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0
“以青春之我,筑梦出发”
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毕业·迹”系列活动
“漫步经典”交响专场音乐会
Q
Q
节目1----- 《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吉普赛民族世世代代过着不定居的流浪生活,清苦而又饱受歧视,但是这个民族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作者萨拉萨蒂运用十分恰当的手笔描写了这一民族性格的几个侧面,并使小提琴的旋律性与技巧性得到相当完美的结合。本曲中的管弦乐伴奏部分,也是作者亲自编配的,和小提琴的旋律相辅相成,这首曲子很讲究小提琴独奏者和指挥、乐团的配合。
Q
Q
节目2----- 《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
在阿尔方斯·都德1866年出版的《磨房书简》中,用了好几页的篇幅记录了阿莱城的姑娘的故事。6年以后,都德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创作了一出三幕悲剧。1872年10月1日,在巴黎,Léon Carvalho把这出戏搬上舞台,乔治·比才为该剧编曲。
这部歌剧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法国普罗旺斯的农民弗雷德里准备与一位阿莱城姑娘(这姑娘在原剧中并未出场)结婚,突然得悉姑娘的名誉不好,于是弗雷德里想忘掉这姑娘,与童年女友薇叶特成婚。 婚礼当天,一个不速之客带来了那位阿莱城姑娘与其情人私奔的消息。内心依然深爱着阿莱城姑娘的弗雷德里的情感战胜了理智,无法控制自己,从阁楼窗口跳下自杀了。
比才特别显示了他在配器上的清新风格。他模拟钟声铃声以及各种民间乐器的音响,运用人的闭口哼唱,使音乐独具风格。话剧的演出并未获得成功,音乐却被改编为两套管弦乐组曲而流传下来,第一套是比才自己选编的,第二套是比才的朋友E.吉罗在他死后选编的。
比才,法国作曲家。1838年10月25日生于巴黎,1875年6月3日卒于同地。父亲是声乐教师,母亲出身于音乐世家。9岁从师A.-F.马蒙泰尔学钢琴。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比才的重要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戏剧音乐《阿莱城姑娘》、歌剧《采珠者》,著名的《卡门》也出自比才之手。
Q
Q
Q
Q
节目3----- 《加勒比海盗》交响组曲
这是著名电影《加勒比海盗》的配乐,每当电影的主人公Jack船长将剧情推向高潮时就会响起。he's a pirate是电影配乐大师克劳斯·巴德尔特(Klaus Badelt)和电影配乐大师汉斯·季末(Hans Zimmer)共同完成的作品。该曲是十大气势背景音乐之一,许多电视节目中都用到过。总的来说,这是一首感人的、有气势的自由之歌,它将自由诠释的天衣无缝。
汉斯·季默(Hans Zimmer)1957年9月1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家、电影配乐家、作曲家。
截至2013年的配乐生涯,汉斯·季默共获得8次奥斯卡奖提名、1次获奖,6次格莱美奖提名、3次获奖,8次金球奖提名、2次获奖、2次安妮奖提名及一座全美音乐奖和一座托尼奖。
克劳斯·巴德尔特(Klaus Badelt)1968年12月13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德国作曲家,擅长为电影和电视配乐。
2000年被他的老乡Hans Zimmer看中并带到了好莱坞,在Hans的MV工作室工作,协助Hans完成了多部电影的配乐。2002年,Klaus Badelt第一次独立完成了电影《The Time Machine》的配乐,依靠一曲曲气势磅礴的乐曲,一鸣惊人,确立了自己在好莱坞的地位。
他作为好莱坞最大牌的作曲家之一,他已经为二十多部好莱坞的获奖大片作曲,如《加勒比海盗》、《迈阿密风云》、《忍者神龟》、《珍珠港》、《碟中碟Ⅱ》和《X战警》等,多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无论在什么样的画面要求下,巴德尔特总能创作出细腻委婉、气势恢弘等不拘一格的音乐。
以上就是本次交响专场音乐会的下半场曲目介绍,感兴趣的话欢迎关注公众号内的领票信息来现场聆听哦~5.27,我们不见不散!
图文编辑 李想 李佳昱
责任编辑 黄思慧 谭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