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中的交互

表演艺术中的交互

TheSidewinder 欧美男星 2019-01-03 21:29:25 663

前天和高中时代的几位好朋友聊到了「在线课程是否适合应用到音乐教育领域」。

(这里有一个拓展阅读:MASTERCLASS;https://www.masterclass.com/)

(遗憾的是,我也是才发现,无法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中添加自定义引用链接。这个糟糕的设计让微信在一个事实上的(de facto)以GFW为边界的局域网内构架出了另一个规模更小,同时无趣庸俗反智程度更高的局域网。)


我们的观点是,对于Herbie Hancock、Hans Zimmer和Carlos Santana等(是的,他们在MASTERCLASS上都开设了课程,甚至还有Stephen Curry教你如何投篮)之类的业界大师所开设的几无交互的视频课程,所能学习到东西更多的还是在思想方面,有类似启蒙开智的意义在里头。


而对于零基础初学者的乐器学习,即便有大师开设对应的课程,实际效果不如在线下向普通的音乐老师一对一的教学。不论进阶者。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除了Hans Zimmer外,上述两位的课程也并非是乐器学习。分别是:teaches jazz和teaches the art and soul of guitar。当然我也看到有Christina Aguilera teaches singing。)


(不允许添加自定义链接最直接的作恶点:需要用到大量破坏文章结构的括号来代替自定义引用链接的作用。)


(这里再次就作恶一词引用Google的motto,Don't be evil)


------- 


相较戏剧、电影等其他的表演艺术形式,在是否需要「交互」这一点上,音乐显得有些暧昧不清。


------- 


在戏剧中,我们对舞台就结构上做了一些区分。比较传统的是镜框式舞台,大多数中大型剧场都是这种设计。


这种设计使得观众区和表演区之间好像有一堵「第四面墙」,这堵墙在观众区看来是透明的,观众可以直接看到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同时在这个角度,舞台也可视作为一个封闭的场景。而在表演区看来,这堵墙其实是不透明的,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自闭的表演。


除此之外还有伸展式舞台(舞台的两侧和台口都面对观众,有台幕)、中心式舞台(连台幕都没有)、黑箱剧院。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区分方法。其实,事实是从最初的古希腊戏剧一直到现在,舞台的结构一直都在发展。其中也牵涉到了包括建筑(剧院和舞台的搭建)、数学(计算透视)等其他学科的发展。


「第四面墙」的理论最早由狄德罗提出,由于他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身份,在提出这个理论时,更多的是在哲学层面上的内容。并且当时的戏剧主要集中在英雄史诗的主题,对于这一主题的戏剧,「第四面墙」存在与否的意义其实并不大。


差不多到18世纪末的时候,戏剧的主题从帝王将相转变到了资产阶级甚至是普通民众上,布景也相应更多地转到了室内。经过这些转变,「第四面墙」被戏剧中的现实主义运动再次提出。


最初打破第四面墙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种喜剧性的效果,这一用法至今在儿童向的喜剧中还被广泛沿用。比方说,上一次我去迪士尼的时候,因为实在是没有项目可以玩,就跑去看了冰雪奇缘的舞台剧。在剧中演员对着台下的小朋友看到“请和我们一起欢呼”。


而后随着戏剧理论的越加坚实,「第四面墙」的理论被广泛接受,以及…是的,也开始被广泛地打破。


和电影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在舞台上「第四面墙」事实上并不存在,在观众和戏剧演员的交流上没有任何物理的阻碍。


以至于戏剧发展至今,与其说是「交互」,更不如说是非常跨越地,观众已经参与到了戏剧本身之中。一方面是各大戏剧节在各演出之间穿插着的“街头露天表演”,另一方面则是以“Sleep No More”为代表的沉浸式剧场(Immersive/Interactive Theatre)。


在这一类沉浸式剧场中,完全没有「舞台」的存在。观众可以自由地在表演场地内走动,就意味着观众无法抽离于故事之外,甚至有时可以参与演出。


另一个比较大的变化点,我一直有「戏剧演员表演时通常都用力过猛」的感觉。推测原因大概率是舞台和观众席通常离得要有10米开外。考虑到如此远的观看距离,演员必须大声地念台词、用力摆动肢体。然而在沉浸式剧场中,由于观众可以自由地走到演员旁,颇有电影中close up的意味。这种「交互」也改变了戏剧演员表演的方式。


-------


「第四面墙」自然也存在于电影中,但由于银幕的存在,使得去打破这面墙不像戏剧那么有着天然优势。


最常见的打破第四面墙的实例是在Woody Allen的Annie Hall和The Purple Rose of Cairo;流行文化下的电影中,则是死侍。


我甚至有些武断地将早年卓别林和Buster Keaton的电影中,他俩对着摄影机挤眉弄眼的表情也视作是一种打破第四面墙的先例。


因为物理上的阻碍,电影观众无法像戏剧观众那样直接地和演员互动。然而由于被打破的第四面墙、以及像是IMAX和4D电影等放映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影艺术对于和观众「交互」这一点上的态度不言自明。


------- 


说回到音乐。


有一个长久以来一直困惑我的问题。现场和唱片,究竟哪个是真正的音乐?往更细致的层面说,现场、唱片和随手可得的数字音乐,究竟哪个是真正的音乐?


在录音手段被创造出来之前,现场是唯一可以听到音乐的方式。但听众无法在演出时企图与乐手沟通,这就好比在那个时点上,乐手的语言是音乐,听众所使用的语言是人类的自然语言。语言不通,自然有着无法交流的疏离感。

(当然在,尤其是爵士乐中,有call and response的技巧,但也只是乐手之间的「交互」。)


比较有代表性的拒绝「交互」的乐手是会大声呵斥观众咳嗽声的Keith Jarrett。我看过一些Keith Jarrett的现场录像,他自己呢和不少爵士乐钢琴手一样,在弹奏时会发出比较明显的呻吟声。嗯,就是“我可以呻吟,你不可以咳嗽”。

(这里是玩笑,我非常喜欢Keith Jarrett)


在唱片这样奇妙并将造成我终生财务不自由的东西被发明出来之后,听音乐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我比较认同的方式是,专注地去听,同时在听的过程中翻看唱片封面、封底以及内页。如同唱片承载着音乐本身一样,这些信息承载着封面设计(通常也暗含乐手的音乐主张)、乐队成员名单、录音乐地点以及日期、介绍(例如Bill Evans在Kind of Blue封底写的介绍)。诚然这些信息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重要,如同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知道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这部电影的导演和摄影又分别是谁。抛开收集这一要素不说,唱片本身促使着听众去更加专注地听音乐,而非像数字音乐那样大概率变成了“我现在要干活,但是我想听到一些声音,那就来听听音乐吧”。


无论对于哪种方式,「交互」这个动作似乎都很少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之中。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