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杜是谁?谁是阿杜?当然不是唱《他一定很爱你》的那个阿杜,我要说的是在迪庆高原卖报的阿杜,没见过真人?没关系,看文章吧!
从报童到老板的人生经历
一个人不经历风雨,就不可能见世面;没有过艰难的打工生涯,就不会成长为老板。
-----报童杜顺林
“卖报了!卖报了!”2002年的某一天,在香格里拉城区的大街小巷,一个脖子上挂着提兜说着三坝纳西腔普通话的年轻人,不断将春城晚报分发到读者手里,同时收回一元钱的报款。这个名叫杜顺林的三坝纳西族伙子,就这样风里来雨里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从过去的街头报童变成如今具备一定实体经济的书店老板。
2009年,在香格里拉城区繁华路段东旺路,俗称三号路上有一间不大的书店,它没有新华书店的宏伟,也没有新知图书城的大气,但却是香格里拉农民、学生、工人时常去的地方,每周末络绎不绝的学生来选购书籍,给香格里拉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阅读的平台,这就是——小杜书屋。
阿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刚上五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开始了他放牛娃的生活,一放就放了六年。
1993年17岁的阿杜不屈服这种放牛娃大山里的生活,总想见见外面的世面,看看广阔的天空和城市车辆川流不息的风景,毅然决定离开家乡外出闯荡,他先后在大理、保山、德宏等地做临时工,什么脏活累活都干。
2002年阿杜回到香格里拉县城,在工地当小工拌沙灰。历练了外面的风雨,阿杜总觉得知识文化的重要,每天干完活,他不像别的工友那样聚在一起聊天打牌,而是一有时间就看报读书。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始了穿街走巷卖报的生涯。当时“云南报刊发行有限公司迪庆发行站”是迪庆州除中国邮政以外唯一的报刊发行单位,由于当时的环境、交通和人们对报纸的认知度不高,只有几家单位订阅少量的报纸,各类报刊每天的发行量大约就在400份左右。阿杜从中看到了报纸发行的前景,便承包了迪庆州报刊发行站的工作。每天清早天蒙蒙亮,他就已在汽车客运站忙碌,分装各类报刊穿街走巷送至各个单位。剩余的报纸他便背在包里,到饭店、菜市场门口等人员密集的地方销售,一如既往风雨无阻,几个月后,仅《春城晚报》发行量增至1000多份。阿杜不怕吃苦,从徒步发行到用上了自行车,又从自行车到开上了微型车,还聘请了六七个工人分送分销报纸,报刊发行站在他苦心经营了两年后,生意越做越好。
2004年,他向县城建局提出申请,要在城区建书报亭,得到批准后,他在金桥东旺路和长征大道的交汇路口开设了书报亭,销售报纸和期刊,由于他用心经营书报销量可观。
在销售报纸和期刊的这两年里,阿杜拥有一些固定的客源,大家都认识和喜欢这个憨厚的少年郎,觉得他老实、不虚假,诚信经营。阿杜也慢慢成长,但他没有安于现状,总想着要怎样做大做强。
2009年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从信用社获得50000元的创业贷款,又把自己在香格里拉买的房子做抵押从工商银行贷了一笔钱,在东旺路租了一间28平米的铺面开办了小杜书屋,同时在城区设立六个书报亭。
2010年,阿杜收集了过期的300册期刊捐赠给香格里拉县看守所。他说;“如果把这些过期刊物当废纸处理的话,才几毛钱一公斤,还不如送给需要的人。” 阿杜的小杜书屋多数是教辅书籍,还有部分期刊、小说等,暑假是学生购买书籍的旺季,小杜书屋的书籍除了期刊和小部分书籍外都打8.5折,最大限度地让利给学生。
2011年4月,阿杜分别向香格里拉县六所中学、两所小学和维西县的三所中学捐赠了课外阅读丛书,还向维西县坪子小学捐赠了作业本2000本,价值一万多元。他总是说:我捐赠书籍学习用品不是想给自己的书店做宣传,只是想感谢我的读者,因为有了你们的光顾,才有了小杜书屋的今天,我要谢谢你们。
经历了十多年风雨的杜顺林夫妇,和谐同心,迈出可喜可贺的坚实步伐,书城的规模逐渐扩大,如维西县城的分店已开业经营了一些日子,情况良好;香格里拉城区金沙路分店也相继营业 。如今书城经营实用空间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现有员工20余人(包括市内4个报刊亭),固定资产接近500万,销售额逐年攀升,同时也解决了香格里拉部分就业岗位。相信顺腾香格里拉图书城还会进一步发展壮大。
人这一辈子就应该踏踏实实,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规划。对于未来,阿杜充满希望,他是一个善于把握机遇的创业者,也是一个人生态度积极,具有奉献精神的人,他勤劳善良,他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社会,他热爱着这片养育他的雪域高原。
征集令
迪庆日报传媒微信公众号长期向社会征集新闻线索、新闻稿件。对阅读量、影响力大的原创稿件实行奖励。
投稿方式:
网站:香格里拉网(www.xgll.com.cn)
微信:迪庆日报传媒(CN53-0042)
微博:微迪庆([email protected])
迪庆手机报 : 编辑短信“YNDQ”发送到106580009即可订阅
邮箱:[email protected]
热线电话:0887-8881015