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铮的《囧》系列我都在电影院看的。有一哥们知道以后表示惊讶,问:“你难道不觉得这个电影烂?”我坦白讲:“我就是奔着搞笑嘻哈的脑残片看的啊,没指望当个意味深长的电影看啊。”他鄙视我看电影无脑。我说:“哥,我都动脑累了一个礼拜了,就指望周末看个电影吃着爆米花开心开心,无脑乐呵乐呵,结果你TMD还要求我思考人生和中国电影产业!”
TFboys红透了半天。一哥们每次在微博转发这个组合的时候,都会抨击现“00后无脑”“演艺圈江河日下”等等激动言论。有次他问我怎么看这个组合,我说我觉得还好。他说:“你难道不觉得现在00后喜欢他们很脑残吗?”我笑说:“你还记得当年我们喜欢周杰伦的时候,爸妈是怎么骂我们的吗?”他默了良久,以后不再骂了。
我曾对心灵鸡汤一概持负面态度。然而慢慢我发现,心灵鸡汤确实是人在精神上最脆弱乃至接近崩溃的时候的一剂良药。很多生活窘迫又无力改造的人,如果不喂食自己精神鸦片,则生不如死。他们需要的根本不是真相和动力,而是冠冕堂皇的自欺欺人。如此才能“节哀顺变”,适度活下去。装睡的人可能真的醒着会更痛苦,你何必试图弄醒,又何必责备他装睡。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需求,每个人的每个阶段也有每个阶段的需求。不同的娱乐方式和业余爱好都是满足了其个人综合条件下的个人最合适欲求。没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最理想化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人和每一个人的所有阶段。如果想让每个人都谈科技,讲艺术,张嘴哥德巴赫,闭嘴门德尔松,这是一种极其不现实的行为,思想上是幼稚的,行动上是有害的。
注意,此处不是鼓吹“反智主义”,而是要强调,自认智识阶层的精英没有必要对他们眼中的“乌合之众”的生活方式过分苛求。只要大家在不违背基本事实,不涉及他人利益,不耽误社会公义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像反对“反智主义”为无知和民粹推波助澜一样,精英主义自负同样警钟长鸣。
少年本就是胡思乱想的年纪,何必嘲弄他迷恋玄幻武侠;老年人多就是信命敬天的时候,何必苛求他绝对唯物。一个中年人事业家庭落寞,看看心灵鸡汤,聊以自慰,安度余生,何尝不可;一个小学文化的工人,无从理解科技前沿,侃侃赵本山和小沈阳,何必笑他们爱好粗俗。你专业,你内行,你优秀,你高雅,你聪明绝顶,你学识渊博,你眼界辽阔,但是这并不等同于你有必要将自己的认知凌驾于他人之上,并以尖酸刻薄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个世界上,并不需要那么多懂相对论的人,也不需要那么多聊黑格尔的人,还不需要那么多听肖斯塔科维奇的人。大多数人只知道也只需要烧香拜佛就会心安理得,他们没必要弄懂克里希那木提;大多数人只想听一段相声哈哈大笑一晚上,他们没必要都在国家大剧院排队看《等待戈多》。他们需要的,不是跟你一样睥睨众生,而是从容的享受生活。
话剧《等待戈多》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能懂懂最基本的生活,最表层的艺术,最基础的知识。而这些普通人,智力和经历都相对平凡的人,占据了社会的绝大多数,也是他们支撑了社会的稳定,为卓越的人铺垫道路。他们只是想茶余饭后,随便聊聊,随便看看,老婆孩子热炕头。而这朴素的爱好,你至于恶语相向,苦大仇深吗?
看芭蕾舞的没必要瞧不起听郭德纲的,听big bang的没必要瞧不起看小沈阳的,读黑格尔的没必要瞧不起读郭敬明的,聊ISIS的没必要瞧不起侃范冰冰的。喜欢梅兰芳的没必要瞧不起喜欢邓丽君的,喜欢邓丽君的没必要瞧不起喜欢周杰伦的,喜欢周杰伦的没必要瞧不起喜欢EXO的。大家都是人生路上的孤独行者,你爱繁花,他喜青砖,本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纵然你汪洋恣肆,他水滴潺潺,你又何必对他恶语相向,指手画脚?
我本就是一个不懂影视艺术的吃货,专业影评人的你何必对买票看《泰囧》的我冷嘲热讽;他本来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高中生,饱经沧桑的你何必对迷恋郭敬明的他指手画脚;人家朴素本分的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就喜欢听两句二人转,海归精英的你何必以“庸俗”冠之;邻居大妈退休以后就想着通过广场舞休闲健康,又不耽误大众睡眠,夜店金腰带的你何必对此嗤之以鼻?
话说回来,你瞧不起我,我还瞧不起呢。你嘲笑我不懂影视,我嘲笑你不懂生活——看电影本就是生活一部分,未必执着艺术;你讽刺他不懂文学,他蔑视你青春丧尽——对虚无缥缈满是渴望,本是青春本色;老人家眼中的二人转,比你那些听不懂的鸟语有趣多了;广场舞大妈们心中,夜不归宿又喧嚣吵闹,伤身体又很无聊。
如上,每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偏好,价值体系等等,都是基于特定的自然地理,国家社会,家庭教育,个人经历等等一切社会实践的总和。至于到具体娱乐方式,更是基于个人实践总合的综合条件基础之上的。怒目钟馗,小鬼怕其凶残,百姓爱其肃穆,谁在跟谁起腻?红烧肘子,吃货贪其美味,佛家怪其残忍,谁能找谁说理?
我们观察网络会发现,网上经常对他人的正当的生活和娱乐方式恶语相向,谩骂攻击他人好恶的人,往往集中在教育淡薄,视野狭窄,生活环境局促的小群体中。他们通过攻击,嘲讽,奚落他人,来寻找一种智力上的优越感和满足感。
为什么这些人一定要通过打击他人的方式来获取优越感和满足感呢?因为他们无能。他们没有能力创造,也没更有能力改变,更没有能力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以及无能力从别的地方获得认同,所以始终挫败的他们,唯一能够找到精神满足,获取优越感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己微薄的知识,攻击难得在某方面不足的个别人。以己毕生之长,攻人一时之短。这快感,足够让这个屌丝乐呵半年了。
这种肆意攻击性评判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优越感。一切优越感都源于见识的有限。见识越有限的人,越容易嘲讽他人的好恶,越容易因为评判别人而与别人纠纷。因为每一个没有见过世界多大的人都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他太容易把自己的好恶当成全世界的好恶了。坐井观天的青蛙心中,谁说天是无限大的,谁就是脑残。
然而,当一个人得知更广阔的天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之后,他便知道自己是多么没有资格来评判别人,自己再优越,在这个英雄辈出,包罗万象的世界都不算什么,他自己也不过就是世界鄙视链上的其中一环。他对别人的嘲弄,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他明白,更杰出的精英都没有站出来嘲笑他,而他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嘲笑别人呢?这些年踉跄攀爬的经历告诉他:“杀人不过头点地,得饶人处且饶人”。
音乐剧《摩门经》
百老汇名剧《摩门经》里面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意就是两名青年传教士到乌干达传教。一号传教士对乌干达的精神信仰和生活习惯等各种鄙视,用各种高大上的方法给乌干达的落后村庄传道布道,最后结果毫无成效,自己也很惨。二号传教士结合了当地的落后也蛮的风土人情,采用了一整套粗俗荒诞方法,反倒是成功将该地村民甚至恐怖分子都引上规范行为。
如剧所示,一个真正的精英,应该是“懂讲究,能将就”。当他们面对他们眼中的欠智识群体的某些误区,他们会谨言慎行,必要时候才会从观点和知识本身出发,采用理性的分析来讨论问题,而非纯粹的人生攻击和冷嘲热讽。以及他们会尝试性的把手头工作做好,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帮扶欠智识群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具体的事情,比如支教,赠书,修建学校,开设科普网站等等。力量大小,因人而异。总之,他们会是一群风度翩翩的建设者。
总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蛇有蛇路,龟有龟路。不要用自己的专业去鄙视人家的爱好,不要用自己的成绩去霸凌人家的短板。谦卑比渊博更重要,善良比聪明更重要。你已“越优秀”,何必“秀优越”。
作者:杨奇函,出处:负负禅师,新书 《如果你想过1%的生活》(人民文学出版社)。
-END-
喜欢是文末大大的一个赞
爱是转发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