己的阶级。但成功仅仅只关乎金钱吗?当孩子做他喜欢的工作,生活中充满快乐和使命感,因此交换少一点的金钱回报。这不也是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吗?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家长如何平衡好”独裁式“的学业要求和”宽容/放纵式“的情感需求,成为”权威式“的父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帮助孩子远离”直升机父母”的轰鸣,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支持他们走自己的道路,成为他们想要成为的人,我们就可以先把孩子培养“成人”,这才可能继续”成才“,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可以度过自己快乐有意义的一生。


魔都西学整理编辑

来源:

新华网:《美国式精英教育我们并不陌生》

中青网:《美国教育最大的骗局:“孩子学习很轻松”!骗过了众多的中国父母》

知乎:《说说美国的精英教育|一个在美国小学教书老师的亲身经历》

知乎:如何看待文章《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