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那年,王晓晨被表演选定:陪同学去考上海戏剧学院时意外考中,放弃了9岁开始的戏曲行当,成了04级表演班班上最小的同学。
彼时,妈妈问她:放弃戏曲不可惜吗?十五岁的少女说:学戏有些累。
十五年后,在口碑和收视双爆的《我就是演员》中,王晓晨扮演起了毕飞宇小说《青衣》中的女弟子春来,招式之间,功力仍现。
采访那天是在北京一所高楼一隅,四周排布着这个城市里最密集的灰色建筑,面对化妆镜中收拾停当的自己,王晓晨顿了顿,略有所思。
“表演使我拥有自由和无畏。”
演员内外
2010年左右,王晓晨演得最多的还是年代剧,古装剧。而今,电视镜头里的她多是都市剧中古灵精怪,大大咧咧的女一号,成长在都市,敢爱敢恨,不论是《我的!体育老师》中的王小米,还是《我爱男闺蜜》中的方依依,这样的角色热闹欢快,有观众缘。
其实这些角色和私底下的王晓晨反差很大。在文静,活泼等候选个性中,她最终挑选了“文艺”来描述自我。
外人多少好奇演员该如何调整戏剧角色和现实自我之间的沟壑。“身为演员,是要找自我和角色之间的契合点的”。“但人内心其实住着小动物。不断观察,借鉴,想象,这些碎片化的东西积累起来,到表演那一刻,你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我就是演员》第五期中,王晓晨和李念原本分别饰演《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和罗子君,而在现场点评环节,评委吴秀波让两位演员角色互换一下:即兴发挥中,王晓晨把被“错爱”的罗子君内心的愧疚与无助一点点释放出来。她说,这是在《演员》中最带劲儿的一次演出。
在另一场对垒中,王晓晨和韩雪要求扮演横店点外卖的女演员,身着戏装的王晓晨讲起了山东话,一只手拿起电话和外卖小哥侃,一只手开始解衣服,表现演员下了片场后的松懈,前只手把全场都给逗乐了,后只手把评委吴秀波打动了,吴讲“你给了我一个概念叫‘角儿’”。
“演员这个职业给了体验他人生命的可能性”。尽管演员是在演别人的故事,但王晓晨更喜欢这样的自己,在镜头下的那些片刻,能够撇下现实的叨扰,将自我存在归还到“自由和无畏”当中,因而更纯粹。“享受角色内在的生动和表演的自在就好。”
在“我”的那一面,王晓晨足够文艺,十二岁读《围城》,后来发现生活的真相乃处处围城;初中时用文言文写日记,笑称现在生理和心态都发生了变化,早就写不出那样的文字。
这十年
2018年,是王晓晨上戏毕业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也是自己由二十岁到三十岁的跨越。
这十年,周围的同学有的爆红,有的选择离开这个圈子,王晓晨依旧驻守在演员这里。只不过,十年前,是“对未来生活无限向往”,十年后,“开始学着接纳过往这些残缺”。
这样的改变发生在毕业后第五年。
那年恰逢25岁,高强度拍戏导致王晓晨在片场倒下,去医院,发现脊柱是弯的。这是生命最柔软的时刻,空荡的病房里,王晓晨开始咂摸起了未来,这一刻反而坚定了自己:要把自己最想演的角色演完,并选择永远留在这个行业里。
如果说病痛使得自己能够看清自己,那么十年来的积累和成长则是淬炼了心性。她把自己修炼成了一个“圈外人”,公众人物曝光在镜头下,“其实也需要一份安全感,这是人的本性,当外在的安全改变时,就是一个挣扎,修复,接受,激励的过程”。这样的总结或许源于自己对某段疼痛过往的感受。
而今入行十多年,王晓晨却早已游刃有余地平衡公与私这二者之间的空间,“事业就是事业,我把戏演好了,我就回去生活”,“我也不太会和这个圈子当中的人交际,还是愿意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她在现场用了一个好玩的比喻,演员其实就像厨师一样,自己把菜做好就可以了,至于谁吃,这个就交由别人裁定。
在提到还有那些改变时,王晓晨说十年前的自己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你除了演戏啥都不会”,如今,她也开始操持起生活,渐渐学会处理人世的琐碎,学着装修,偶尔买菜、逛街,和生活打交道,有了些许“烟火气”。
十年间,有变,也有不变,“想去斯坦福游学,念心理学”,这是十年未竟的心愿,也成了一个执念,“这是一直以来的梦想,人生不演戏,或许应该就会这样。”就像如果人生在“十五岁那年重新开始,自己或许会选择内修这条路,因为内心的声音一贯如此”。
降落在爱里
身处演艺圈,王晓晨也见证了来去聚散,起落沉浮,“努力把自己做好,其他的就不用管了”,这样的心态通透也坦然。
“但演员也是人,也需要尊重:这个圈子不仅仅只有绯闻和负能量,我们也有好的演员去辛苦劳作,观众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王晓晨也为自己所在的行业发声,希望观众多些理解,多些宽容。
站在灯光之中,演员王晓晨期冀观众的尊重与宽容;褪去这一身份,王晓晨也期待降落在爱里。
在《我的!体育老师》中,年轻的女主角王小米爱上了中年体育老师马克,王小米有些恋父情结,渴望被照顾、被关爱。在人生二字打头的时段里,王晓晨也恋爱,也遭受失恋,但在面临家庭与幸福这个女性一生的课题时,她亦如剧中的王小米,期待爱与幸福。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人们都是愿意去追逐千篇一律的幸福的”,只不过,早些年的王晓晨对相夫教子充满向往,而今更理性一些,“要有能力和智慧来经营事业和家庭;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教育孩子,辅导小孩其实是个特别重要的事情。”
成长这几年,王晓晨把家庭一事也看得更为正式和庄重。“亲人的陪伴都是第一位的,我九岁就离开家了,但还是会尽可能地陪伴父母,现在每天都还会和父母打电话,爸爸去看望奶奶的过程中,我也会视频。将来也会在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中找一个平衡,花时间,花心思去经营家庭,这很重要。其实家庭的幸福感来源于女性,来源于这个家庭中的母亲。”
“只不过对这个时间点我不会设限,说不定六十岁还能迎来自己的一个夕阳红。”
演员王晓晨三十了,在这个新势力不断更迭的圈子里,不再年轻。但在离开告别青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内心的力量也在滋长,在问及会不会焦虑时,她说“不会焦虑,享受过程,尽心尽力就好”。
文:丁冬
海报:周昕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