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帮粉碎后温州第一任市长——卢声亮

四人帮粉碎后温州第一任市长——卢声亮

温州人物 内地男星 2017-02-19 20:54:34 326

卢声亮,原籍苍南县金乡镇灵峰村,1983年出任温州市长,五年市长任满,1988年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3年任满后受聘市人大顾问两年,1995年离休。1947年参加浙南游击根据地工作。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计统专修科毕业。温州市原市长卢声亮同志于2016年5月13日晚因病去世,享年88岁


四人帮粉碎后温州第一任市长——卢声亮

他曾任平阳、青田县长,苍南县委书记(苍南建县后第一任书记),温州、丽水专署计划、工交、财贸委(办)负责人。1983年—1993年相继担任温州市市长、中共温州市委副书、七届中共浙江省委委员、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任职期间,善于从温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形成独特的温州经济模式。撰有《温州经济发展的探素》、《必须实行依法治市》、《学会唯物而又辩证地看问题》等论文。


卢声亮1947年参加浙南游击根据地工作,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计统专修科毕业。曾任平阳、青田县长,苍南县委书记,温州、丽水专署计划、工交、财贸委(办)负责人。1983年—1993年相继担任温州市市长、中共温州市委副书记、七届中共浙江省委委员、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

任职期间,善于从温州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的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发展市场经济,从而形成独特的温州经济模式。撰有《温州经济发展的探素》、《必须实行依法治市》、《学会唯物而又辩证地看问题》等论文。

他提出,温州建设“重点在交通,最急是机场,最根本是铁路”的口号,并付诸实施;建立了龙港出口工业区,开通了温州至香港的航线,与日本石卷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并筹措与创办了温州大学。

卢声亮1949年的留影

1949年6月,平阳县委宣传科全体人员合影,前排正中为卢声亮。

1984年,前副总理谷牧(前排右2)来温,卢声亮(前排右3)和副市长胡显钦(前排右1)陪同考察龙湾。

1984年,卢声亮为温州签下第一个友好城市——日本石卷。

2006年,卢声亮在党代会征求意见会上发言。陈翔 摄

2008年,卢声亮在苍南礼品城考察调研,关心社会经济发展。

2009年,卢声亮向记者回忆解放旧事。陈翔 摄

2012年,卢声亮参加老干部局组织的座谈会,述说关于离退休制度的建议。

2014年,卢声亮列席温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认真看报告。

2012年,卢声亮参加老干部局组织的座谈会,述说关于离退休制度的建议。

2014年,卢声亮列席温州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认真看报告。

  卢声亮回首自己两个五年的任期

  在市区学院路老温大的校区内,我们常会看到有位老人在散步。这位身材颀长颇为眼熟的老人,就是现已离休的原温州市长卢声亮。

  卢声亮原籍苍南县金乡镇灵峰村,1983年出任市长,五年市长任满,1988年当选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3年任满后受聘市人大顾问两年,1995年离休。

  老市长卢声亮现住在学院路老温大旁的一条小巷内。今天,回首自己这两个五年的任期,无论是就他个人还是对海内外知名的温州,卢声亮都颇感欣慰———因为这十年正是温州改革开放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而他有幸出任要职、奉献于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这是很少有的人生际遇。

  当然,这十年,及前前后后的人生历程是不平凡的。

  温州并非是“无为而治”

  自改革开放开始,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1992年,温州一直是在“姓资还是姓社”这个充满争议的舆论环境中负重前行的,形势严峻时甚至还有人提出“温州的政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诘问。

  处于决策层之中,卢声亮对此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与体验。他说,外界评价温州发展有一个很流行的观点:认为温州是无为而治,其实温州并非是无为而治,温州实际上是有为的,“温州的新生事物如家庭工业、购销户、专业市场、挂户经营、股份合作、浮动利率等都是群众创造、领导支持的结果。”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在苍南任县委书记,当时地少人多的苍南出现大量的“购销户”,但按国家工商局当时规定“买卖合同”是要坚决打击的。1982年,全国开展了“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一位区委负责同志向他汇报说“购销户”普遍“买卖合同”,如何处理?卢声亮想起了《资本论》中的有关观点,认为不能打击。但上边又有那样的规定,怎么办呢?他就向当时来苍南督导工作的省委工作组和市委一位领导汇报请示。他们对此都没有表态,这下卢声亮拿定了主意:“我已向上级汇报了,你没说不能干,那我也就按老百姓自己的意愿去做了……”

  “挂户经营”最早出现于金乡镇金星大队,当时有人说这是“挂羊头卖狗肉”。但卢声亮认为既然允许家庭工业存在,就应当创造条件让他们“走出去”。他的观点是“允许存在,但应规范”,“挂户经营”就这样存活下来了。他出任温州市长后,市政府还出台了《挂户经营管理办法》。

  金乡信用社(农业银行营业所)的“浮动利率”也是这样。卢声亮想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陈云同志解决农副产品收不起来问题的做法:允许供销社“高进高出”。据此卢声亮认为“浮动利率”也可以搞,这是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的,出任市长后他还将这一做法在全市推广。

  支持温州人民群众改革创新之举的另一方法是“默许”,当年遍布温州各地公路沿线的加油站就是这样来的……

  对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敢不敢肯定支持,不仅需要胆识、勇气,同时也是对领导者理论政策水平的考验。卢声亮说他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要有政策依据、法律依据、还要有理论依据。为官处事上则坚持这样两点:一是要学理论,方能站得高看得远;二是要研究实际,才能施政有方。

  在改革初期他能这么干、敢于这样干,就是得益于马列主义理论的武装和早年的学习积累,用理论来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1954年在温州专署计划统计科时,他到中国人民大学进修,考虑到地方上没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专家,他就主攻《经济学》。

  文革时他在丽水专署工作时,潜心攻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只可惜后来文革浪潮冲击到他们身上,《资本论》才读了两卷。这些学习使他在日后的改革大潮中能心明眼亮,有胆有识,敢于决断。

  金温铁路及其它

  卢声亮1983年出任温州市市长,第二年,温州即被国务院确定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这是温州现代化建设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机遇。他与当时的市委书记袁芳烈都意识到:要抓住这个重要契机把温州的基础设施搞上去,开创温州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因此1984年4月在传达中央决定的第二天,卢声亮就带领一个由18名党政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温州市学习参观团到厦门市考察,学习他们在铁路之外还建机场、码头、开发区、办大学的经验。

  卢声亮认为,当市长就要会争取项目。为实现金温铁路的世纪梦想,在1983年6月的全国两会上,履新不久的卢声亮即领衔和温州、台州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起提议案要求修建金温铁路。为争取铁路尽早开工,1984年全国两会时又与铁瑛、薛驹、陈安羽等浙江省新老领导一起四处奔走。他们到了铁道部原部长吕正操(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家中汇报情况,吕正操说:我当铁道部长时就想造这条铁路,但没能造成欠了温州的账。我一定支持你们的提案(次年他专程来温州考察)。后来他们又得到了在任铁道部部长陈璞如出资三分之一的表态……

  温州机场的建设也是经多方努力才建成的。1984年谷牧来温考察后说“温州交通条件不好,进不来出不去……”当年全国两会时,得知此话的卢声亮与省市有关同志先找到了时任中国民航总局总飞行师的温籍人士徐柏龄,后又拜访了民航总局局长沈图,得到了他的全力支持,民航总局还同意出资2000万元……

  当时,温州要建机场、铁路的消息颇令兄弟地市的当家人羡慕,以至于宁波市的一位副市长在全国两会时对卢声亮说:“中央的几个钱都给你老卢给搞去了!”

  当然在五年市长的任上,卢声亮也是留有遗憾的。其一便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重点工程金温铁路没能在他的任期内开工。1984年下半年金温铁路各项筹备工作迅速展开,铁道部也派勘察设计队伍来温……但在1986年底金温铁路建设一度受挫,没能按时开工,这使卢声亮始终有一种失职的感觉。以至于在1988年5月完成任期举行记者招待会时,他作了这样的一番表态:“金温铁路的担子看来要落在新一届政府身上了。今后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我一定要利用已有的上下左右关系,为争取铁路上马出力。”由于激动,当时他的声音微微颤抖。

  其二便是创办温州大学留有遗憾。1984年市委、市政府就做出了创办温州大学的决定。温大当年决定、当年筹建、当年开学,速度不可谓不快,但现在回过头来看,那还只是个专科性质的“学校”,这对温大后来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当官与当老百姓

  卢声亮1946年在温州中学读书时就是进步学生运动的骨干,1947年7月到驻在瑞安湖岭游击区的中共浙南特委机关参加革命,解放后曾先后在专署秘书处任秘书兼机要,在温州、丽水专署计委、财贸办、工交办从事经济工作。

  用世俗的话说卢声亮是颇有“官运”的,1958年任平阳县长,1979年任青田县长,1981年10月到苍南任县委书记,1983年温州市政府换届时出任温州市市长。

  卢声亮对官场仕途的去留、升迁看得很淡,从不为求任某个职位而奔走钻营,相反是主动退让。1983年初,时为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的袁芳烈告诉他,要调他到温州当市长,他提出能力有限、恐有负组织重托,是否让他当个副职?1993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满后,当时的市委领导要他继续留任(因未到离休年龄),并说已得到省领导同意。卢声亮即向省委领导发去传真,恳请省委不要再安排他的职务。

  在官场多年,另一件使卢声亮深感欣慰的事是,在与袁芳烈共事的几年中,他们两人相处非常融洽,配合很好,四套班子成员也是同舟共济心往一处想。

  1987年6年,他曾因胃溃疡恶变做过胃部手术,1992年还做过胆囊结石手术,但正是因为一种坦荡豁达的生活态度,使他享有健康的人生。

  今年已76岁的卢声亮依然是步履轻快、思维敏捷。他的健康得益于早年养成的锻炼习惯,在市长任上也不忘抽空锻炼,出差时总要带上闹钟、雨伞、运动鞋。离休后锻炼就更经常性了,他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早上起来先在室内进行半小时的自我按摩,然后再在老温大操场等处步行半小时。

  1995年底他正式离休,因为本来就不把当官看得很重,离休后也就没什么失落感。相反可以自己支配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他离休后做了两件事:一是学会了电脑,他把这称为“实现自身书写技能的革命”;二是写了两篇总结性文章:一是哲学方面的《学会唯物而又辩证地看问题》,二是经济方面的《比较三种经济模式,明确温州前进方向》。

  卢声亮业余爱好广泛,会弹琴、爱唱歌,当年住飞鹏巷干部宿舍时,他清早在市府大院里一边散步一边放声高歌。离休后与马云博等老干部和音乐行家林虹老师搞了个“温州市交响乐欣赏小组”。此外还学习书法和英语。

  卢声亮说:我现在退下来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了,人家不拿你当市长,与人交往也就随便得多了。当然,作为一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地市级老干部,市委、市府也常向他们通报重要政务、请他们对重大决策提意见。对此,卢声亮说凡是市里征求意见的会议,他都认真准备,而平时则不去干扰。

  卢声亮的夫人徐品华女士是银行离休干部,他们有二子二女,有孙辈五人。他在学院路的这个宿舍楼里已住了十年,与现在温州人的居住条件比,这里面积小、结构老,卢声亮告诉记者,在市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按政策他很快就有新居了。

  他生活得简朴,但却很安宁、很踏实。

  他能有今天的安宁和踏实,我想是因为他为官时为温州的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并且,为官无愧于党的宗旨,为人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