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字子静,抚州金溪人,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县),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陆九渊出身于一个九世同居的封建世家,到陆九渊出生时,经济已经衰落,但仍保有大宗望族、诗书传家的风度,所以家学渊源深厚。陆九渊自幼聪颖好学,喜究问根底,提出自己的见解。《宋史•陆九渊传》记载:“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遂深思,至忘寝食。及总角,举止异凡儿……初读《论语》,即疑有子之言支离。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也自解读“宇宙”二字,为其“心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而据《年谱》记载,这个时候陆九渊刚刚十三岁。《年谱》还记载其“因宇宙字义,笃志圣学”、立志做儒家的圣人,而他以为,做圣人的道理不用别寻他索,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
对于心学,陆九渊认为由孔子而始,孔子之后其学“自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乃得其传者”(《陆九渊集•与李省干》),而陆九渊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陆九渊集•语录》)。当然,他也并不否认其学说与洛派学术的联系,他曾说:“韩退之言:‘轲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贤者,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得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当甚事?”(《陆九渊集•语录》)。他的说法固然是为自己学术寻找道统上的正确与地位,但不可否认其言论的中肯,后世学者如黄宗羲等对此论持认可态度,甚至在《宋元学案》中整理出程明道之后的学术源流与脉络。
陆九渊三十四岁才中进士出仕,但一辈子所做的大都是官爵不显的小官或闲官,所以有大把的时间游学、讲学,《宋史•陆九渊传》记载:“每开讲席,学者辐辏,户外履满,耆(音qí)老扶杖观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其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理论。他认为教育应有存心、养心、求放心和去蒙蔽、明天理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在内容上分为道、艺两个部分以道为主、以艺为辅,只有通过对“道”的深入体会,才能做到堂堂正正,因此要求人们在“心”上做功夫,以发现人心中的良知良能。倒与朱熹一派所谓“致良知”相类了。陆九渊弟子遍布江西、浙江两地,而后世之心学重镇,便在此处。可以说,“心学”的阵地,大部分框架还是在陆九渊的时代打下的。
绍熙三年十二月,一代大儒陆九渊带着"先教授兄有志天下,竟不得施以没"的遗憾魂归道山,享年五十四岁。棺殓时,官员百姓痛哭祭奠,满街满巷充塞着吊唁的人群;出殡时,送葬者多达数千人;归葬于金溪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