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抛弃郭敬明?
曾经的郭敬明,是80后90后的青春,他的忧伤美学垄断了当时的市场,可是,为什么现在大家不需要郭敬明了呢?
归根结底,还是市场变化了的原因,如今的青春文学和青春影视市场,主要被我们和00后所掌控。我们和00后的成长期面临着与80后、90后一样的压力,但一个本质性的不同是,我们和00后生活的“软环境”不一样了。
我们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获取信息、表达情绪的主要方式不再是郭敬明式的青春读物,而是更为丰富、更为便捷、更为多元的互联网,我们在互联网上构建起了独属于我们的表达体系、审美体系乃至价值体系。所以,我们 不在需要郭敬明的忧伤美学。
没有人是永远需要郭敬明的
但在郭敬明看来,没有人永远需要郭敬明,但永远有人正需要着,虽然有人正走出青春,但永远有人正走入青春。可是,我想说的是,每一代人的青春终究还是不一样的
没有人永远长不大,没有人永远处于青春期,因此没有人永远需要郭敬明。
95后
我们这代人即使很忧伤、压力很大,但我们的表达方式,却不在只是“悲伤逆流成河”,而更多的是吐槽,是表情包,是“丧文化”;
我们的审美标准,也不再只是刻板式的忧伤、柔美、细腻的文字,更多的可能是简单粗暴但笑点十足的表情包,是满屏密密麻麻的弹幕,是二次元。所以,郭敬明终究还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并非永远有人正需要着郭敬明
当13年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启了青春电影市场的“黄金时代”后,一下子青春电影成了市场的香饽饽,一系列青春电影扎堆上映。但无论是《致青春》还是后来都大卖的《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左耳》,它们走的路线都是郭敬明的忧伤狗血路线,堕胎、劈腿、车祸、死亡……观众一开始还照单全收,只是当忧伤狗血的青春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大银幕上上演,观众也会审美疲劳,他们很快察觉到这一类型青春电影的“虚假性”。
它虽然戏剧性、冲突性有余,但真实性不足,并不符合多数人的青春体验,观众再难以从中获得共鸣,忧伤惨痛最终获得的是“拙劣狗血”的评价。因此到了2016年,《致青春2》《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等走忧伤狗血路线的青春片纷纷扑街,无论是票房还是市场反响都远不如预期,这预示了走这一老路的青春片已到了强弩之末。
郭敬明终究来晚了一步。直到2016年前后,根据他一系列忧伤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才纷纷播出。但忧伤狗血早就不再是青春的唯一面孔。如今的我们和00后青睐的是小清新式的,明媚阳光或舒服自在的青春书写,比如《我的少女时代》《最好的我们》《春风十里不如你》《闪光少女》,在这些青春故事里,有更真切、更多元、更与时俱进的青春体验,也能够真正引起我们的共鸣。
旧的粉丝正在流失,却没有及时跟上新的粉丝的需求,郭敬明的商业帝国风光不在。他显然高估了自己,没有人永远需要郭敬明,也并非永远有人正需要着,他终究还是成为了过去。日后的年轻读者们还会在流言中听说郭敬明,但他们已不再需要他。所以,是市场、是时代在抛弃郭敬明。
撰稿 :郭春燕
图文 :百度
排版 : 郭春燕
编辑 :杨安红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