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坛颁奖礼消亡史

香港乐坛颁奖礼消亡史

香港电影 港台女星 2019-01-29 11:37:49 1229

某年夏天,收音机传来陈奕迅的新歌《明年今日》。

听着旋律我就断定:“今年的金曲金奖有了!”

视频:香港乐坛最辉煌时刻——1985

记得同时期的好歌还是不少的,既有张学友和梅姐合唱的《相爱很难》,又有k歌霸主《好心分手》,那一年的陈奕迅还带来了《人来人往》、《随意门》等多首日后讨论度非常高的歌曲。

时过境迁,香港乐坛四大颁奖典礼仍在进行着,只是那种感觉似乎不一样了。

可以说,以前的颁奖典礼是这样的:


现在是这样的:


按照新闻表述应该是——日前,香港乐坛最后一张成绩表——2018年度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举行,该颁奖礼恢复颁发「最受欢迎男歌星」及「最受欢迎女歌星」两项大奖。

本届最受欢迎女歌星由HANA菊梓乔夺得,打破过往长达八年由容祖儿包揽该奖项的局面,最受欢迎男歌星由张敬轩夺得,他的《百年树木》更勇夺劲歌金曲金奖。

留言区瞬间被负面评价淹没了——“连菊梓乔都可以拿最受欢迎女歌星,可想言之劲歌金曲没落到什么程度。”不仅仅是劲歌金曲,早前叱咤乐坛将我最喜爱的男歌手颁发给了只有半首新歌的古天乐,也引发了一部分人诟病。


不满声音的背后是香港乐坛的现状投射,更多的还有对香港乐坛繁华逝去的叹惋。

粤语流行曲曾经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在那个小小的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地方,曾孕育过一批占据全国半壁江山的流行曲。

然而,如今的香港流行乐坛却千疮百孔。

几大唱片公司与电台、电视台反目成仇、水火不容,音乐行业收益江河日下、入不敷出,歌坛人才更是大量北上、流失严重。


曾经的歌坛风流,如今风雨飘摇。

在梳理乐坛颁奖典礼发展始末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香港乐坛四大颁奖典礼的发展与风格。


新城劲爆颁奖典礼

每一年,乐坛的第一张成绩单都由「新城」颁发,新城喜欢在12.26颁奖(boxing day),作为给歌手们的圣诞礼物。由于每年的奖项将近100个,整场下来最少有6个小时。叫得出名字的歌手从一线到十八线,基本上都能分到一杯羹,俗称「太公分猪肉」奖。


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

第二张成绩单是「叱咤」,举办的地点和日期基本固定——元旦,香港会展中心。同时,它的奖项设置标准也最清晰:一首歌或者一个歌手能否得奖,全凭一年52周,歌曲在商台的播放率决定。由于商台培养了一大批名嘴,因此颁奖典礼上金句频出,可看性和娱乐性都很高!唯一显得不太公平的是,商台歌曲的播放率与DJ的品味也会挂钩。


十大劲歌金曲典礼

接下来就是TVB的「劲歌金曲」,由于它最为商业主流,所以经常能看见四大天王的身影。某程度上它更像一个大型的电视节目。至于娱乐性主要表现在颁奖嘉宾身上。例如,某年许志安的“厨房宣言”,至今拿出来播放依然有催泪效果~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

最后一张成绩单也是资历最老的「十大」。香港电台作为政府台,每年举办的效果只可以说中规中矩。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经济起飞、股市开始掀起狂澜,中英谈判香港归属尚未明了,这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变动的年代。

这个时候的年轻一代香港人,既不再对粤剧和“国语时代曲”感兴趣,也不再以唱英文歌为傲,他们对粤语母语的不正当歧视在消退,本土意识在不断高涨。

一批唱国语歌和英语歌的歌手开始转向唱粤语歌,发行粤语专辑,如徐小凤(《风雨同路》《顺流逆流》)、甄妮《明日话今天》《春雨弯刀》)、许冠杰(《双星情歌》《天才白痴梦》)、关正杰(《人在旅途洒泪时》《醉红尘》)、张德兰与汪明荃、王爱明、沈殿霞四人组成了“四朵金花”组合,推出如《无绳又无扣》《四朵金花》)等。


此时香港电台和无线电视台全天24小时免费播出电视剧及娱乐节目,黄金档超过八成收视率的香港无线电视台推出大量的粤语电视剧及其主题曲,众多电视剧主题曲成为歌手的代表作和人们百听不厌的经典。

比如罗文的《小李飞刀》、《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世间始终你好》,汪明荃的,甄妮的《鲁冰花》,关正杰的《天龙八部》主题曲《万水千山纵横》,叶丽仪的《上海滩》,叶振棠的《万里长城永不倒》等,香港TVB电视剧真的可以说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


70年代的许冠杰以大学生歌手身份出现,是香港第一代创作型歌手,“我哋呢班打工仔…… ”他用俚语唱出底层市民的心声,将一般人眼中难登大雅之堂的粗鄙世相揭示出来,为流行音乐指摘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开创了先声。


许冠杰还是香港第一个举行个人演唱会的歌手,已故的霑叔黄霑在《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说过:“许冠杰是率先举行个人演唱会的歌手,从1973 年开始,每年都在香港‘大会堂’举办。有时,更是一年举办多次。后来的关正杰、罗文等歌星亦纷纷效尤。”


1982年至1983年初,香港以徐小凤为代表的华丽包装、宣传企划,开启了“艺人包装年代”的序幕。这段时间超级巨星可谓风起云涌,如谭咏麟、张国荣、林子祥、梅艳芳等都顺势攀上事业的巅峰。

他们唱着舶来的曲调,精心填写的歌词,参加从1978年已开始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开启香港乐坛的全盛时代。


这里提及的1978年第一届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也是香港歌坛的第一个综合性颁奖礼,它的抉择是基于中文龙虎榜。1978年它的抉择是:

1. 鳄鱼泪——袁丽嫦

2. 风雨同路——徐小凤

3. 卖身契——许冠杰

4. 每当变幻时——熏妮

5. 明日话今天——甄妮

6. 誓要入刀山——郑少秋

7. 小村之恋——邓丽君

8. 小李飞刀——罗文

9. 倚天屠龙记——郑少秋

10. 愿君心记取——张德兰

可以看到,tvb电视剧金曲给流行音乐带来的冲击,时至今日,这些歌曲仍在不同场合被翻唱。港影君个人印象最喜欢的是薰妮的《每当变幻时》,这首歌至今依然是经典。

总的来说,1978年是个标志性的年份,预示着香港歌坛的兴起,也是“港乐”走向辉煌30年的开篇。每年一度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在很长时间内,甚至被视为带有全国概念的华语乐坛风向标。


某一年的叱咤乐坛颁奖礼上,歌神张学友说:好歌有好报。


回看以下这段时间,确实许许多多的经典都流传下来了,正因为他们是真真切切的好歌。从1982年开始的这段时间,也可以说是粤语歌曲的鼎盛时期。


这段时间最让人瞩目的,自然是创造出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三大天皇巨星,张学友、吕方初露锋芒,许冠杰、林子祥、钟镇涛、陈百强江湖不老,徐小凤、叶倩文、陈慧娴各具千秋,而且其中大部分人影视歌三栖发展。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谭咏麟和张国荣。在温拿乐队长红的1977年到1978年,张国荣才初出茅庐。

1977年,他凭借《American Pie》获得丽的电视亚洲歌唱大赛香港区亚军,进入歌坛,发展却并不顺利,直到1983年推出《风继续吹》专辑的同名主打歌让更多人注意到他。

1984年张国荣以歌曲《Monica》入选第七届十大中文金曲,获得歌坛认可。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谭咏麟的事业如日中天,张国荣持续登高,“谭张争霸”愈演愈烈,媒体和歌迷清晰地比较着两位歌手的唱片销量、奖项数量、演唱会次数、影视表现及海外发展的差距,互相打压,终于1988年2月谭咏麟在第10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上黯然宣布不再参加任何比赛性质的奖项活动。


此时张国荣压力剧增,果然在第二年年底,张国荣比校长更彻底地宣布告别歌坛。


虽然二人都在巅峰时退出,但香港歌坛仍不显单调,反而是百花齐放,各领风骚。


这个阶段也是梅艳芳人生的高光时刻。

梅姐1984年推出的专辑《飞跃舞台》,就此奠定了她百变天后的基础。同年年末,推出大热歌曲《似水流年》(收录于1985年1月1日同名专辑《似水流年》中)。

演唱《似水流年》时,梅艳芳刚满20岁。如果她只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女孩,绝对不可能把歌曲演绎得如此淡然,却又如斯让人心潮澎湃。

这段时间,还有几位歌手成功地从这几大颁奖典礼中脱颖而出,引起了观众的注意。


一个是叶倩文。中山籍的她出生于台湾,幼年移民至加拿大,80年回到台湾,84年转战香港,第一张专辑《零时十分》取得不俗战绩,同名主打歌成功打入第一季季选以及总选十大,成绩令人侧目。

在梅艳芳拒绝领奖之后,她成功接过最受欢迎女歌手的接力棒,统治女子乐坛数年。


另一个是陈慧娴,当年以19岁的低龄推出专辑《少女杂志》,一首《逝去的诺言》红遍香江。可惜在最高峰的时刻选择离开乐坛留学,虽然返回乐坛后的专辑也红过一阵子,但始终再也回不到巅峰了。


还有林子祥,那段时间的阿Lam已经不能单单用“精彩”一词来形容。

出道于1976年的林子祥以英语歌起家,高亢的声音、激越的曲风获得众多音乐人的欣赏。

1984年末发表的歌曲《每一个晚上》可以说是拓宽了他的曲风,阿Lam卸去了高昂的唱腔,以低八度的声音缓缓道出对离去好友的思念和祝福,令人为之动容。

1985年的他还推出了引领风潮的Medley的《10分12寸》,这首十分钟的歌曲串烧了20来首当年的大热,一气呵成,Lam的高亢声线在这首歌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年的电视台每逢间隙就会热播这首歌的MV,甚至它还凭Medley身份入选年度总选,地位可见一斑。

下面看看1986年十大中文金曲

1. 《几许风雨》(主唱:罗文 作曲:佚名 填词:小美)

2. 《凝望》(主唱:陈百强 作曲:陈百强 填词:郑国江)

3. 《爱将》(主唱:梅艳芳 填词:潘伟源)

4. 《心思思》(主唱:许冠杰 作曲:Terw Britten / Lynsey de Paul 填词:林振强)

5. 《无言感激》(主唱:谭咏麟 作曲:神林早人 / 深泽德 填词:小美)

6. 《朋友》(主唱:谭咏麟 作曲:芹泽广明 填词:向雪怀)

7. 《月半弯》(主唱:张学友 作曲:玉置浩二 填词:卡龙)

8. 《海上花》(主唱:甄妮 作曲:罗大佑 填词:罗大佑)

9. 《阿Lam日记》(主唱:林子祥 填词:林子祥)

10. 《当年情》(主唱:张国荣 作曲:顾嘉辉 填词:黄霑)

单看这个名单就知道精彩绝伦。

如此的精彩度在今后的年份可以说是可一不可再,因为他的几乎每一首歌,都是神曲。



1988年初,谭咏麟宣布不再参加任何比赛性质的奖项活动,1989年底张国荣宣布告别歌坛,“谭张争霸”时代结束。随即陈慧娴出国留学,梅艳芳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歌隐”林子祥两年内淡出人们的视线。


“巨星的谦让”让香港唱片业巨头纷纷迅速推出自己的新人歌手替补。

我们所熟悉的“四大天王”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对于“四大天王”名字的来由,倒是非常偶然,一家电台因为要选择一个宣传噱头,把这四位当年最有影响的歌手合称为“四大天王”。

于是各路媒体一拥而上, 反复传播,推波助澜,人们渐渐默认了这种叫法。

就此香港娱乐业和传媒有了明确的炒作目标和宣传内容,唱片业的黄金时代由这里而起。


刘德华——可以说是一位“天分不足勤奋补”的“劳模”型歌手,俊朗的外形,谦逊的人品使他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年轻人的偶像。已经年近60岁的他,近期举行的演唱会依然一票难求。尽管由于流感而取消演唱会,但众多媒体还是把他的奋斗精神又拿出来宣传了一波。


30多年间,刘德华每天睡四五个小时,他的电影和音乐在勤奋中蜕变,“不老的天王”就是这样在执著和热爱中慢慢成就。


张学友是华语乐坛的“歌神”。

1984年凭借歌曲《大地恩情》获得首届香港十八区业余歌唱大赛冠军;同年与宝丽金签约正式进入歌坛,唱功一流又赶上巨星的“激流勇退”,张学友星路顺畅,在电影和乐坛分获佳绩。

然而人一旦成功太易就容易忘乎所以,张学友一度酗酒、迷恋夜店,在女友罗美薇不离不弃的帮助下,才走出“沉迷”,开始步入事业巅峰。1991年的《每天爱你多一些》获当年香港至尊金曲。

张学友事业巅峰时期,根据IFPI国际唱片协会统计,他的唱片销量仅次于当时如日中天的已故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当时排名世界第二。

他也是四大天王中第一位获得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香港乐坛最高荣誉获得者。

“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一刻,偎着烛光让我们静静地度过……”张学友的《祝福》无论在赈灾、毕业、分别等场合都广为传唱,这首歌一响起,就会让人想起“歌神” 带给我们的无数美好瞬间……


时至今日,张学友在内地的演唱会依然场场爆满,在更年轻的群体里,歌神则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走红了:表情包和抓逃犯。


随着「学友·经典」巡演的进行,各地公安捷报频传,据统计,在张学友演唱会现场被抓的逃犯至18年10月已达55人。


从专业角度看,另一天王黎明的声音不够厚,音域也不宽。但黎明不同于刘德华的坚持,他的天赋在“财商”,他在1992年就开始组建娱乐公司,培养新晋艺人、投拍电影。

此外,黎明在香港一贯以「金句王」著称,如果今日走红,论起说段子,恐怕比薛某某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郭富城——“亚洲舞王”。

郭富城的歌基本上以载歌载舞、快歌为主,可以掩盖他唱功的青涩。广告在郭富城的演艺生涯中起到了绝对关键的作用。1998年开始做了长达8年的百事可乐代言人。2008年《舞林正传演唱会》掀起热浪,450°旋转舞台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0年以后,郭富城将重心转移到电影发展。2005年、2006年凭借电影《三岔口》《父子》连续两年蝉联金马奖影帝。

再看2011年反映艾滋病题材的电影《最爱》和2013年的《全民目击》还有去年大热的《无双》,郭富城已经完成了从“舞王”到“影帝”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的前五年是“四大天王”的时代,朱耀伟在《词中物——香港流行歌词探赏》中说:“我一直相信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


如果从1990年算起,这四人对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男歌手这一奖项的垄断长达11年,年度金曲也几乎被张学友和黎明瓜分。

这意味着整个90年代,几乎没有任何新人能对“四大天王”的地位造成威胁,新人们的成长空间被极度压缩。

就连有“第五天王”之称的李克勤,也只能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下。直到2002年,当四大天王都已像谭咏麟那样退出歌坛后,他才拿到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回望“四大天王”诞生至今,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张学友、刘德华、郭富城、黎明这四人的地位依然不变。

尽管他们日渐衰老,但所谓的接班人却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代表着整个香港娱乐圈。



千禧年前后,可以说是香港乐坛最后的高光时刻。

先来看看1995年十大劲歌金曲的榜单。

1. 浓情化不开 – 周华健

2. 舍不得你 – 郑秀文

3. 纯真传说 – 郭富城

4. 离开以后 – 张学友

5. 危情追踪 – 黎明

6. 情未鸟 – 刘德华

7. 小玩意 – 彭羚

8. 我寂寞 – 陈慧娴

9. 春光乍泄 – 黄耀明

10. 你没有好结果 – 李蕙敏

这一年的主题不仅仅在局限在四大天王的斗生斗死,其他歌手的迅速崛起和各自各精彩,使得这一年的好歌也非常的多。

杜德伟展现出柔情一面的《爱变了这世界衬衣》,周华健献出了自己最好的粤语歌《浓情化不开》,许志安诡异的《迷糊情欲对象》,单飞后的明哥推出了《春光乍泄》……可以说那一年的男歌手是在集体发力。


女歌手方面,陈慧娴的回归之路的确走的十分坎坷。她肯定没有预料到,半路会杀出一个彭羚。《如梦初醒》、《完全因你》、《小玩意》等多首神曲,让当年的彭羚势不可挡。

另一位天后郑秀文年末的一首《舍不得你》差点把之前稳获金曲金奖的张学友《离开以后》拉下马。


这年的一大惊喜,还有来自李蕙敏的一首《(你没有)好结果》,以凄厉歌词悲怆曲风跑出,成为当年的一时大热。


临近千禧年,还有多位中生代歌手出头。首先是陈慧琳。《星梦情真》在四台打榜均取得不错成绩。

1994年出道的古巨基也推出了叫好叫座的专辑《欢乐今宵》,除了同名神曲外,还有毕业典礼大爱之作《友共情》!


那年的陈奕迅,也第一次尝到了红歌的滋味,《与我常在》叫好又叫座。杨千嬅《直觉》专辑把她推向二线的高度,至今《再见二丁目》仍被诸多歌迷奉为神曲。


千禧年可以说是乐坛的最后一个辉煌之年。先来看看2000年叱咤乐坛颁奖礼榜单:

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 - 陈奕迅

作曲:陈辉阳

填词:林夕

编曲:陈辉阳

监制:陈辉阳

专业推介叱咤十大

第二位 下一站天国 黄耀明

第三位 半天假 许志安

第四位 路过蜻蜓 张国荣

第五位 大懒堂 LMF

第六位 给自己的情书 王菲

第七位 少女的祈祷 杨千嬅

第八位 会过去的 许志安、车婉婉

第九位 PG家长指引(请由情人陪同欣赏) 梁汉文

第十位 深蓝 卢巧音

陈奕迅在华星的最后一张专辑《Nothing Really Matters》精彩纷呈。除了在各大颁奖典礼上横扫的《K歌之王》之外,《黑夜不再来》、《当这地球没有花》、《美丽有罪》、等等都是难得的好歌。


杨千嬅也在2000年完全绽放。《少女的祈祷》为她带来第一支四台联颁歌曲大奖和第一首十大劲歌金曲金曲金奖。在年末的叱咤颁奖礼上,凭借这张出色的专辑,千嬅拿到第一个叱咤女歌手金奖。


谢霆锋在2000年狂发专辑,充满年轻活力的《活着VIVA》至今听起来仍然让人激动,而《游乐场》的沉稳大气更让人赞赏。可惜的是,而今小谢主力做综艺,什么时候再出专辑仍是个迷。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回望至千禧年,整个香港歌坛可以说是风生水起,既有三王一后、四大天王这样的超级偶像巨星,也有达明一派、BEYOND这样的原创力量。

上面所说的每年四大颁奖典礼——“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新城劲爆音乐颁奖礼”和“叱咤乐坛流行奖颁奖礼”总是星光熠熠,万众瞩目,为各大唱片公司及巨星必争之地。

一座座奖杯,闪烁着每一个歌手的光荣与梦想,那些场面,也见证着粤语歌坛的黄金时代和美好记忆。



香港乐坛自进入新世纪以来一直都被诟病为青黄不接,市道萎靡,每年都在嚷着要救市。


尤其是到了SARS肆虐,巨星陨落,甚至多位创作人离开的2003-2004年,更一度坠至谷底。

香港乐评人冯礼慈认为,港乐从2005年开始就出现反弹,这“反弹”并非指市场,而是音乐的质素。这一年在粤语唱片里除了《U87》,还出现了方大同的《Soul Boy》,卢巧音的《天演论》,李克勤的《演奏厅》,甚至还有像林忆莲、林海峰、达明一派这些老而弥坚的宿将新砖……


方大同和谢安琪两位新天王、天后也在这段时间迅速走红。前者在06-08年这段时间里先后创作了《爱爱爱》《未来》《橙月》三张足以傲视金曲奖的高质量大碟,最终加冕最年轻的叱咤男歌手金奖得主。

后者产子复出后再以一首《喜帖街》唱遍整个2008年,成为有史以来最快拿下“四台联颁传媒大奖”最高荣誉的歌手之一。


尽管这些“小众歌手”渐成主流,但这几大颁奖典礼依然面临着有奖却颁不出去的局面。

在这里,与四大唱片公司结缘的TVB劲歌金曲颁奖典礼问题显得最为突出。

回望2014年1月18日,2014年度劲歌金曲颁奖礼落下帷幕,这是容祖儿第十年拿下TVB的“最受欢迎女歌星”。最令人震惊的是,TVB居然还特意为祖儿准备了一个“最受欢迎歌手十年大奖”。

可以说,从2005年开始,香港乐坛四大颁奖典礼几乎都成了陈奕迅和容祖儿的个人秀场。


陈奕迅和容祖儿早已跻身天王天后之列,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两人早该功成身退,宣布不再参加“比赛性质颁奖礼”。但他们为何“赖着不走”?其实不是他们不走,而是他们走了真的不知道颁给谁了。

不信?请看看最近10年的获奖情况,就知道香港乐坛真的惨不忍睹。《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高销量歌手大奖男女歌手&组合,来来去去都是他们两人拿奖,而最优秀流行男女歌手奖就更加夸张了,从2004年开始到上年全部都係由陈奕迅、容祖儿两个人蝉联,中间几乎从未间断。

《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由1984年开始举办,同年设立三大奖项——《最受欢迎男歌手》、《最受欢迎女歌手》和《金曲金奖》。回想当年,这三个奖一直是乐坛最有指标性的奖项,当年人人赶车回家看颁奖礼,的的确确是乐坛盛事。

历届最受欢迎女歌星:

甄妮(1次)、梅艳芳(5次)、叶蒨文(4次)、王菲(2次)、彭羚(1次)、郑秀文(3次)、陈慧琳(2次)、杨千嬅(3次)、容祖儿(12次)


而到了今年,一个巨星也见不到,最受欢迎女歌手竟然是出道才两年的HANA菊梓乔,相信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对比起这些,就知道自从2009年TVB与四大唱片公司发生版权问题之后,这个颁奖典礼沦陷得多么彻底了。


前几年看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很多港乐爱好者都会注意到一个名字——梁翘柏,是的,是他。香港首屈一指的乐手和编曲人,王菲、黎明、郑秀文、许志安等大牌歌手的幕后英雄。

然而,根据他自己所言,如今他一年到头有 90%的时间都在内地各个城市之间奔波,这几年某卫视大火的《我是歌手》更是让他忙得不可开交。“如今我回香港的主要目的就是喝喝早茶,会会老友了”,梁翘柏带着叹息的语气说。



在华语流行音乐史上,香港注定是一个无法被抹去的坐标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乐坛光华最盛时,时人皆以港曲为马首是瞻,一曲既出,天下广闻。而今,从梁翘柏的话语间,我们可以看出,40年繁花散尽,而今留下的不是传奇,而是萧瑟。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叱咤乐坛流行榜”、“新城劲爆音乐榜”、“十大劲歌金曲榜”……这些曾经在粤语歌迷中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今不仅在内地、台湾,即便在香港本地,也淡出大众视野很久了。


曾经每年的年底,大家都在猜测今年男歌手女歌手会是谁,然后得奖歌手在颁奖礼上面哭得一塌糊涂,这种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香港乐坛曾经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未来的日子,奇迹在哪里?



作者:小洁


这里没有小编

有的只是爱电影的影迷

没有鸡腿 没有指标

我们每一天都在挤出时间为热爱奉献

如果你和我们一样

就请学会彼此尊重





投 稿


[email protected]


B站:三婶看电影

我们在今日头条、悟空问答、一点资讯、

网易新闻、天天快报、UC、格瓦拉、

搜狐新闻、百度百科、Wifi万能钥匙、趣头条均有入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